<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多彩而丰收的季节,处处都蕴涵着教育的契机。为了让孩子们真实感受秋天丰收与美好的喜悦,产生发现探究的兴趣,懂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道理,萌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大班的孩子们开展了以“果实”主题的探索之旅。</span></p><p> <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小种子旅行记 <p> 种子,既是植物生命的开端,也是终结。为探寻种子发芽—生长—成熟的过程,孩子们开展了“小种子旅行记”的探索活动。</p> 寻找种子 <p> 种子,生活中随处可见。在你品尝美味的瓜果时,种子便在其中。你知道花生、玉米、山楂的种子在哪吗?小种子在捉迷藏。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吧!</p> <p>种子分分类</p> <p>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些农作物的果实也是它的种子。哪些种子可以食用?哪些种子不可以食用?一起来分分类!</p> 数种子 <p> 南瓜种子多?还是玉米种子多?一个一个数太慢了,有什么好办法呢?</p><p> 两个两个数。</p><p> 还可以五个五个数。</p><p> 通过数种子,小朋友提升了自己的点数能力,学会了比较和记录。</p> 种种子,制作种子标签 <p> 干种子发芽快,还是泡过的种子发芽快?</p><p> 实验一下就知道啦!</p> <p> 做个标签方便记录和观察。</p> <p> 原来用水泡过的种子发芽快!</p> 种子发芽的奥秘 <p> <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什么样的种子没发芽?(辣椒)</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为什么辣椒的种子没有发芽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孩子们开始寻找种子成长需要的因素。</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通过询问父母,小朋友了解了植物生长需要:</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25, 25, 25);"> 好种子,阳光,水 和营养。</span></p> <p> 悉心照顾下,小种子正茁壮成长!!相信在孩子们的照顾下,种子们一定会快快长大。小小种植活动,让孩子们走进自然,增强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同时让幼儿体验了劳动的快乐!</p> <p> 一粒小种子引发了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活动中从幼儿观察了解到亲自动手种植,了解到种子成长的所需条件,每天照看自己的劳动成果,期待着小种子发芽长大。在观察探究中获得知识,体验快乐,使幼儿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p> 有趣的测量 <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利用和创设各种条件鼓励幼儿通过测量发现和比较物体的异同。要引导幼儿学习用多种方法对事物进行记录和自然测量”。抓住孩子对“长短”感兴趣这一契机,孩子们开展了“果实测量”的活动。</span></p><p><br></p> 比一比 <p> 第一次比较,两个玉米一样长。</p><p> 第二次比较,细玉米比粗玉米长。</p><p> 大家可要掌握比较方法:</p><p> 两个物体比长短,一端一定要对齐。</p> 量一量 <p> 同一个南瓜,用直尺得量三次,用卷尺只量一次就可以。</p><p> 原来测量次数与测量工具有关。量具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p> <p> 几个玉米加起来有一个南瓜长?</p><p> 为什么两个小朋友测量的结果不一样?</p> <p> 反复测量几次后,小朋友终于解决了这个困惑:</p><p> 1.每次移动玉米时要刚好移动一个玉米的长度,当玉米不够长时,可以用笔做记号。</p><p> 2.要从最左端开始量,玉米的头和尾部要相接,不能有空。</p><p> 3.要直线测量,最后还要记住几次测量的总数。</p><p> 这样测量的结果最准确!</p> 称一称 <p> 电子秤不归零时,是称不出果实的重量的。</p> <p> “南瓜919克,桃子7.5克”</p><p> 大家很吃惊:10个桃子还没有1个南瓜重呢!</p> <p> 2个栗子=1个核桃的重量</p> <p> 通过称重,小朋友找出了最重的果实和最轻的果实。</p> <p> 都想先称怎么办?不争也不抢,猜个丁壳来决定!</p> <p> 通过“比一比”“量一量”“称一称”,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了正确的测量和称重的方法,知道了两个物体间的重量关系,更学会了同伴合作。</p> 果实大变身 <p>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对各种蔬菜、水果的形状、颜色都比较熟悉。那么当果实与艺术碰撞在一起,会为果实增添什么样新的色彩呢?</p> 迎春花儿开 <p> </p><p> </p> <p> 黄黄的玉米粒做花瓣,中间再点缀几颗红豆做花蕊,一朵漂亮的小花就做好了。粘在一段随手捡来的小树枝上,漂亮极了。</p><p> 就这样让春天的花,以独特的方式盛开在了秋天。</p> 橘子大变身 <p> 一颗颗饱满的橘瓣,在孩子稚嫩的小手下变成了一片片美丽的花瓣,绽放出美丽的橘瓣花。簇拥在一起,又变成喜气洋洋的灯笼,多么神奇的变化呀。</p> 冬天的色彩 <p> “老师,冬天的时候还能看到美丽的花吗?”</p><p> “当然啦!冬天有腊梅花。”“我知道腊梅花,红红的,很漂亮,我们中班的时候用水墨画画过。”“能不能也用果实变出来呢?”虽然寒冬还没有来,但是腊梅花已经盛开了。</p> 小刺猬背果子 <p> 秋天的果实成熟了,秋天的小动物也要准备粮食过冬啦!在孩子们小巧手下,地里挖来的红薯变成了小刺猬,背上满满的山楂果,不愁冬天没有吃的啦!</p> 花生从哪里来? <p> “花生是长在树上的,还是长在地下的呢?”“我知道,是长在地下的,拔出来的时候,还沾了好多泥土呢!”“我在幼儿园的种植园见过花生,是长在地下的。”</p> 水果大变身 <p> 小心的把橙子皮切下来两块,换个地方再重新插上,找来两粒种子做眼睛,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就做成了。哇,原来水果也可以变得这么有趣!那我就用苹果变一只猫头鹰吧!</p> <p> 秋天是成熟的黄,是丰收的红,是变身的水果,是美丽的腊梅花,孩子们就像秋天孕育出来的果实,在探索与发现中闪耀着光芒。</p> 美味的山楂 <p> 幸福始于美食却不止于美食,幼儿亲身参与山楂美食制作,这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动手操作的乐趣,还让幼儿懂得唯有劳动才能获得美食,分享可以带来更多的快乐,孩子们也会逐渐喜欢上周围环境的事物。</p><p><br></p><p> 每一样山楂美食制作前都需要精心的处理,筛选,清洗,去核一步也不能少。每位孩子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一场关于山楂的美食之旅开始了。</p> <p> 你知道吗?山楂除了可以直接吃还可以制作成我们身边的各种美食,如:糖葫芦、雪红果、山楂糕、山楂慕斯、雪红果、山楂汁、山楂冰棍……</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 为期两周的“果实”主题系列活动是大班老师们对综合课程创新的成果!我们以“果实”为圆心,拓展和设计出一系列以“果实”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发现和学习,在实践中感受和创造!与“果实”的亲密接触,更是从“生命课程”出发,让孩子们经历劳动后的收获,丰收里的满足……</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 1, 1);"> 让我们期待下一个主题活动的精彩!</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5px;"> </span></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