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永远跟党走

飘丝缘

<p>从小受尽各种苦难&nbsp;毅然投身革命队伍</p><p>&nbsp;</p><p> 值新中国建国71周年华诞之际,日前,记者前往龙门县县城甘香甘西路9号4栋103房就见到大门门框贴着“发扬革命传统&nbsp;争取更大光荣”&nbsp;红红的 对联 、“光荣之家”牌匾,一进门就见到今天要采访的对象韩宝生革命老前辈,韩老正在更衣和佩戴不同时期的军功章,韩老用浓浓河北家乡话说,为表达对祖国的深情的爱,国庆节当日早上,我就唱《国歌》,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动人的情景,佩戴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感到非常自豪,心情情久久不能平静,敬礼“祖国今天是您的生日,我向您报道敬礼”……&nbsp;。</p> <p> 韩宝生,1932年6月出生在河北省唐山迁安市(迁安县)杨店子蔡园村贫苦人家,家里有一位姐姐,记得三岁那年,其母亲家里贫穷,患上疾病没有钱医不久就病逝,十一岁那年由于当地有疫情其父亲染上病没多久去逝,痛失父母亲,年纪小小的韩宝生暂时由其叔父抚养,叔父是读过私塾有些文化的人,经常带年少的宝生在迁安县乡间帮人写家书、写对联挣钱养家湖口,叔父常常暗中为其讲述河北省白洋淀雁翎队、长城脚下迁安人民抗日战争打日本鬼子的英雄故事,为今后长大参加革命播下红色的基因种子。由于家里困难,生活所迫,十五岁那年给本村地主打工白天放牛、种高梁、种小米,上山打柴、割草、养猪。地主每年夏天要请工人做工,冬天时候一个工人都不请,在地主家里做长工常常食不饱、到了冬天穿不暖,到年关岁月地主不支付工钱,只给些旧衣服当工钱,在地主家一共做三年长工,受尽地主老财压榨、剥削、苦难。</p> <p>  迁安是全国革命老区县,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p><p>“迁安,北倚万里长城,南临北宁铁路,扼冷口诸关隘,控京沈之要冲,居冀东之腹地。”迁安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p><p>1933年春,长城抗战失败,迁安沦陷。1935年11月,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成立,迁安人民过上了亡国奴的生活。不堪忍受日本帝国主义肆意践踏和蹂躏的迁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迁安成为冀东抗日武装暴动的中心地区之一。</p> <p>  1949年1月,我刚好十七虚岁,东北野战军45军158师入关来到俺家乡迁安县,我和同村青年一起踊跃报名参军,被分配到472团1营2连队当战士,入伍不久接到部队作战命,我和迁安入伍的子弟兵一起告别乡亲父老,开拨到天津,我们的大部队全体指战员不顾疲劳,争分夺秒,昼夜兼程,从河北迁安出发急行军,一天一夜走了250公里,和其他兄弟部队一起分包在天津的国民党守军,在党中央指挥下打响平津战役。</p><p>为了统一对平津战役的领导和指挥,党中央于一九四九年一月十日决定由罗荣桓、聂荣臻等组成总前委。塘沽地区因地形不利,不便歼敌,东北野战军建议,经中央军委批准,我军改为攻取天津。一月十四日,东北野战军集中第1、第 2、第 7、第 8、第9纵队共二十二个师,采取东西对进,拦腰斩断,先南后北,各个歼灭的作战部署,对天津守敌发起进攻,我所属的部队从北侧攻打天津火车站国民党守军。所有参战部队经二十九小时激战,于十五日解放天津,人民解放军全歼守敌十三万人,俘虏津塘防区副司令兼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十七日塘沽敌人由海上逃走。至此,北平之敌完全孤立,陷入绝境。一九四九年一月十五日,天津解放,天津回到人民的怀抱。我们部队还未作休整接到上级命令部队要指师南下参加湖南衡宝战役。</p> <p>  在湖南衡阳打的这场大战争就是发生于1949年新中国开国大典前后的衡宝战役(主战场超出衡宝却叫衡宝战役,原因是:邵阳古称宝庆府,为宋理宗的龙庆之地,赵家天下十四府,宝庆占其一,周边的祁东祁阳新化双峰湘乡直至湘潭的部分区域都曾划归宝庆管辖)。</p><p>衡宝战役是国共逐鹿之战。军史资料载明,它又叫中南战役,与海南岛战役、西南战役并称为解放军渡江后的三大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中南地区以来的首次重大战役,也是向中南地区进军的决定性战役。经此一战,企图为国民党政权垂死挣扎的白崇禧军团元气大伤,从此全线溃败,一泻千里。</p> <p>  1949年4月2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三路渡江作战。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4月23日,南京解放。</p><p>我所在的158师在45军的战斗编成内于4月9日从天津蓟县出发,途径河北平原、江苏、河南,安徽大別山、湖北等地方,部队每到一地都受到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跨黄河、渡长江,行军34天,行程2000多公里,于5月中旬在湖北黄冈“赤壁”渡江后,进至大冶县,部队进行了短暂休整。7月初,为了追歼敌人,我们158师奉命从大冶县出发,开始昼夜兼程,冒着倾盆大雨,于7月底进至赣西作战前之集结地萍乡地区的芦溪镇。可以说,这一艰苦行程,至今使我记忆犹新。当时正值盛夏炎热而雨季时节,时而爆日当空、暑气蒸人,时而大雨突降,山洪暴发,道路泥泞,给部队前进速度造成很大的困难。这对生活在北方的指战员来说,无疑也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由于山区多雨,人烟稀少,致使部队供应不足,吃不饱,休息不好,加之风餐露宿,又缺医少药和蚊虫叮咬,许多人得了疟疾和痢疾,倒在沿途。在这种艰难困苦面前,全师指战员,不顾行军疲劳,不畏恶劣条件,不怕流血牺牲,抱着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以革命的乐观主义和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投身于迎接和庆祝共和国的诞生的战场。</p><p> 1949年9月21日,我45军奉命从江西萍乡地区出发,向湖南战役展开位置急速前进中,10月1日这天,当我们听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消息传来,全师指战员无不欢欣鼓舞,战斗士气更加高昂,追击劲头更加旺盛。10月2日,我们这个师经过湘潭渡过湘江,越过衡宝公路,发现白崇禧王牌军张鑫兵团4个主力师正沿着衡宝公路向祁阳方向败退,企图逃往广西。我各路大军为全歼该敌。 10月4日,白崇禧主力4个师被我军完全包围。10月5日凌晨,我们158师突破恒宝公路后,直插祁阳东北断敌退路向龙兴桥、洪乐庙攻击前进,10月7日,雨越落越大,部队已经10多天急行军,吃不好、睡不好,早已极度疲劳,但是军情紧急,顾不得停下脚步休息片刻,终于在10日11时左右赶到了严家庙西北地区,发现在严家庙一带大小山岭上白崇禧王牌部队176师扼守衡宝公路的左翼妄图与我军对抗。为了迅速消灭当面之敌, 158师夺占严家庙东侧高地向南进攻,切断敌人退路, 向铁栏桥至严家庙之间实施攻击,坚决攻占严家庙东山。红旗在严家庙的尖山子上迎风飘扬,敌人在严家庙东侧的最后一个阵地被我军攻克,东逃之路被堵死了。接着我158师与兄弟部队一道,经过激烈战斗,终将被包围在严家庙地区的敌176师全部歼灭。据老韩的记忆,衡宝战役打得惨烈,9月13日开始的衡宝战役,于同年10月13日胜利结束,历时3&nbsp;4天(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nbsp;,人民解放军共歼敌第七军、敌新八军独一师残部投降,共4.75万余人;俘敌中将军长等将官18名;缴获各种火炮402门,汽车176辆,步枪、机枪13071支,战马1116匹,各种枪炮弹药100余万发,解放大城市衡阳,县(市)城28座。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中南以来的首次重大战役,解放了湘南、湘西大部分土地,控制了粤汉、湘桂铁路的湖南段,特别是歼灭了白崇禧赖以起家的四个精锐师,大大震动各线敌军,为进军广西,全歼白崇禧集团,解放华南、西南,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军事和政治形势。&nbsp;</p> <p>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解放战争仍在进行,广西等省区仍在白崇禧集团的黑暗统治之下。 1949年10月,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集团在衡宝战役中受到重创后由湖南省退入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恢复番号和补充人员,其兵力有5个兵团12个军约15万人,连同10月下旬由广东逃到粤桂边界地区的华南军政长官余汉谋集团残部,共约20万人,企图以桂林为中心,沿湘桂铁路(衡阳—柳州)及其两侧组织防御,以“确保左右两江,增援黔省,屏障昆明,及支援雷、琼”。其部署是:第1、第10兵团位于桂林及其以北地区,沿湘桂铁路多层设防;第17兵团位于湘西南靖县、通道地区;第3、第11兵团位于桂东北龙虎关、阳朔、荔浦和梧州地区;余汉谋集团残部据守钦州、合浦(今均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区和雷州半岛。为歼灭白崇禧集团,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根据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关于对白崇禧部作战应采取远距离包围迂回方针的指示,决心以所部第12、第13兵团和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共9个军及粤桂边纵队等共40万余人,分三路向广西挺进:西路军第13兵团部率第38、第39军由湘西南直插百色、果德(今平果),切断白崇禧集团入滇退路;南路军第4兵团部率第13、第14、第15军和第43军由粤西进至郁林(今玉林)、博白一线,阻止白崇禧集团经雷州半岛退海南岛,尔后向南宁或钦州方向发展,与西路军达成钳形合围态势;北路军第12兵团部率第40、第41、第45军,待西、南两路军切断白崇禧集团退路后,由湘桂边界地区南下,协同西、南两路军歼灭白崇禧集团于广西境内。另以第49军沿湘桂铁路两侧跟进,担负剿匪和维护交通的任务。</p> <p>  1949月11月,我们部队经过休整从湖南衡阳开始出发经永州,进入广西桂林、柳州,攻击国民党军侧后,配合南路军、西路军挺进百色,1949年11月24日毛泽东指出这是歼灭该敌的好机会,应迅速部署围歼。12月1日,北路军和西路军解放桂林,进至东兰、上林、武宣、梧州一线,追歼国民党军一部。其余国民党军逃向南宁、钦州、防城,白崇禧逃往海南岛(海南岛也于1950年解放)。 解放百色 为全歼白崇禧集团于广西境内,第四野战军决定:除第41、第15军留容县、博白地区清剿溃散的国民党军,第38军迅速南下百色外,其余部队对国民党军发起迅猛追击。1949年12月2日,南路军第13、第14军分别由廉江、博白西进,在钦州以东将余汉谋部第63军残部歼灭,进逼钦州,国民党军第10兵团撤离钦州西逃。第13军即向防城、东兴进击。第14军于6日包围了刚由南宁退到钦州的华中军政长官公署机关及直属队,战至次日晨,将其全歼。北路军第40、第45军相继攻占灵山、横县等地。7日晨,第40、第45、第43、第14军各一部追至钦州以北地区,将国民党军第10、第11兵团残部和交警总队等部包围,并于当日将其歼灭。西路军第39军于4日解放南宁,第38军于5日解放百色。 至此,白崇禧集团主力已被歼灭,其第1、第17兵团残部向中国和越南边境地区逃窜。人民解放军第39、第13军和第43军1个师跟踪追击,12月8日占领防城,12月11日占领镇南关(今友谊关),14日占领等浪(今峙浪)。国民党军除约2万人(包括来自上思等地的少数匪帮在内)逃入越南外,余均被歼,战役结束。12月下旬,人民解军进至桂西南十万大山、桂南六万大山和大容山等地区剿匪。1949年12月11日下午6点30分,在镇南关城楼上,升起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旗,标志着广西全境解放。</p> <p>  1951年2月,45军基本上肃清了桂西南、桂东南的匪患。3月,45军移驻广东,担负守卫广州珠江口、白云机场等机动作战任务。当时我38团驻广州东山。7月,我被调至东莞樟木头镇、汕头地区等地区,执行保卫任务。1954年调至阳江其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调至台山公安边防28团通信连任排长,在同乡战友的牵线下,经战友介绍组织批准和老家村里姑娘冯桂华千里一线牵,喜结良缘。1959年底至1960年初,经部队组织批准,转业到佛山市(佛山地委专置)专置邮电局机要科任主办科员。1961年年底调至龙门县邮电局任局长(龙门县邮电局在现谷行街8&nbsp;6号办公,龙门县车站在现广东电网龙门供电局县城供电所),七十年代在龙门县水利部门工作,1974年在龙门县物资局任副局长,1992年10月1日正式离休。</p> <p>  韩老向记者介绍,自从参加革命以来,有许许多多鲜为人知历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人民解放军在平津战役、湖南衡宝战役中,战士们九死一生,在衡宝战役中我冲锋在前,战斗左脚脚眼被子弹打伤,缴获一门小钢炮,被部队编排到钢炮班做炮手,钢炮班在战场发挥重要作,“轰”、“轰”一声敌人开了花,在广西战役剿匪战斗中在立下赫赫战功。韩老说:目前,参加解放战争南下到龙门县工作老同志、老干部所剩无几,革命来自不易,幸福来自不易,和平来自不易,新中国建国7l周年来自不易,2021年就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我要不忘初心、继续发挥余热,大力支持、关心龙门县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关心下一代青少年的成长,让广大青少年能够了解中国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红色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p><p><br></p><p> 文 黄伟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