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不知不觉培训已经是第六天的课程了,外面的天气是一场秋雨一场寒,我们班里的学习热情却与之相反,每一次活动,每一次讲座,一次次的答疑解惑,都一次次让我们茅塞顿开、热血沸腾!</p> <p>在期待中我们迎来了慕名已久的张承明老师,为我们讲《基于反思的科研论文撰写指导》</p> <p>“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老师,学术论文撰写是让自己成为一塘有生命力的活水的方法之一,是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技能之一。它对于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交流工作经验,推动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早上,聆听云南师范大学张承明教授《基于反思的学术论文撰写指导》讲座,张教授从“趣谈、反思、困惑、研讨”等多方面,让我知道了教师修炼写作能力的必要性;知道了如何撰写一篇合格的学术论文?并从“理据与视野”“问题与选题”“内容与格式”等角度给大家进行了分析讲解。让我更加深深地知道学术论文撰写对小学老师的重要性,感受多多,收获满满。</p> <p>张承明老师不仅传授了关于学术论文撰写的相关知识,让我们意识到教师一定要修炼写作能力。还举了很多自己教育女儿的心路历程,分析“前十名现象”等,反复和我们灌输着一定要培养孩子阅读,更亮金句“不阅读的孩子就是潜在的差生”,而且要重视基础学科而不是大量做试卷,理性思考教育的思想,张老师说:“只要孩子热爱学习,他就能走得远!”对我更是醍醐灌顶!反思我们太过着急的教育是帮孩子还是害了孩子呢?张老师那句“教育路上要耐得住寂寞”给了我们一些方向!</p> <p>张老师长达3个多小时的讲座,在同学们认真聆听思考中完成了,在感慨张老师那么大年纪还拥有那么强的逻辑思维,那么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大格局!更感慨张老师的严谨治学和教育情怀!</p> <p>下午的课程在彭华军老师的一个数字小游戏中开场了!彭老师自带气场的幽默和亲和一扫下午的沉闷。</p> <p>彭老师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层面开展了今天《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p> <p>期间不乏彭老师的“彭氏幽默”,既有趣又有用,总有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的功效</p> <p>一分钟批评体验,让我们感受角色互换,又学得了正确批评的小技能。</p> <p>一分钟赞赏的小组合作掀起了课堂得高潮,也让我们更会表扬人了!</p> <p>各组成果展示!从来都觉得批评和表扬是不需要学习的,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干这件事情!但亲自总结以后,真觉得里面学问还真不少,还真值得晚上对着镜子练习一下哦!</p> <p>课间10分钟,同学们没舍得休息,在彭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起玩转一张A4纸,又习得一项新技能,回去可以在学生面前抖抖草了!</p> <p>之后彭老师和我们分享了一些实用小技能,讲了开班会课的一些误区和注意事项。</p> <p>更给了我们一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干货!</p> <p>在愉快轻松中,在思想的碰撞中,彭老师又一个“彭氏幽默”结束了今天的课程。</p> <p>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是学生学习的导师、生活的益友,班主任更要自觉运用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巧,去点拨学生的心灵、去调试学生的心理,那将会使学生健康的成长,希望在彭老师的点化后,我们能更好的了解学生,走进学生内心,倾听他们最真实的声音,用自己的爱心和耐心,更用自己的专业“脚踏实地,从心出发”,去更漂亮更潇洒的去做我们这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小确幸事业吧!</p> <p>小学骨干班主任第6组全体成员</p><p>2020年10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