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渡口少女

春风

<p>1969年的早春二月,工地的残雪稀稀疏疏散落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冬季的寒气还没被春意赶走。每天早请示、晚汇报,雷打不动。政治学习完毕,金班长点名包括我在内的30多人留下,然后带领我们到处革委会开会。</p><p>步入会议室,会议室早已聚满了人,主席台上坐了革委会头目,还有电力厅首长。观此架势,注定不是寻常之会。</p><p>会议在鸦雀无声中开始,主要传达最高最新指示:“三线建设要抓紧”。他老人家基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基于打一场核战的理论,提出三线建设要钻山、钻洞,并选址第二汽车制造厂,落户湖北十堰。</p><p>十堰位于湖北、四川、陕西三省交界,群山环抱,正是指示中钻山、钻洞的好地方。</p><p>选址已确定,电力必先行。因此厅领导要求省电一处:“必须迅速行动,苦干、实干,让二汽建设早日用上电”。</p><p>我有幸参加了那场举世无双、艰苦卓绝的三线会战。</p><p>支援三线建设的大军占满了通往丹江口的闷罐子火车上。列车上一无开水,二无粮食,靠每人自带的干粮充饥。列车越往前走,天气越是寒冷,晚上大家被冷得一宿未眠。列车像蜗牛慢慢爬行,停停走走,400多公里,一天一夜才到达丹江口。</p><p>丹江口地处鄂西北,汉水中上游,西北方与郧阳相接。1958年9月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始建设。1968年10月第一台发电机组正式发电。此工程为二汽的建设和投产作出了强有力的电力保障贡献。</p><p>我们一行在丹江口招待所休整了几日,将人员分配于各个岗位。我们班组30多人由金班长带领,负责将一台500KV,重量达7000公斤的变压器经丹江口水库,用货轮走水路护送到终点地——十堰。</p><p>当时十堰铁路没通,公路只有郧阳到十堰的一条简易石子路。大型起重设备是无法到达施工现场的。唯一的施工方案只能是最原始的肩扛、手拉了。</p><p>那是一个天气晴好的早春,山间浮动着淡淡的雾气,远处山峰耸拔,气势雄伟,近处圆岗层叠,山石突兀,让人不禁赞叹丹江口的早春美不胜收。我和30多个工友身背行李包赶赴丹江口码头。</p><p>我们一行人在码头乘坐上一艘小轮船,紧跟装着大型变压器的货轮,慢行于亚洲最大的人工水库——丹江口水库。</p><p>水库位于汉江中上游,伏牛山和秦岭余脉交接处,水域面积126万亩,蓄水总量达290亿立方米,横贯鄂豫两省。</p><p>库区水质清澈透明,水面静谧得像一面镜子。沿途青山时隐时现,库区的山光水色让人似流连于幻梦之中,真想时间就这么凝固,让小轮船慢行、再慢行。</p><p>不管是否情愿不情愿,小轮船与装着大型变压器的货轮还是如时停靠在郧阳城对岸的临时码头。</p><p>兵马到,粮草行。金班长指派我与卢炊事员负责几十人的生活。临阵受命,我马上联系了离码头最近的一户人家,借用厨房做食堂之用。这户人家坐落在汉江之畔的一座高山上,江对岸是美丽的郧阳古城。房屋是木框结构,房子里的木板被常年烟雾熏得墨油墨油。当时郧阳山区厨房里烧火的灶是没砌烟囱的,只要生火做饭,厨房里的烟雾连人也看不清。当地一般上了年纪的妇女眼睛都有眼疾。这户人家共五口人:老俩口、儿子、媳妇、女儿。儿子是生产队长,女儿在渡口卖票。那时过江去对面郧阳城必须坐摆渡船,坐船必须购票,这也算是生产队的一笔收入吧。</p><p>为了几十人的伙食,每天清晨,我都要乘摆渡船到对岸郧阳城采购物资。每每行至渡口,房东女儿白里透红的俊俏脸蛋,灿烂得笑出一对酒窝,柔声说“早”!不知是早春的江风,还是青春的朦胧,我脸总发热通红,眼睛看着江水,慌忙拿出纸币购票。刚上船坐好,纸币又被少女丢到我身上。</p><p>每天工作结束,晚上是最惬意的时光了。坐在房东家平整干净的“禾场”处,看汉江水东来西去奔流不息,古城和小村庄静静依偎于江畔,碧空明月被春风吹拂,露出了笑容。东家小女陪坐在旁,我们每晚轻语漫聊。谈什么?说了什么?我想我俩谁也不会记得,只感觉每晚月亮在笑,寒星眨眼,时有小狗汪汪叫鸣。</p><p>经过二十多天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的艰苦奋战,我的工人师傅和战友硬是用最原始的方法,枕木下垫圆木,然后用钢丝绳、千斤顶等手拉肩扛,然后几十人喊着号子,像拉纤似的将变压器小心翼翼护送到了目的地十堰。</p><p>当时十堰这个偏僻小镇汇聚了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十几万建设大军,他们风餐夜雨,住山洞,搭帐篷,挥洒血汗,硬是用最原始的人海战开山辟地。最感人的是当地民工,他们只是生产队记工分,没有工资、自带口粮,每天啃着红薯、窝窝头,干着最笨重的体力活。那个年代的人单纯、吃苦耐劳、有信仰。全国人民都信仰毛泽东思想。毛主席说“三线建设要抓紧”,大家就拼命干,那真是个火热的年代,人心聚集的年代。</p><p>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变压器安装圆满完成,我们一行就要乘坐小轮船原途返程了。</p><p>那天天空下着毛毛细雨,我和卢师傅依依不舍拜谢了房东。将要启程,只见房东女儿脸上汗珠晶莹,气喘吁吁的将一篓红薯放入我手中,细声说“路上吃!”还没等我呆笨之脑反应过来,小轮船鸣笛响起,房东女儿已站在码头岸边,扯下自己脖子上围的一条洁白绸巾,向缓缓离开码头的小轮船挥动,挥动……</p><p>等我醒悟,大声喊叫:“谢谢!再见!”哪知被隆隆的机器声淹没得那么苍白无力!</p><p>后 记</p><p>岁月无情,一晃就过去了五十年整。那个年代的人,质朴、纯真,想想还真是傻得可爱。我与房东女孩相识二十多天,双方从未问及对方姓名,故我的小文里,只能用“房东女儿”“渡口少女”代替。</p><p>人一生有很多场偶遇,我想这就叫缘分。有缘分的记忆会是闲下来的思绪,静下来的怀念。茫茫人海,漫漫一生,能记忆犹新的人寥寥无几,若有,请不要忘记,好好珍惜,不管对方是否记住了你,你都要还对方一个人情!</p> <p>(文中配图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