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唤醒旧时光

禹辛

<p><b>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一个逐渐被人遗忘的年代,那是个物质仍然缺乏的年代,而每一段留不住的岁月,都有一个忘不掉的故事。每一个物件都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各种各样的老物件聚拢起来,就是一个年代的缩影,就是一部难忘的历史。</b></p> <p>  样式简单的实木家具,墙上挂着奖状和照片,用着搪瓷茶缸和尼龙包,家里最值钱的电器是一部老式收音机,迷恋港台和日本电视连续剧,喜欢过翁美玲、山口百惠、霍元甲和许文强。儿时学习条件很艰苦,常常把凳子当桌子用,凭票购买食品,家里分不出哪间是卧室,哪间是客厅,这就是七八十年代,一个令人怀念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b>父亲曾经用过的军用水壶。</b></p> <p class="ql-block"><b>父亲曾经用过的子弹袋。</b></p> <p class="ql-block"><b>父亲曾经用过的子弹袋。。</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家里收藏的1942年(即康德年间八月一日)伪满洲国发行的无利息“第一回富国债券”。</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康德年间是指日本人为了侵华,于1932年在吉林长春扶立清朝末代皇帝清宪宗溥仪当的傀儡皇帝,国号为“大满洲国”,人称伪“满洲国”,年号为康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康”为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康熙年号第一个字,“德”为宪宗溥仪之父清德宗光绪皇帝,加起来为“康德”,即意为大满洲国为合法政权,是清朝的延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康德是溥仪在“伪满洲国”第二个年号。康德九年是公元1942年</p> <p><b>  1968年10月我到本溪县兰河峪公社兰河峪大队前队下乡时,使用过的苞米签子,这是跟当地老农学习制作的。扒玉米时使用非常方便顺手。</b></p><p><br></p><p> 这是用木头或竹子制成扒玉米皮的工具。扒玉米时,先把玉米签子的绳套套在右手的中指上,握在手中,尖端朝向虎口的方向露出2——3厘米。左手拿起一颗玉米棒,玉米须子朝上,右手用玉米签子将玉米棒须子一端的包着的玉米皮戳穿,再用大拇指压住玉米皮一撕,玉米就被扒开一半,然后再把另一半扒开,一个金黄色的玉米就扒开了。但是玉米皮子还留在玉米尾巴上,把玉米皮子掰掉才大功告成。</p> <p><b>这是1980年结婚时,父母亲留给我的上世纪60年代上海产“三五牌”座钟。</b></p> <p><b>这两块机械手表是父母亲送给我们夫妻俩的结婚纪念。</b></p> <p><b>1980年10月8日,我和妻子踏上北京新婚之旅时,带上这架上海照相机厂生产的四系120双反相机,记录了北京新婚之旅的全程。</b></p> <p><b>这是在北京西单家具商场花费28元购买的茶几,它是我们夫妻新婚北京之旅爱情的见证,至今它已经陪伴了我俩40年,虽然已经有了新款家具,但我至今仍依依不舍。</b></p> <p><b>这是上世纪70年代我曾经用过的自动香烟盒和白钢烟灰缸。</b></p> <p><b>1984年单位组织全体职工,参加全国总工会刊发在《工人日报》的“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知识竞赛”100题时获得的奖品,单位只有我一人获得一级优秀奖。</b></p> <p class="ql-block"><b>上世纪80年代我家的第一部电话机。</b></p> <p class="ql-block"><b>老式木线轴。</b></p> <p class="ql-block"><b>1985年街道办事处评选我们家为——五好家庭,这张喜报邮寄到妻子单位,表彰她为五好家庭做出了突出贡献。单位领导将这张喜报粘贴到宣传报窗内,受到好评。</b></p> <p><b>上世纪70年代可以说是磁带如日中天的时代,除了电视和广播媒体,磁带引领了全球娱乐文化产业。无论是黑人的布鲁斯摇滚、来自英国的披头士乐队,还是冉冉升起的世界巨星Michael Jackson,都以磁带为媒介,深深影响了这一代年轻人。</b></p> <p><b>老式挂锁,是锁具世界中最古老、最庞大的家族,可以说其它锁具都是从挂锁这门类中繁衍、派生而来的。它在现实家庭中已经很少使用了。</b></p> <p><b>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部分职工都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年都要给自行车换牌照和车检牌,这是部分车检牌。</b></p> <p><b>那个年代物质匮乏,儿童读物少得可怜,可以说小人书(连环画),在一定的程度上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增长了孩子们的知识。伴随着高科技文化生活的出现,连环画的辉煌时代也渐渐远去,风靡了半个世纪,填满了几代人精神世界的小人书渐渐地消失了。</b></p> <p class="ql-block"><b>《二万五千里长征》增订本,1951年4月初版1962年10月再版,初版发行时定价旧版人民币四百元。</b></p> <p class="ql-block"><b>1957年8月出版1962年6月再版,只有三分钱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b></p> <p><b>中国的粮票是时代的产物,从诞生至退出前后约40年,现在只作为收藏品,尚被一些人关注。新中国成立初期,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各种生活必需品都求大于供,尤其是粮食。 五十年代初,中央政府就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并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解决全国人民的温饱。粮票就是那个特定经济时期为了国计民生由政府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b></p> <p><b>《购粮证》是中国五十年代初期由国家粮食部门发放给非农户口人员,用来购买粮食等物品的一种凭证,同时,离休干部包括老红军、高级知识分子还享受比普通市民多的细粮供应。这是中国计划经济年代的产物。在那个年代里,一个人拥有了购粮证,就有了粮食,有了工作,有了房子,有了前途,有了一切。</b></p> <p><b>1967年2月24日我加入“红卫兵”组织,这是我的“红卫兵”证。</b></p> <p><b>1967年春季“红卫兵”大串联时,我与同学住在辽宁省大连市27中时的外地革命师生“出入证”。</b></p> <p class="ql-block"><b>文革时期红极一时的红袖章。</b></p> <p class="ql-block"><b>1966年10月,我参加红卫兵大串联时,在哈尔滨第3中学抄写大字报时的笔记。其中有哈3中“鬼见愁”造反团、哈3中“七一红色”造反团红3连的大字报。</b></p> <p class="ql-block"><b>辽宁省本溪市第十七中学(高中)的上山下乡申请书。</b></p> <p><b>文革时期的民兵工作和毛泽东选集小册子。</b></p> <p><b>毛主席的哲学著作、语录和辽宁省、本溪市革命委员会赠送给解放军的日记本。</b></p> <p><b>毛主席文件汇集及诗词歌曲。</b></p> <p><b>老三篇、征兵条件、社论及毛主席关于对发展养猪问题的指示。</b></p> <p class="ql-block"><b>毛主席对卫生工作指示及九大报告、社论。</b></p> <p class="ql-block"><b>1972年1月4日,辽宁省本溪市工代会、本溪市农代会、本溪市红代会《号召书》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执毛主席革命路线,以战斗的姿态,紧急行动起来,立即掀起城粪下乡支援农业的新高潮,打胜我市农业翻身仗,争取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b></p> <p class="ql-block"><b>  老暖壶、老式收音机、老式自行车、小人书、粮票、购粮证、挂锁、文革资料……,面对曾经熟悉的老物件,再现了一段段或激动、或心酸、或快乐的往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现在的物资更是多得眼花缭乱,在我们的记忆里有很多老物件都已经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老物件以独特的功能性而存在,日渐斑驳的印记,记录着一个时代,老物件所承载的是一段段铭心的记忆,能否也勾起您的回忆呢?</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hq4lgfz?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记忆中的旧报纸</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dmceez4?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旧债券再现血泪史</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