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阅书榭”共读之趣——我们的二年级

仙仙

<p>仅仅根据单纯的几个书目的文字,让孩子简单猜想故事,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当堂设计书的封面。看来,这套必读书目我得买回来读读。</p> <p>无需犹豫,立马购回本学期必读新书一套,给孩子们读了一个故事《小鲤鱼跳龙门》,涂均皓对于最后一只小鲤鱼没人帮助弹起来很困惑,我们停下来找到了几种好方法:1最小的小鲤鱼说自己跳过去还要回来,可以让它跳回来帮助最后一条鱼弹回去后再回家;2可以借助浪花弹;3可以请大螃蟹用大钳子夹住抛过去;4大鱼一家叠罗汉(曾经读过的绘本里学到了叠罗汉),它在最高处跳跃。孩子们寻找的方法出乎意料,想想大鱼一家叠罗汉都很有趣。更是结合“我也要去,可是我跳过去还要回来”做了一点写作方法的点拨。张子依对读后的感悟很深刻——有梦想就要坚持去寻找,遇到困难也不要害怕,多观察就能找到好办法,终归会实现梦想。梁名堂在课后判断题中细心的捕捉到错误,仅凭听读一遍,1个人对抗63人,坚持自己听到的内容而取胜。最后我们根据小鲤鱼寻找龙门的路线一起绘制“心电图”。</p><p>课外书比语文课本更有吸引力。</p> <p>《小贝流浪记》中小贝的命运牵动大家的心,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大团圆的结局让娃们觉得那是最美好的安排。低年级娃还不具备承受悲剧结尾的心理能力和欣赏悲剧美的鉴赏能力,倒是对聊故事情节之最感到很新鲜和惊奇。</p> <p>午休把故事读给小金鱼🐠听……</p> <p>第一次使用一公斤盒子的阅读单,给喜欢的角色送小礼物。</p> <p>整本书《小鲤鱼跳龙门》和《“歪脑袋”木头桩》线上指导、线下阅读后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完成的一公斤盒子阅读桶内的阅读单。</p> <p>当整本书遇到美术创作,孩子的阅读激情再一次被点燃,每一个作品包含图画本身的故事和创作过程的故事,孩子们都能从作品中重温故事情节。孩子的美术作品受着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的影响,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也在连续不断、逐渐发展。</p> <p>课间自主阅读的孩子好可爱。</p> <p>《亭亭和小猴子》是一个让人五味杂陈的童话故事,娃们的心情也是百感交集……</p> <p>阅读真的不是为了当下的成绩,而是为了未来的厚积薄发。《孤独的小螃蟹》是一个治愈孤独的故事,和孩子们聊书总结出两个治愈孤独的办法:第一、做自己喜欢且不伤害别人的事。第二、找到自己的价值,勇敢的走出去。</p> <p>阅读《窗下的树皮小屋》,然后聊书,我们找到了战胜孤独的第三种方法就是邀请同样孤独的好朋友,相互温暖。当我们感到悲伤时可以告诉别人,或许就能得到帮助。死亡是人类必须面对的永恒主题,我们要知道死不是彻底消失,而是用另一种生命形式出现。但是我们要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因为活着才有希望,活着胜过死亡。</p> <p class="ql-block">《花背小乌龟》是一个内涵丰富多元的心灵治愈故事,我们主要从四方面进行深聊:1、面对被抛弃我们要自我认同,决不自我抛弃,好好的活着去寻找新生活,美好就在前面等你。2接纳身体的缺陷,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会成为独一无二的标志,带给你更多的勇气和力量,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3真正的朋友一定是用尽全力甚至用生命来护你周全的人,而不是花言巧语却极不尊重还利用你的人。4面对坏人的欺骗,我们识破后应马上离开,不能越陷越深,否则成为别人的傀儡。(我最初提炼用的“傀儡”一词,怕他们不理解又改成“奴隶”。结果个别孩子告诉我他们知道什么是“傀儡”,然后我用提线木偶来解释它;再在黑板上书写“傀儡”二字,借助字形解释傀儡就是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孩子最后决定仍选用“傀儡”……)</p> <p>阅读到底有什么用?</p><p>●诗人惠特曼说:一个孩子向前走,他最初看到的是什么,他终将成为什么。</p><p>●阅读其实是让孩子看见。不要告诉孩子什么,而要他看见什么。他的看见,便是他的未来。</p> <p>中午把《井底下的四只小青蛙》读给孩子们听,然后聊故事内容和感慨。孩子们感触有三:1人要有梦想,才能看见全世界。2这个世界有许多的不完美,我们要去接受它,并且努力的做让这个世界更完美的事情世界才会变得更美好。3逃避现实只有死路一条。重点引导孩子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接受不完美的生活,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接受本身就是一种完美。</p> <p>奶奶级别的家长对孩子阅读的支持力超越年轻的父母。向最美奶奶们致敬!</p> <p>衷心感谢坚持带孩子阅读的家长们,你们现在的辛苦是为孩子的未来铺路,未来的你一定不会后悔今天的付出,未来的孩子一定会感谢你现在的陪伴。在此,我替孩子们感谢你,同时感谢你们对我推广阅读的理解支持,未来我们一起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他想成为的样子。</p>

孩子

阅读

傀儡

故事

完美

鲤鱼

我们

孤独

叠罗汉

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