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健康是人人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的动力。一直以来,学校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学校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师生及家长的健康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措施。</p><p> </p> <p> 什么是健康?</p><p>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p> <p> 怎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p><p> 树立“健康促进、从我做起”的健康理念,强化“我营养、我锻炼、我健康、我快乐”的意识,形成合理膳食、积极运动、追求健康的校园新风尚。</p> <p> 开展健康运动。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快乐健身、少静多动、适度量力、不拘形式、贵在坚持。践行健康行动,即“每日锻炼身体、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做到“三减”(减盐、减油、减糖),“三健”(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牙齿)。</p> <p> 均衡膳食,吃好一日三餐。科学合理搭配膳食结构,规律用餐,少饮酒不酗酒,保持营养平衡,维持健康体重。</p> <p> 合理安排时间,养成健康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中。</p> <p> 主动学习、传播并掌握有利于健康行为养成的知识,提高自身健康素养。</p> <p> 保持健康心理,加强心理健康保健意识。心理学家经过长期研究认为,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各种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时奠定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家长的言行、关系状态、生活态度、工作态度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成长产生影响。</p> <p>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注意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漱口、勤换衣,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根据天气变化和空气质量,适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p> <p> 让我们行动起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营养饮食、健康的体育运动、健康的生活习惯,共享健康美好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