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10月19日,秋高气爽,风轻云淡。宜阳县实验小学诚邀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博士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系主任吴晗清教授来宜阳讲学。实验小学三个校区及红旗学校200余名教师在实验小学阶梯教室聆听讲座,共同学习。</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会教师早早签到就座。</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主持人常鹏涛校长隆重介绍吴晗清教授。</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 👏👏👏👏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晗清教授神采飞扬开始了上午的课题——《后疫情时代的人生德育》。</p><p><br></p> <p> 吴教授结合个人在教育教学中的体验和经历,用真实而丰富实例,铺开阐述了人生八个阶段“德育”的关键对应点,让我们能更快的找到幸福密码,更有侧重的在教学中传递“善与美”。</p> <p> 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有责任和义务,在教育过程中享受人生的美好,让教育变成幸福的传递,温暖的分享。</p> <p> </p><p> 领导们在前排就坐,带领全体教师认真聆听吴教授精彩讲授。</p><p><br></p> <p> </p><p> 会场异常安静,参会教师聚精会神,认真笔记,精彩之处纷纷拍照记录,不愿遗漏一词一句。</p> <p> </p><p> 做一个幸福的育人者,只有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将自己的人生过的幸福美好,才能把这种幸福美好的体验带给更多的孩子,以及每个孩子身后的每个家庭。</p><p> 一个幸福的老师,才能成就孩子,一群幸福的老师,才能成就教育这份事业!</p> 👏👏👏👏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吴教授神采奕奕继续下午的课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道器融通的教学追求》</p><p><br></p> <p> 吴晗清教授说:教育没有爱不行,教育仅有爱不够,教育需要有爱的艺术。</p><p><br></p><p> 只有把爱具体化,学生才能感受到切切实实的爱!</p><p><br></p><p> 道和器是要融会贯通的,而融会贯通是要有艺术的;这就对老师们提出了更高的,更专业的,更有思考性的探索方向!</p> <p> 激励产生奇迹,打压使人落后。知识仅是母乳,温暖才是母爱。</p><p>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心怀温暖关注每一个学生,因为每一个生命都是不可代替的,每个生命都应该有他应有的精彩!</p> <p> 新时代的教育要求我们学校、我们老师要看到未来的二十年、三十年,因为我们的孩子成长不在于一时一事,而在于未来二十年、三十年、一辈子,如果没有未来眼光,孩子如何面对未来!</p> <p> 吴教授用一个个实例论证,未来的教育已经不单是比学习成绩,而是比学习动力;不再是直线式培养路线,而是多样化特色育人。面向未来的教育,关键在于“得智慧”——交给学生解决没有特定性,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的智慧!</p><p> 未来的校园应该让每一个孩子都绽放精彩,让不同的个性与特长都和谐共存、相得益彰。</p> <p> 以前,我们总是说“传道授业解惑”,老师是以教授知识为主;未来,老师应该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个性化学习,做学生学习规划的引领者、组织者;这是对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这是对学校培养“未来教师”提出的新要求!</p><p> 要解决未来的问题,我们要有未来的思考。</p> <p> </p><p> 一次次的相聚都让平凡的日子更加美好!</p><p> 一次次的学习都让充满希望的心灵更加美好!</p><p> 一次次的摸索与实践,都让育人这条道路上的风景更加美好!</p><p> 钱理群先生说:我们整个教育的目的,包括现代化的目的也一样,就是使人变得更美好!</p><p> 我们说:为了这份美好,我们一直在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