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上层楼舒望眼 风光无限在西南

木一子

<p>从太行山脚下的阳泉出发,山一程,水一程,我们来到了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巴山重庆,来到了嘉陵江畔、缙云山麓的西南大学,开始了美好的学习之旅。</p> <p>一、校园景色中感受人文特色</p> <p>  守望苍穹的毛泽东</p> <p>  一草一木总关情</p> <p>  半亩方塘醉垂柳</p> <p>  校训“含弘光大,继往开来”</p> <p>  成教院墙上的寄语</p> <p>二、开学典礼上聆听领导安排</p> <p>三、精彩讲座中反思语文教学</p> <p>1.《读书必先识字》</p> <p>讲座摘录:</p><p>读书中要随词释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要溯源识字,还要打通训诂与义理。</p><p>语文教师如果有了宏博深厚的知识背景,既能独具慧眼地发现文本解读的生长点,又能在带领学生解读的过程中旁征博引,为学生开一扇知识之窗,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p> <p>学习心得:</p><p>中华五千年的文化靠文字的记载,才能够一脉相传。要承传我们的文化,必须正确认识文字,而后才能正确解读经典。</p> <p>2.《写作教学理论发展与有效教学策略》</p> <p>讲座摘录:</p><p>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这种种假想的读者。</p><p>设计真实或拟真的写作任务。语境要素决定语篇的内容和形式。</p><p>针对写作任务和学生困难,凝练这次写作的核心的知识技能,开展专业化的写作策略、支架、活动与流程设计,进行针对性的过程写作指导。</p> <p>学习心得:</p><p>写作练习是为了应用,其实就是要有假想的读者。写作教学要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有目的、有对象的写作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文可作。</p> <p>3.《中小学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p> <p>讲座摘录:</p><p>多文本阅读目的:整合、运用各个文本的信息,通过对各文本的相关性和可信度进行评判,从而形成新的观点。</p><p>多文本阅读教学策略:举一反三,巩固单篇文本学习。互文解释,丰富单篇文本理解。多文互补,丰富单篇文本认知。多文互补,共建创生新的知识。</p> <p>学习心得:</p><p>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要不断丰富阅读积累!做一个爱阅读的人!转变阅读观念,改变阅读方法,明确阅读目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让学生更加自主、更加愉悦、更加生活化地去阅读、去理解、去质疑、去发现,真正达到提升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多文本阅读教学势在必行!</p> <p>4.《教师的语言艺术》</p> <p>讲座摘要:</p><p>语言素养的培养:言为心声,作为传播“心声”的语言,其基本要求是“信”“达”“精”“雅”“信”即准确,“达”即通畅明白,“精”即简洁概要,“雅”即雅致、优美、生动、形象。</p> <p>学习心得:</p><p>作为教师,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最主要的工具之一,也是人际交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会说话的老师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老师,但优秀的老师一定是会说话的人。要想在普通的教师中脱颖而出,攀上你心中的顶峰,你就必须学会说话,这也就是要掌握教师的语言艺术。</p> <p>5.《“互联网+”时代,语文教师更需要“+”什么?》</p> <p>讲座摘录:</p><p>用“互联网思维”求变,求自我革命,以便更大限度发挥创新的力量。</p><p>好技术需要好课程,好课程与好视频更需要好教师。</p><p>人格魅力是教师德性、知性与情感、意志的集中体现。</p> <p>学习心得:</p><p>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使文明积淀成人格。“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使这追求成为真正可能,但是,它需要语文教师深入了解互联网,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主动学习新理念、新技术,并且利用新理念和新技术,将之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际当中,探索最优教学模式 ,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学科素养,履行教育的真正使命。</p> <p>6.《例说“活动式”作文教学》</p> <p>讲座摘录:</p><p>语文教师要有以写作教写作的意识。写作既然是一种实践能力,而写作能力只有学生亲自实践方能获得提升,那么,写作课上就应该主要是学生在探究手法,学生去运用手法写作,并且又由学生来交流评改写作的语段,也就说,学生应当成为写作课个环节的参与者和主人,教师则只负责设计活动环节。</p><p>活动式作文是当学生遭遇表达方式的困惑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运用怎样的表达方式来写作。当学生通过探究明白“怎么写"时,其写作状态应该是愉悦的,心神合一的。</p><p><br></p> <p>学习心得:</p><p>语文教师要将课文中的经典语段作为例子,教学生把文章写条理、写具体、写丰富,写生动。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读杨老师具有可操作性的活动作文教学,学习他对作文教学钻研创新的精神,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p> <p>四、学习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p> <p>修林茂树,青苔拾阶。丝丝缕缕,秋雨渲染中的西南大学之行之学,赏于目沁入心。无论是写作教学策略和多文本阅读真意的悟道,还是教师语言艺术的再修炼,无论是“互联网+”时代下对教师的新要求,还是例说“活动式”作文教学,在教授们的博学多识、生动讲解、精例分享、亲切互动中,我们这些来自最基层的基础教育者对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我们知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沿着前人的脚步。沿着前人的脚步不如高人点悟,高人点悟还需自觉自悟。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三尺讲台,我们会努力将所学、所知、所感、应用于教育教学中去,让乡村教育再上一层楼。</p>

写作

文本

教师

学生

教学

学习心得

语文

讲座

阅读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