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风情

焱焱妈

<p>我们附近的菜市场我和老伴是几乎每天都要去一趟的,菜市场也是一个小社会,这里面是最有人间烟火味儿的地方。</p><p><br></p> <p>我们历经了菜市场的不断改进,刚开始菜市场有路边摊,除了一些固定的小贩也有从郊区来的农民挑着担子来卖菜的,的确显得不是太规范。</p><p><br></p><p>经过整治,路边摊被取消了,菜市场建了顶,两头相通。</p><p><br></p><p>一进门,市场两边是裁缝店和小五金店,当然还有手机修理和修理皮鞋的店铺。</p><p><br></p> <p>一来二去,我们和其中的摊贩都熟悉了,像老朋友一样。比如那个卖酒酿的老板,把名片给了我们,新做好的酒酿就会通知我们的。</p><p><br></p> <p>裁缝店比较实惠,是上海爷叔阿姨们常常光顾的地方,那里有全棉裤头卖,从十块钱五条卖到十块钱三条,价格虽然上涨了,可是需求量还是很大的。</p><p><br></p><p>过冬之前,这里还有一个服务就是给旧棉毛衫和棉毛裤换袖口和裤脚。虽然现在时尚奢侈品琳琅满目,可是这种最接地气的生活方式却在这个市场里经久不衰。</p><p><br></p> <p>和所有的菜市场一样,我们这个菜市场最先头也是油条摊。</p><p><br></p><p>油条、烧饼、豆浆、糍饭团是上海人爱吃的“四大金刚”。</p><p><br></p><p>早上不到六点,油条摊就升起了菜市场最早的烟火,随着袅袅炊烟散去,一根根油条出锅,排队的人流聚拢又散去,这个摊位一直要到中午十一点才算平静下来。</p><p><br></p><p>摊主收摊,接着就要准备第二天的食材。</p><p><br></p><p>这里也卖豆浆,我们经常去买豆浆,老板娘已经比较熟悉了,端出一杯豆浆就多加一点儿糖,只听老板的呵斥声:不过日子了?放噶许多糖组撒!</p><p><br></p><p>老板娘则是微微一笑也不回话。</p><p><br></p> <p>豆腐摊位一直以来生意都特别好,和许多菜市场一样,豆腐店一般是不卖豆浆的,豆浆好像天生就是为油条做“搭子”的,有油条的摊位里必有豆浆卖。</p><p><br></p><p>豆腐店各种豆腐都有,比如嫩豆腐、老豆腐、绢豆腐、油豆腐,还有其他的豆制品比如千张(厚、薄),品种非常多。</p><p><br></p><p>说吃豆腐不好听,其实豆腐是中国最基本最受欢迎的食材。</p><p><br></p> <p>豆腐摊除了卖豆制品也卖凉粉,凉粉有四方块的,或者是凉粉皮,都是论斤称的。应该说无论哪家摊位,产品质量都是得到保证的,市民买的就是个放心。</p><p><br></p> <p>水产品摊头,都是河鲜和海鲜一起卖的。我家基本上每周要吃一次鱼,所以经常光顾这些水产摊位。</p><p><br></p><p>上海菜市场摊主们都很会做生意,一条鱼买好,他们都会给你处理得非常干净。有一次我准备做“双椒鱼头”,买鱼头的时候录制了一个小视频,从鱼头称好,洗鱼、切鱼头……鱼老板头都不抬,26秒!鱼头处理完毕。</p><p><br></p> <p>我常去买蔬菜的摊位摊主是位安徽人,她在上海卖菜已经二十多年了,自从她来上海之后,把村里的年轻人带出来不少,都分散在各个菜市场。</p><p><br></p><p>她把她全家人都带来了,她的孩子在附近小学就读,我问她你户口在上海吗?她说没有啊!</p><p><br></p><p>然后她就告诉我,对于她们打工的人的子女,上海市政府是有政策给予照顾的,公办学校都允许孩子就近上学,学费和上海的孩子一样的。</p><p><br></p><p>哇塞!我真是孤陋寡闻了,真的没有想到上海市政府的优惠政策进了这条小巷,这个“菜篮子工程”可不是说说就算了的!</p><p><br></p><p>她还很神秘的告诉我,她在上海买房子了,就是买的房子比较远一点儿。</p><p><br></p><p>我说,那你跑这么远到这里摆摊不是很不方便吗?她说,这个菜市场她已经熟悉了,摊位费比较合理,老主顾多,她也喜欢和老主顾打交道。</p><p><br></p><p>这个菜市场真是藏龙卧虎,事实证明,只要勤劳必能致富哦。</p><p><br></p> <p>酱菜店的生意一直很火爆。</p><p><br></p><p>上海人喜欢吃“水过饭”,就是隔夜剩饭用老虎灶打来的开水冲泡一下,就着酱菜吃饭。比如:小酱瓜、螺丝菜、萝卜干啥的。</p><p><br></p><p>还有就是雪里蕻,酱菜店里青色、黄色的雪里蕻都会备足的。青色的雪里蕻一般是刚腌制的,黄色的雪里蕻是腌制的比较久的,需要哪种,还要看买家的口味。</p><p><br></p><p>菜市场的酱菜店应该说应有尽有,你说!各式菜肴那么多,酱菜这种中国人的小吃就是这么顽固地占据着人们的味蕾。</p><p><br></p> <p>上海的菜市场很有意思,每个摊头都不卖葱,葱是按照你买菜的多少送你的。</p><p><br></p><p>有一次我在买菜的摊头准备买一点儿小葱,摊主是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他非要让我买菜,我说我不买菜,只买葱。结果那位摊主就硬是让我买菜,否则就不卖葱给我。我也是服了他了,买了点了青菜,然后,他就给了我一把小葱。我晕!</p><p><br></p><p>你说!他直接卖葱给我难道就不行吗?</p><p><br></p> <p>过去上海的菜市场不卖小尖椒,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也得益于改革开放,小尖椒处处都可以买到。</p><p><br></p><p>菜市场的小尖椒是论“两”卖的,每次买二两或者三两。我因为需要做泡菜,每次会买的比较多,但是也不至于太多,因为小尖椒不会断货,泡菜也可以随买随泡的。</p><p><br></p><p>也有的店主为大家着想,如果需要做成辣椒酱,他们会主动为大家把新鲜辣椒洗干净,加好盐打成酱。</p><p><br></p> <p>肉铺生意总是很火爆的,除了卖肉,肉铺里还可以买到猪板油。猪蹄、排骨都是店主给斩好的,服务态度绝对一流。</p><p><br></p><p>如果需要包饺子,买好的肉,店主会把肉洗净、沥水,然后把大葱和在一起用绞肉机把葱和肉搅碎,很方便的。店主在绞肉的时候,会把大葱放在前面,等大葱搅碎以后再把肉搅碎,这样,留在绞肉机里面的,永远都是肉,而不是葱😃😃</p><p><br></p> <p>每到冬季来临之前,肉店的店主还会帮助大家做香肠,,都是老主顾了,谁家的香肠味道怎样大家都很清楚,都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去订购香肠。</p> <p>对了,上海的菜市场是不卖熟食的,比如外地人喜欢吃的猪头肉、猪耳朵、卤猪肝等等一般是见不到的。</p><p><br></p><p>这可能和上海人喜欢吃糟货有关。随着人口流动性加大,卖卤味的摊头还是比较少见的。哈哈,想开卤味店的友友,我这算不算是一条商业信息?有兴趣可以到上海开卤味店,好让吃货们一饱口福。</p><p><br></p> <p>上海是一个适合生活的地方,菜价并不贵,时令菜随时都可以买到。</p><p><br></p><p>菜市场里的摊头很多,但是每个摊点都有侧重点,都有一些各自的特色。</p><p><br></p><p>有几个摊位是专门给来自于郊区农民设置的摊点,这些摊点不收管理费,农民会把自家栽种的菜包括野菜拿来卖,比如马齿笕,一块钱一捆,荠菜也比摊店卖得便宜。</p><p><br></p> <p>菜市场就是我的街坊,隔三差五都要见个面,说说话;</p><p><br></p><p>菜市场就是我生活不可或缺的地方,经常光顾总会带来不同的收获;</p><p><br></p><p>菜市场就是最有烟火味儿的场所,这里不仅有热气腾腾的食物,还有生活中的安宁和从容;</p><p><br></p><p>菜市场是最下里巴人和最阳春白雪的完美结合,因为在人类的生活中人文和美味缺一不可。</p><p><br></p> <p><br></p><p><br></p><p><br></p><p><br></p><p><br></p><p>谢谢欣赏</p><p><br></p><p><br></p><p><br></p><p><br></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