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20年10月13日我们参加了湘西3日游:第一天游览了湘西芙蓉镇。</h3> <h3>芙蓉镇,本名王村,是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镇,因宏伟瀑布穿梭其中,又称“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永顺县,与龙山里耶镇、泸溪浦市镇、花垣茶峒镇并称“湘西四大名镇”,又有酉阳雄镇、“小南京”美誉。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遂更名为“芙蓉镇”。国家AAAA级景区。</h3> <h3>芙蓉镇地处武陵山区,永顺县南端51公里处,东与高坪乡、松柏镇相接,南与长官镇相邻,北与列夕乡、抚志乡交界,西与古丈县红石林镇、罗依溪镇隔河相望。镇内最高海拔927米,最低海拔139米。全镇辖11个村和5社区,141个村(居)民小组,总面积224.4平方千米(2017年)。33139人(2017年),系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镇,土家族占总人口80%以上。全镇有耕地20046亩,林地70500亩。</h3> <h3>芙蓉镇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也是一个山城,原名王村,位于酉水之阳,距县城48公里。原为西汉酉阳县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自古为永顺通商口岸,素有“楚蜀通津”之称。享有酉阳雄镇、湘西“四大名镇”、“小南京”之美誉。现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h3> <h3>挂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镇</h3> <h3>在湘西,芙蓉镇与龙山里耶镇,泸溪浦市镇,花垣茶峒镇在历史上并称“四大名镇”,是国家认定的历史文化古镇之一。1986年,著名导演谢晋独具慧眼,在这里拍摄了电影《芙蓉镇》,随着电影《芙蓉镇》播出成功,旅游业逐步兴起,2007年,王村正式更名为芙蓉镇。</h3> <h3>芙蓉镇不仅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也是融自然景色与古朴的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又是猛洞河风景区的门户、一个寻幽访古的最佳景点。正像陈运和《芙蓉镇》所说:“湘西口音满背篓 猛洞河古老风韵流”。<br>四周是青山绿水,镇区内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临水依依的土家吊脚木楼以及青石板铺就的五里长街,处处透析着淳厚古朴的土家族民风民俗,让游人至此赞不绝口,留连忘返。</h3> <h3>芙蓉镇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内的永顺县境内。</h3> <h3>芙蓉镇不仅景观秀丽,民族风情浓郁,还有记载土家族政治军事历史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和电影《芙蓉镇》外景拍摄现场等人文景观。</h3> <h3>10月14日上午9点30分左右,我们来到了乾州古城。</h3> <h3>具有4200多年历史的吉首乾州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区内的万溶江河畔,这里交通便捷,209国道和枝柳铁路纵贯南北,是湘、鄂、渝、黔四省边区传统的物质集散中心。</h3> <h3>乾州古城历史源远流长,具有四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夏商时期这里就有土著先民繁衍生息,以后来了棘人,又以后来了猺人,再以后来了苗人,秦汉时期这里是重要的商埠码头,南来北往的驿站、驿道在此交会,水上交通发达,是当时经济较为发达的地方。明清逐渐成为苗疆边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历来是湘西古四镇之首(乾州、铺市、里耶、茶洞)。</h3> <h3>乾州文庙修建于清朝雍正七年,主要建筑有明伦堂、文昌宫、大成殿、大成门、状元桥、棂星门、崇圣词等,占地面积约4887平米。文庙临街有一道约18米长的影壁,影壁中间用瓦砌成菱形四瓣花窗,处街可窥其内。窗两边各有一道门,左门上题的“德配天地”意为厅校学宫,右门上题的“道冠古今”,表明这里是供奉孔子的地方。入学者从左入,拜孔者从右入。文庙都是按照左庙右学布局进行修建的,但因地势比较窄,所以因地制宜,将学宫的部分建筑。建于前部分。进得门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红砂页岩制成的四柱石坊,用莲苞作顶,横刻“棂星门”三个大字,意为“得士”“进贤”之意。跨过石坊门,有一半圆形水池,深约1丈2尺,碧水清清,名叫月池。月池上有一座石拱桥,俗称月宫桥,又叫状元桥,凡学业有成者,必来踏桥、拜孔,表示谢恩,祈求前程远大。或学子临考前踏桥、拜孔必能功成名就,高中榜首。桥的两边还有两棵高大的桂花树,取登月折桂之意。池桥后有一排一层青瓦砖木结构建筑,留有中门,原来是供奉乾州历代行政长官牌位的地方,名曰“名宦祠”,右边供奉本土名人志士之牌位,名曰“乡贤祠”,如杨岳斌、罗荣光、杨味蔬等人牌位。三十年代末日本人侵略中国,东北沦陷,大量难民流入湘西,国立八中迁入乾州,此处初为女部分校,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夫人劳安女士曾在此就学。此房欧式风貌的窗户就是那时改的,板壁上的“艰苦卓绝”四个字就是国立八中的校训,为了保留这段历史,维修文庙时仍旧保持原样。穿过中门,左右两边是东庑跟西庑,以前是供奉孔子七十二弟子牌位的地方。后用来做国立八中的教室。正前方就是大成殿,殿前设置供皇帝参拜的“御道”,上雕盘龙图案,此道只能皇上走,其他群臣或有功名者只能从左右进拜。御道上的五爪金龙是没有龙头,那是因为以前文庙对面有一所书院,屡屡失火,当地百姓便请来苗老司,这里的老司可不是指老师,而是我们这里有法术的长者,他掐指一算,说是文庙里御道上的龙在做怪,这条龙是火龙,跟万溶江里的水龙打架时,殃及到书院。解决办法是把这火龙龙头砍下,然后用钉子钉上。据说龙头砍去后,书院就再也没有失过火。</h3> <h3>胡家塘,唐宋时期就已存在,由大塘和小塘组成,占地面积2800平米。小塘里有一口古井,叫安澜井。井深不可测,相传是与万溶江相通,是荷塘的水源之所在。这口井不仅解决了当地百姓的饮水问题,还为保卫乾州立下了不少的汗马功劳。民国十四年(1925年)川军司令熊克武率兵十万之众围攻乾州古城,当时乾州古城守军和居民不足五百余人,但他们同仇敌忾,用砖石、滚木投掷,致使川军死伤无数。后来川军挖地道,用棺材装火药轰炸城墙,都不能破城,最后败走。这一个月以来,古城里的守军和百姓全靠这口井的井水来维持生活。为了纪念这次战役,乾州著名的金石书画家杨味蔬还特意题词于井沿之上。两塘之间弯弯的石拱桥叫清风桥。从桥上走过右手边是土地堂,供奉的是土地爷。当地土家族人比较多,所以五至七家人都会一起供奉一个土地堂。旁边的木楼叫继兰楼,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中当时少有至今犹存的百年名楼。楼主庄仲熙的父亲庄立诚是前期监生,曾任《乾州厅志》校对。授课之余喜欢种兰花,因爱兰花的清幽高雅,还曾为书斋题名“艺兰轩”。为继承其父亲爱兰之意,他特将此楼命名为“继兰楼”。由于胡家塘左靠文庙,面向三门开是一个招财进宝之地,还出了许多人才:有武举人(高巡一、高辅清)、文县丞(高福章)、民国政府陆军次长(上将付良佐)、陆军少将(高昆麓)、金石书法家杨味蔬、著名哲学家(周礼全)等30多人。</h3> <h3>10月14日下午游玩飞水谷景区,当时下着雨。很多斿客设有进景区。虽然下着雨,我还是坚持将行程游完。</h3> <h3>飞水谷风景区是凤凰著名景区。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凤凰县仅10公里的廖家桥镇。离南方长城4公里,属于国家地质公园,是南长城与主军的粮食加工基地及秘密仓库,历来为苗汉分水岭、凤凰精品旅游景点之一。</h3> <h3>满足国内外游客多元化需求,2015年凤凰苗乡对外开放苗人谷景区―苗族博物馆景区、飞水谷景区―营盘寨景区、营盘寨景区―香薰山谷―农家船景区、老家寨景区―《苗寨故事》风情剧等乡村游精品线路,让广大游客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凤凰苗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风情,唱响“天下凤凰”文化旅游品牌,助力全域旅游发展。</h3> <h3>飞水谷自明清以来即为南长城所隔断,位置极为隐秘,素不为世人所知。谷中危崖夹峙,树木繁茂,奇花异草点缀其间。</h3> <h3>这里有美丽的大峡谷,有高悬百米的大瀑布,有全省唯一的空中栈道,有历史遗迹古代打米机,有隔河相望的避祸洞与土匪洞。攀瀑布,过佳人桥,使你在参观景点的同时挑战自然的乐趣,是观景、旅游、科学探险的绝佳之地。在飞水谷这安静祥和的角落也曾经遭遇过战火的袭击,年久失修的“土匪洞”用一根木头支撑着门洞的重量,里面灶台、仓库及防卫用的碉堡无声的诉说那一段血腥又仓皇的历史。导游小姐介绍“土匪洞”对面的山腰上是老百姓躲避土匪和战祸的“避祸洞”,而土匪从来不会袭击躲进了“避祸洞”的老百姓。想来我们湘西的土匪仿效战火不断的远古“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风度和修养,也有着“盗亦有道”的温情和绅士气度。</h3> <h3>2020年10月14日晚饭后,于19:30左右我们到了凤凰古城游客中心,等候换乘景区大巴车后进入古城。之后住进古城内的赛明特酒店。放下行李后,去逛古城夜景。沿沱江边走到虹桥。</h3> <h3>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西南部,土地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2010年底约5万人口,由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组成,为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h3> <h3>凤凰古城,建于明代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2]。距铜仁凤凰机场27公里,怀化芷江机场57公里,张家界荷花机场280公里;G209国道与S308省道贯穿全境,枝柳铁路穿境而过。凤凰古城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是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一,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享有“北平遥、南凤凰”之名。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AAAA级景区。2019年10月,入选首届“小镇美学榜样”名单。</h3> <h3>原名卧虹桥,又称“风雨楼”,建于明洪武初年,位于是凤凰的中心。在虹桥上看整个凤凰城,沱江两岸的如画风景尽收眼底。虹桥分为上下两层,一层主要是商铺和杂货店,二层是民俗文化楼,里面藏有从古到今所有关于虹桥风雨楼的书画作品,也是个观光和喝茶的好地方。</h3> <h3>凤凰古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已有四百多年历史,虽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h3> <h3>古城明清时代特色民居120多栋,各种庙祠馆阁30多座,是中国西南文物建筑最多的县份。城内还有古色古香的石板街道200多条。<br>2001年12月,凤凰古城被批准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h3> <h3>沱江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便是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墙,用紫红沙石砌成。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沱江河水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似一幅韵味颇浓的山水画。</h3> <h3>沱江夜景</h3> <h3>2020年10月15日早上5:40左右开车离开凤凰古城。于7:50左右到达古丈县,默戎夯吾苗寨。</h3> <h3>夯吾苗寨”位于古丈县默戎镇毛坪村,距县城10公里,处湘西黄金游泳线张家界至凤凰线中段。省道S229公路穿村而过,本寨共71户,全部为苗族。“夯吾苗寨”自2010年8月5日开始试营,两月时间已接待游客20000多人次,旅游收入达296万元。“夯吾”为苗语,意为“清澈小溪”,“夯吾苗寨”即为“清澈小溪边的苗寨”。传说4000多年前,苗族第四次大迁徙时,苗族“欢兜”一支在此定居,自名“夯吾”。夯吾苗寨,至今仍有30%苗民不会讲汉话。夯吾苗寨中的民居皆依山傍水而建,朴素而特色鲜明。这里民风淳朴,性情直诚。习俗特异,苗族服饰等自成体格。</h3> <h3>来到湖南湘西,不能错过的墨戎苗寨<br>很多的湖南游客们比较喜欢去到民族特色浓郁的湘西游玩,去湘西旅游的话,一定不能错过一个地方,就是墨戎苗寨了。墨戎苗寨是一个比较传统的村落,但这里却是苗族同胞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地位较高。墨戎苗寨是本地比较大的一个苗寨,所以游玩的话,来这里就对了。</h3> <h3>可能有的人会对墨戎产生疑问,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墨戎是苗语,含义为有龙的地方。墨戎苗寨在前往湘西的主干道上,从这里你可以看到高架桥,就在苗寨的顶上。这里也是本地比较重要的一个工程道路,从而更好地加速了本地的经济发展。<br> </h3> <h3>苗寨里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丰厚的底蕴,民风淳朴。苗寨里的文化艺术较为绚丽多姿,比较有亮点的就是苗族同胞们的服饰与民居了。苗寨里的民居都是带有丰富文化气息的传统古寨,特色浓郁,建筑风格明显。<br> 苗寨的人们都是非常朴素的,等你来到这里就能够感受到他们的诚意,让你产生一种来了不想走的留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