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客家文化

黄知精

<p>江西赣州市的龟角尾公园,有一座2004年为迎接“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而建的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该坛直径25米,基座借鉴了北京地坛的建筑风格。在纪念坛之上,安放着一只高5米、直径4.1米、重8吨,现为客家地区最大的三足纪念鼎。 据史料记载,2200多年前,为了躲避战乱和灾荒,北方部分百姓只得背井离乡溯赣江而上。他们历经千险万阻,终于来到了千里赣江之源的赣州,成为被后人称作的“客家先民”。之后,他们当中有的便留在赣南大地繁衍生息,有的则又从这里溯章江或贡江继续迁徙到闽南和粤东,以及海外各地。由于赣南是接受客家先民自北南迁最早、最多的地方,故被公认为“客家摇篮”。而当年客家先民弃舟登陆的地方----章贡两江合流为赣江之处,也即现今的赣州市龟角尾公园,理所当然就成了客家后人祭奠客家先民,探寻客家文化渊原的圣地之一。 由此可见,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建于此处,其意义实在是不言而喻!</p> <p>首次南迁地2007年8月20日在偃师市结束的"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国际学术研讨会确认,客家先民首次大规模南迁纪念地在河南省偃师市。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支,一千多年来,他们从中原向外迁徙,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和海外各地。参加研讨会的代表们认为,客家的第一次迁徙发生在东晋年间,位于河洛之间的汉魏洛阳故城为当时的国都,正是客家人的根之所在。客家先民首次南迁纪念地的标志性景观遗存多集中在偃师市,以偃师市为中心的伊洛平原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地区,因此是客家文化的源头。</p> <p>客家土楼和围屋</p><p>福建称土楼[1],江西称围楼、半围楼,广东称围龙屋。有园寨土楼、方形土楼(四角楼)、八卦土楼、五凤楼等。竹片木条做筋骨,石灰砂石为原料,内有住房,学堂、水井等。是同宗聚族而居的集中住宅,互相守望相助,具防御功能。 土楼特色 高、大、全 小型:2、3层单环。21-28间 中型:3、4层,大直径或双环。30-40间  各地客家建筑(25张) 大型:4、5层,大直径,两环或三环。60-72间 皆有1至3个水井,下层厨房,中层仓储,上层居室,只有上层居是对外开窗,每户有楼梯。珠牛圈、厕所在楼外。中间危祠堂、学校、议事厅 圆形土楼:丰作厥宁楼、承启楼、锦江楼 方形土楼:馥馨楼、遗经楼、永隆昌楼。 八卦土楼:振成楼、在田楼 2. 五凤楼 两广人称围龙屋或围屋,闽西上杭人则称大屋,大楼,闽西上杭五凤楼有2000以上,广东全部一万以上。东西南北中五方配五色五凤,由厅下(正身)、横屋(护龙)、围[2]龙(外围保护)等组成。</p> <p>。一、客家名称的来源客家为汉族的一个民系。一般而言,客家民系是于唐末宋初的汉族人在闽、粤交界地区,融合了部分的畲族、瑶族、南越等东南亚土著居民。客家文化的主要文化特征继承了中古时期的中原汉族文化,也混合了南越文化,进而形成特别的客家文化。因此,“客家”的说法是作为一个汉族民系的称谓,并非是一个种族的概念,乃文化的概念。2004年11月18日,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在江西赣州成功举行,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美国等22个国家和地区及祖国内地河南、四川、广东、福建等17个省市区共100多个客属社团、侨团3000多名海内外客属嘉宾来到梅州。 2007年8月20日在河南洛阳偃师市结束的“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国际学术研讨会确认: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支,一千多年来,他们从中原向外迁徙,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和海外各地。2010年11月29日,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将在广东省河源市举行。福建宁化石壁是客家传说民系形成的中心地域,“石壁”被成称为“客家祖地”。梅州则因其为客家人的最主要聚居区而被称为“世界客都”。客家四州①惠州惠州府是最大的客家侨乡,当之无愧列于客家四州之首;若以客家籍华侨而言,“惠州”一名在海外客家侨惠州界,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故乡地名。包括归善(今惠州)、博罗、长宁(今新丰)、永安(今紫金)、河源、连平、龙川、海丰、陆丰、和平县。另外原惠州府城却存在着另外一种目前仍属于争议之中的特有方言(惠州话/惠城话)。惠州府作为客家四州之一,而且又是海外客家籍华侨的第一大侨乡,在国内学术界却经常遭到有意无意地忽视,非常不应该。惠州府不仅是客家民系的华侨文化象征之一,而且更是客家民系的海洋文化象征之一,在客家文化的体系里面,有着不容小视的重要地位。如果客家学抛弃惠州府,只在梅州、汀州、赣州研究客家学,那就是闭门造车,甚至构成对客家民系原有的海洋性的严重忽视。我们可以承认惠州府不是纯客家地区,但绝不能抛弃惠州府来研究客家民系。务必要注意到归善、海丰、陆丰的客家文化在海外的知名度。惠州府客家文化的光芒不是能够轻易以“不是纯客家地区”为借口,而掩盖、抹煞掉的!梅州②梅州嘉应州是第二大的客家侨乡,海外客家籍华侨之中祖籍嘉应州的人数仅次于惠州府。1988年以后更改为梅州市,并管辖原来不属于嘉应州的大埔、丰顺两县。海外侨界为显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一般而言同乡组织仍多沿用旧地名。故而,“梅州”一名在海外侨界通常被理解成梅县,其知名度远在“惠州”之下,甚至不如“嘉应”。嘉应州是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国内各地客家居民多以嘉应州为祖籍所在地。③汀州汀州府是著名的客家祖地,国内各地客家居民大多都溯宁化县为先祖曾居处。汀州府籍华侨尤以籍贯永定县最多。可惜“汀州”现在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原来的汀州府各县,现在分别由三明市和龙岩市代管,故而以“汀州”与惠州、梅州、赣州并称客家四州,有时空错乱之感。④赣州赣州与惠州一样,都是侨民外迁的那个时期,以及现实中,都一直延续的地名。然而赣州府辖下十八县之河源,旅外华侨却非常少,其在海外的知名度远在惠州府之下。赣州府与惠州府另一相似之处是,它也不是纯客地区,并且同样以三种不同方言为主,包括本地话(老客话)、广佬话(新客话)、府城话(西南官话)。赣州府地区被誉为孕育客家民系的第一块热土、客家文化的摇篮。 二、客家话      客家语,简称客语,又称客话、客家话等,部分地区还称涯话(𠏝)、新民话、土广东话(广东话)、粤东语、怀远话、惠州话(广西等地)等,是汉藏语系下汉语族内一种声调语言。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一门语言;但语言学者对于该将其归属至汉语方言,抑或是当成一门语言仍有一定争论;在国内,则被认为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主要集中分布在粤东、闽西、赣南,并被广泛使用于中国南方(含台湾),马来西亚等国一些华人社区。一般认为,客语在南宋便初步定型,而被定名为客家语是20世纪的事情。语言研究中,客家语以梅县话为代表。    客语是汉族客家民系(包括粤东客家人、东江水源人、粤西-桂南涯人、四川的广东人的母语 ,分布区域非常广泛,遍及中国东南沿海、南部、西部等省份、香港新界北区、海外客家人移民地区(如毛里求斯、台湾、印度等等)。客语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为广东东部(如梅州、河源等)、东南部(如惠州)、北部(如韶关等)和福建西部,江西南部等地区;而香港、澳门的客家人很多已经改说粤语,不说客语了。因为没有形成大规模的流行文化,客家语在中国北方的知名程度远不如粤语、闽南语高。    梅州是世界客都,梅县更是世界客都的中心,所以以梅县客家话为标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海内外国际客家话节目都是以梅县话来播音。    客语的特殊作用,就在于它是客家民系的认同标志。    客语最独特的一点,是联结了大陆各省,乃至全球各华人地区的客家人的民系认同。客家人,无论在大陆的广东、四川,还是在台湾、马来西亚、印度,只要会说客家语,坚持客家人“不忘祖宗言”的特性,就会互相视为“老乡”、“自家人”。而不会说客语,没有客家认同的人,即使有客家血统,一般也被视为客家后裔,而非客家人。客家语的这个特点,导致在客家人占多数的地区,其它族群往往学习客语,以争取客家人的自家人认同。在台湾、马来西亚,政治人物学习客语以期获得客家人的支持的现象,越来越常见,这种情形在选举活动期间尤其明显。    使用归属于客家语的涯话、赣南老客话等的人群对“客家”这种称谓的认同度较低,但仅仅是称呼上的不认同,并不表明他们否认与“认同客家”的其他客家人同操客家语的事实。   来源    有人认为,客家人最早是随着古代几次战争和时局动荡时期的移民潮,从华北迁移到华南的。他们的祖先是从今河南省和山西省迁移过来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当时所在地语言的特色。(从那时开始这些地区的语言开始逐渐演变成后来的官话方言)。客家人祖辈原是中原汉族。而现代客家语中仍在使用的许多古汉语语音特点,包括同样也能在其他南方方言中找到的字尾辅音[-p] [-t] [-k],却在一些北方官话中消失了。    由于客家人的迁移,客家语会受到客家先民迁移到地区的方言的影响。例如,在客家语、闽南语和粤语中能发现许多共用词汇。例如:粤语香港新界原居民的围头话之用语“掌牛”(看管牛只),与客家语之“掌牛”(zong ngiu)相同。 分类    1. 涯话与新民话     涯话 ,粤西及广西南部等地区的一类客家语方言 。涯一般认为来源于客家语日常口语中的第一人称;根据发音可写作“涯话”、“崖话”、“哎话”、“埃话”等,其中涯话写法最普遍。在粤西、桂南地区使用涯话的人口超过500万。涯话由于一般没有分布在县城或市中心(博白和陆川等少数地区除外),故长期受周边强势语言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粤东等地客家语分化越来越大,并有逐步被粤语等取代的趋势,亟待保护。 与“涯话”称谓并用的还有“新民话”这个称谓。“新民”,即后迁入者,与原南下汉人以示区别。新民话流行于广西浦北、陆川、博白等县市;除此之外,宾阳县等广西地区亦有新民话分布。在归属上,新民话属客家语分支。新民话在博白、陆川二地较为流行,在宾阳、武宣等地则是弱势语言。    2. 土广东话     四川-重庆客家语,一般称为“土广东话”,由于分布过于分散,也缺少足够的研究。 土广东话这个称谓源于“广东话”称谓。在蜀客家人习惯以“广东人”自居,原因是四川一带客家人多来自广东(来自福建汀州一带的由于语言相近大多也接受这个称谓)。后来为了区分“广府人”(或者当代世居广东的人群),逐渐被冠以“土”前缀,形成“土广东话”,“土广东话”由此而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四川客家人亦开始接受“客家话”这个称谓。 由于处于分散分布的状态,在划分上,土广东话一般不归属于客家语八片。祖籍广东粤东地区的人群所操口音接近粤台片,祖籍广东粤北地区的接近粤北片,祖籍福建汀州的则接近汀州片。四川土广东话比较集中的区域有:成都市东郊、内江地区的隆昌威远、川北的仪陇、川西南的西昌。  3. 赣南老客话 赣州老客话一般是指宁龙片客语(但是与语言地图不完全一致),一般包括:赣州市郊属地区、赣县、于都、大余、南康、信丰大部、安远大部、会昌大部、瑞金西南、兴国南部、上犹东部、崇义东南部。 赣州宁龙片客家语表示的一些词汇:妈妈(麻麻);爸爸(阿ba第一声);姐姐(阿gi第三声);哥哥(阿gou第一声);妹妹(老moai第四声)。   4. 东江水源音    水源音,则水源话,又称东江本地话,话学术界为方便统称惠河话(或惠河方言),是广东东江地区的一类方言。有学者认为,水源音是来自梅州和赣南两地的客家移民和惠河一带的原住民长时间杂居在一起,这三部分人所说的话经过一个长期混化过程最终形成的。它既区别于梅州话又区别于赣南话,又深受粤方言的影响,但因保留着客方言的基本特征,属于客家语的一个分支。 另有部分学者(如刘叔新等)通过将这一类方言与广州话和“主流”客家语(指梅县话)对比,认为水源音属于粤语,并归为“惠河系”,以惠州话(与称谓目录表格中的“惠州话”不同一回事,这里仅指惠城话)为代表。但是这部分学者并没有将水源音与赣南话、陆河话、台湾海陆腔等作对比,可能不能反映水源音全貌。</p><p>   分布    具体来说:中国大陆的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处,是客家语最为集中的区域,惯称客家大本营。“纯客县”是指使用客家语的人口超过九成,且当地经济、文化主要为客家民系主导的县域,这样的 县域,只存在于中国内地,而且只存在于客家大本营。2007年8月20日在偃师市结束的"客家先民首次南迁出发地"国际学术研讨会确认,客家先民首次大规模南迁纪念地在河南省偃师市。客家是中华民族的一支,一千多年来,他们从中原向外迁徙,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和海外各地。参加研讨会的代表们认为,客家的第一次迁徙发生在东晋年间,位于河洛之间的汉魏洛阳故城为当时的国都,正是客家人的根之所在。客家先民首次南迁纪念地的标志性景观遗存多集中在偃师市,以偃师市为中心的伊洛平原是河洛文化的核心地区,因此是客家文化的源头。</p> <p>  1、广东    纯客家县市:梅州的梅县、梅江区、梅州、大埔、蕉岭、平远、兴宁、五华;河源全境(源城区、东源、龙川、连平、和平、紫金);惠州的惠城区、惠阳、惠东;汕尾的陆河;韶关的新丰、仁化等。    非纯客家县市:深圳、东莞、南雄、丰顺、揭西、普宁、饶平、陆丰、海丰、阳山、连州、增城、花都、从化、英德、中山、台山、鹤山、高州、信宜、阳春等。  2、福建   纯客家县市有:长汀、宁化、清流、明溪、连城、武平、永定。   非纯客家县市有:建宁、泰宁、光泽、邵武、顺昌、沙县、永安、南靖、平和等。 江西   纯客家县市:赣县、南康、大余、崇义、宁都、于都、兴国、瑞金、会昌、石城、遂川等。   非纯客家县市:信丰、广昌、永丰、吉安、泰和、万安、井冈山、永新、宜丰、靖安、武宁、鹜源等。 广西  合浦、防城、钦州、陆川、灵山、玉林、横县、北流、容县、武鸣、贵港、藤县、桂平、平南、马山、梧州、来宾、象州、全秀、柳州、柳江、昭平、蒙山、宜山、贺州、钟山、阳朔、罗城、融安、三江、凤山等。 5、重庆市 巴县、重庆、合江、合川。 6、四川 通江、达县、巴中、泸州、内江、富顺、隆昌、威远、成都、新津、双流、温江、金堂、广汉、彭县、西昌、等。 贵州 遵义、榕江。 8、湖南 平江、浏阳、茶陵、安仁、常宁、永兴、江永、江华等。 9、海南 定安、琼海、文昌、万宁、三亚等。 10、香港 主要分布在新界大埔、元朗、上水等乡镇。 台湾 主要分布在桃园县、新竹县、屏东县、高雄县、台东县等县。 海外   在海外,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环印度洋的印度联邦、非洲、南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等)、美洲地区等。  </p> <p>三、客家风俗    客家大都是唐宋时期中原地区移民来的。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同时将其风俗也吸收、融合于自己的风俗之中,又在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的交往中,吸收、融合了他们的良风美俗,加上客家人口众多,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所以,客家风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客家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汉族文化历史悠久,风俗源远流长,已有上下5000年连绵不绝的历史。这一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无法比拟的历史优势,使得汉族的风俗,无论哪一种、哪一类,都格外丰富而迷人。    客家风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是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客家人后裔,都无一例外。 </p> <p>1. 客家武术的形成 客家先民在西晋永嘉(317年)从中原第一次南迁开始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上较大规模的南迁主要集中在唐、宋年代。因战乱、灾荒等原因辗转南迁的客家先民,为了保护家族及其成员,他们崇文重武,耕读传家,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客家先民常以习武求自保。客家地区地域都是属于自然环境比较恶劣的山区,群山连绵,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兵匪山寇,时有横行聚啸,烽烟不绝。客家先民的生存还面临着与当地土著居民竞争生存资源的压力,同时受山林野兽的威胁,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恶劣,以及客家不同姓氏为了争夺生存空间,如山林、水源等,经常发生械斗。特别是一些小姓弱房如果单纯依靠群体的力量,根本无法与巨姓大族相抗衡。在这种情况下,某一个或某一小群人的高超武术往往成为一个姓氏、一个房派的重要支柱。像朱家教、钟家教、李家教、岳家教、刁家教等都是以姓氏来命名的。其次是客家人经过历代长期艰苦奋斗使民族性格得到考验和磨炼,使客家人自始至终带有一种浩然正气的民族节操,他们崇尚忠义,反抗压迫,具有强烈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以及宗族观念,这是由于客家民系是在迁徙流移中形成。客家先民饱受战乱和压迫带来的痛苦,因此客家人对家园的安定,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崛起有着强烈的渴望。翻开数百年之中国历史,没有一次政治变动是与客家人无关的。在清朝统治时期由于满清贵族为维持自己的统治地位一度限制练武。当时存在许多反清复明组织,人民群众习武练功以图推翻满清统治之风反而使各种流派的武术更加纷呈于世。像“朱家拳”,相传太平天国失败后,由反清志士所传授,取名朱家拳,寓有怀念朱洪武之意。 2. 客家文化与客家武术      在上下一千多年的迁徙历史中,客家先民与迁徙途经地、定居地人民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吸收了各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在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特质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有许多种解释,大多数人认为客家文化是以汉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融合了畲、瑶等土著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客家人既继承了中原古文化的精华,又在新的环境里创造丰富了它,从而使它嬗变成了一种内有自己特色的新文化——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客家人在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客家人自身中,在客家人求生存、争发展奋斗过程中,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被客家人认同和接受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客家武术是指在客家地区流传、流行的民间传统武术。客家武术是客家先民的遗产和智慧结晶,是客家先民经过长期的劳动斗争以及与当地其他少数民族武术文化交融而不断发展的成果,是客家民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文化生活的一种特殊反映。作为一种长期发展而逐渐完善的文化活动,在成长过程中受客家文化渊源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武术文化内涵和特点。  3. 客家武术的传播特征     客家武术作为客家文化的一部分, 由于其文化本身存在的特性, 它的传播具有客家文化所固有的方式和特征。但又由于传统武术始终处于“亚文化”状态, 因此,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客家武术文化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播特征。 (1).家庭传播在客家武术发展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宗法文化、宗法意识极为强烈的国度。以家族为主体的传统社会家庭, 不仅是一个生活共同体, 也是一个生产共同体。在农业社会中, 不仅农民, 手工业、商业也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经营的, 家庭成为所有成员的职业活动场所。全体家庭成员, 被经济利益关系、伦理道德关系以及法律关系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家庭不仅是一个血缘关系与利益关系的紧密纽带, 也表现出家族至上的家族主义。基于以上文化特征, 武术在其传播的过程中, 深深地被家族所辖制。 (2). 区域传播是客家武术传播的又一显著方式     客家武术是一种客家文化形态, 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地域因素的影响。朱家教流行于五华、梅县、紫金、汕头、兴宁等地; 李家教流传于潮汕及梅县地区、五华、兴宁、丰顺、平远和汕头地区各县; 刘凤山派的拳法, 流行于梅县、大埔、潮州、丰顺、澄海等地; 昆仑拳流传丰顺、揭阳、揭西; 钟家教流传于兴宁、永和、四望嶂、泥陂、坜陂等地; 刁家教流传于兴宁、梅县。客家人聪慧灵巧的智力与生理特征, 在客家武术的发展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人个子较矮, 下盘稳固, 而身法敏捷, 动作灵活”,适应其发挥自身之“长”的南派拳术体系。客家武术的这种区域传播也与客家武术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3) .口传身授、耳提面命式是客家武术的主要传播方式     武术作为一种民族文化遗产, 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社会的市井文化处于“ 亚文化”状态。客家武术也是如此, 其传播范围以生活在社会低层的社会成员为主。由于受到文化素养和保守意识的局限, 在其漫长的传播过程中, 口传身授、耳提面命式的传授和继承一直是最为主要的方式。由于武术传播有范围小、师承脉络鲜明、技术传播为主等特点, 一般采用面对面、手把手的传授方式。这种方式注重实践, 在实践中传授, 在实践中继承。传播者往往传授的是自己的现有技术和直接经验, 再加上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有关武术知识和信息。继承者直接从传授者那里接受教育, 从机械地“ 跟着练”发展到简单的模仿和熟练地掌握。学习过程沿用师傅带徒弟, 父传子的方式, 采用的就是口传身授、耳提面命的文化传承方式。在长期流传下的拳谱和要诀, 大多只能由活着的人携带, 只能随着继承人的存在而存在, 随着继承人的逝去而消失。由于这种传承方式与保守意识, 使其流派或拳种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这也是影响客家武术发扬光大的主要因素之一。 (4) .客家文化活动对客家武术的传播是有益的补充     自古以来, 客家地区民间就有习武之风, 许多村庄都有家族舞狮武术队。每年正月前后, 舞狮武术队便走家串户进行舞狮武术表演。待舞完了狮便开始进行武术表演, 表演的项目是: 先表演单人拳术和单人器械,器械有: 棍、叉、钩、双刀、长柄大刀、双钧、短戟、铁尺 等, 然后进行双人或三人拳术及器械对打表演, 随着锣鼓声的节奏加快, 对打也更加激烈, 这是最激动人心和最精彩的表演! 这些活动对客家武术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p> <p> </p><p>2客家山歌</p><p>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流行于广东东部的梅县、兴宁、五华、紫金,福建西部的上杭、宁化、清流、永定,江西南部的兴国、瑞金、永新等地,以及台湾北部的桃园、新竹、苗栗等地客家人聚居的地方。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称“客家山歌”。客家山歌的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歌词善用比兴,韵脚齐整。歌词句式为7字4句,每句为“2、2、3”的组合。词曲不固定,一般都是即兴编唱。可以一曲多词,反复演唱。 1. 简介 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梅州、河源、惠州、赣州、汀州、韶关、清远各县以及广州的白云太和、越秀洪桥街、增城、从化,深圳的盐田、龙岗、石岩、观澜,东莞凤岗、清溪、樟木头,中山的五桂山、南朗,汕尾陆河,揭阳揭西,潮州饶平,广西的贺州、博白、陆川,海南儋州南丰,湖南炎陵、浏阳和台湾的苗栗、新竹、桃园等地及国内外客家人聚居地。经过不断发展,客家山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2006年5月20日,梅州客家山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客家山歌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 各种歌词结构大致相同,每首四句,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 她曲调丰富,大致有号子山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 2. 社会背景和历史因素 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立一支。客家人由于所处环境的关系,终日作业于田野山岭之间,并且男女俱出,没有“男子事于外,女子事于内”的严格差别。客家人的性格,大都简朴耐劳,很少慵惰浮夸之态,保存着古代中原人的风气。这些都颇和客家山歌的产生有点关系。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其社会背景和历史源流。3. 类别 号子山歌 亦称山歌号子。多采用“?哟嗬哈”等衬词,只有一个长乐句,在高音区相邻两三个音之间进行,散板,节奏自由,用假声唱,声音高亢。 正板山歌 也叫四句板山歌。由4个乐句组成,结构工整对称,是客家山歌中流传最普遍的一种曲式。 四句八节山歌 歌词4句,八节是指8个乐句。是把1句歌词分作两个乐句来唱,词中夹以较多的衬词。其曲调是在正板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 快板山歌 也叫急板山歌。歌词无衬词,曲调无拖腔。它是用正板山歌的曲调,把节奏紧缩,将速度加快来演唱。 叠板山歌 亦称叠字山歌。歌词中插上较多的叠字叠句,有时多达数10字。其曲调的开头与结尾,基本上保留正板山歌的特点,中间则由于采用叠字叠句而扩充了曲调,演唱时近似数板。 五句板山歌 歌词为7字5句,曲调是正板山歌的扩充。 4. 艺术特色  ① 抒情叙事、浑然一体 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 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 歌中叙述了客家妹子勤劳能干,长途挑担一百二、三十斤,使男的为之吃惊心疼的同时,细致刻划了男青年对情人既关心又怕羞的复杂心情。 ② 感物即事、自然流畅 新做大屋四四方,做了上堂做下堂; 做了三间又三套,问妹爱廊唔爱廊(郎)。 山歌借客家人的住房的结构试探恋人的意思,寓意含蓄、贴切生动。听者仿佛看到一个憨厚的小伙子急于知道姑娘心意,便以物喻情,借“廊”与“郎”偕音双关的手法,巧妙委婉地试探他心爱的姑娘。 ③ 感情浓烈、想象丰富 新打戒指九连环,一个连环交九年; 九九还归八十一,还爱相交十九年。 客家山歌中万事万物都是有感情、有生命的,戒指本来是没有感情的饰物,但歌中的戒指成了爱情的见证,表现了男女同结百年之好的炽热恋情。 ④ 形象鲜明、意境清新 入山看见藤缠树,出山看见树缠藤; 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 以山上藤树相缠,死不分离的具体形象,比喻一对恋人对爱情忠贞不渝、生死相恋的高尚情怀和坚强意志。歌中不仅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形象画面,而且寓情于景、借景传情,形成了情景交融、清新优美的意境。 5.九腔十八调 一般认为客家山歌之“九腔十八调”为虚词,代表其腔、调众多,实际上的曲调远远不止十八种,可能是较无特色因而失传。另有一说认为九腔十八调系指客家三脚采茶戏之曲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