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队伍能力建设

惠风和畅

<p>在《石灰吟》中感悟年轻干部的“七种能力”</p><p>&nbsp;</p><p>&nbsp;</p><p>10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鼓舞和鞭策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年轻干部要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p><p>&nbsp;</p><p>年轻干部要涵养“千锤万凿出深山”的蓄势待发,耐得住寂寞。任何一个干部遇事处变不惊的背后,都有一个厚积薄发、积少成多的积蓄过程。年轻干部当如磐石,在受命于组织、被委以重任前应当将个人得失与国家利益联结在一起,树牢“国荣我荣,国耻我耻”的家国情怀,努力提高个人修养。“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是共产党员的根本。无论做人还是干事,无论为政还是守廉,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才能稳得住心神。</p><p>&nbsp;</p><p>年轻干部要葆有“烈火焚烧若等闲”的处变不惊,经得起考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年轻干部正如石灰石开采一般经历烈火焚烧依然处变不惊,经得起各种淬炼和考验,才能不断成长。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要信念如磐、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经得住磨难。要磨练定力,对认准的事、定下的目标,要咬定青山不放松,逢山开路、遇河驾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气魄,持之以恒真抓实干。</p><p>&nbsp;</p><p>年轻干部要笃定“粉身碎骨浑不怕”的坚定信念,受得了锤炼。党员干部作为先锋,是铸就正义与邪恶的一堵高墙,面对邪恶,要有敢于拒绝的勇气。要在心中树立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和坚定理想。要擦亮眼睛,经住考验,保持定力,不心浮气躁,不随波逐流。要有即便是粉身碎骨也要追求心中的大义和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在各种大是大非面前要始终头脑清醒,维护党和国家利益。面对压力,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在实干中磨淬优良品质,交上人民满意的答卷。</p><p>&nbsp;</p><p>年轻干部要恪守“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政治品格,守得住清廉。“清风凉自林谷出,廉洁源从自律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年轻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既要修人品,又要树官德,大型廉洁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爆出一些落马官员早期经历过“贫苦的童年”,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度过了“奋斗的青年”,取得了些许成绩后进入了“上升的中年”,在本可以功成名就、衣锦还乡之际却落得个“悲惨的晚年”。只有在心中树立人民公仆的理念,才能每日三省,是否违背初心,是否有愧于人民,是否对得起自己。(西藏自治区江孜县委组织部 毛金艳)</p> <p>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nbsp;书写干事创业新辉煌</p><p>(文/王&nbsp;虎)</p><p>&nbsp;</p><p>&nbsp;</p><p>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时代干部也要有新气象。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意见》和中组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9条具体措施《通知》,及时出台配套制度措施,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各级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练就了一批有着“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勇挑为民重担的新时代干部,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p><p>&nbsp;</p><p>要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硬脊梁。“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要补足精神之钙,挺起干事创业的硬脊梁。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筑牢思想防线。多一些勤学,少一些懈怠;多一些务实,少一些浮夸,才能使内心充实,工作起来才会有底气、有骨气,从容应对各种难题。党员干部要有攻坚克难、披坚执锐、推动发展的勇气与决心。在面对各种困难和歪风邪气面前绝不低头,敢于斗争,坚守作为党员干部的红线、高压线;面对错综复杂的工作局面,不推卸责任,也不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惰政思想,要敢于拍板,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坚持原则和底线。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起干净、担当的“硬脊梁”。</p><p>&nbsp;</p><p>要有“风雨一肩挑”的铁肩膀。“民生就是最大的政治”,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牢固树立“为民、利民、便民”的政绩观;要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枝叶情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党员干部要将远大的理想抱负,融入到普通群众的柴米油盐日常生活中;融入到为民排忧解难的日常琐碎之中,脚下沾满泥,心中的真情才能够更沉淀;要有“铁肩担道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员干部的责任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在工作中要有干劲和闯劲,不要仅仅满足于做领导和上级交派工作任务的“二传手”,要尽职履责,积极思考从工作之中提取经验,总结规律做到举一反三。</p><p>&nbsp;</p><p>要有“打铁还须自身硬”的真本事。“没那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干部干事创业光有信心和决心还是不够的,还要有能干事、干成事的“真本事”。随着社会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专业型干部往往更能成事。要有干一行爱一行的专业精神。“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勤奋永远是通往成功路上的不二法宝,党员干部要做到“三勤”,手勤、眼勤、脑勤。实践出真知,工作中要多动手实践,多看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要有成为“行家里手”的专业知识,对于业务工作要有专业思维和专业方法,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能够驾轻就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麻烦;要有“知行合一”的专业素质,要善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归纳找到规律,既能走近群众、深入调研又能够心无旁骛,专心做研究。</p> <p>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蒋代跃</p><p>&nbsp;</p><p>习主席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解决我国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年轻干部重任在肩,尤须对标对表习主席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修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门“必修课”。</p><p>&nbsp;</p><p>扭住政治能力“牛鼻子”,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在干部干好工作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有了过硬政治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就能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就会具有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为此,就要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注重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善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剖析和解决问题,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发现本质规律、认清长远趋势,“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始终对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怀有敬畏之心,遇事先想政治要求,干事常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把讲政治落实到每一个工作细节中。</p><p>&nbsp;</p><p>磨练干事成事真本领,勇当攻坚克难的“前行者”“排头兵”。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人才总是在经风雨见世面中成长。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艰巨繁重的任务,畏难逃避绝非出路,敢字当头、干字在前才是正途。年轻干部唯有真刀真枪锤炼能力,不畏荆棘坎坷,不惧激流险滩,主动到偏远地区、艰苦环境中砥砺才干,在问题多、矛盾大、任务重的吃劲岗位上加强历练,干事创业磨砺“铁肩膀”,攻坚克难敢啃“硬骨头”,将自己锻造成“劲草”和“真金”,才能在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中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书写人生新篇章。</p><p>珍惜人生“拔节孕穗期”,扎根基层实践的“大课堂”“练兵场”。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欲高飞者先敛其翼。当下,有的年轻干部眼高手低、心浮气躁、求成心切,待不住、静不下、坐不稳,一心只想“再上层楼”,却不知风厚才能负大翼,水深方可载重舟,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急功近利必然自毁前程。基层的火热实践,是强筋健骨的“大熔炉”和“磨刀石”,更是检验成色的“大考场”和“试金石”。一方面,要坐热“冷板凳”,立足自身岗位,沉下心钻进去,用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以厚积待薄发,以沉潜换飞跃,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得失、补齐短板弱项。另一方面,脚步勤向一线迈,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多与基层官兵面对面、心连心,听真实声音,问急难愁盼,拿出真招、实招、硬招,办好事、办实事、办成事,用过硬作风和工作成效赢得口碑、赢得支持。</p><p>&nbsp;</p><p>嫩竹做不了扁担,软肩挑不起重担。年轻干部只有在风浪考验中努力担当作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提高工作能力,才能淬火成钢,把自己锻造成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p><p>&nbs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