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2020年10月19日下午,我在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有幸聆听了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科研员王天蓉专家的讲座。</p> <p> 王老师讲授的课题是《问题化学习的研究之路》。</p> <p> 王老师说:很多人问我,问题化学习是不是把知识转化为问题来学习?可是,知识是怎么来的呢?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1978)论及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时曾说过:“我们可以将每一个陈述都当作是对某个问题的反应或回答,而要理解这个陈述,唯一的办法就是抓住这个陈述所要回答的那个问题。”</p> <p> 首先,王老师举了如今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儿子毛毛小时候对问题化学习的理解。毛毛说 :上课就是老师提问,我们回答问题,我们回答不出,老师就自问自答。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问题?老师的问题是从哪里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学好这门学科有什么意义?</p> <p> 王老师从以下六点进行了全新、详实、精辟的讲解。一、什么叫问题化学习?</p> <p> <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传播学家拉斯韦尔(D. Lasswell)给传播和交流过程下了一个著名的定义:“谁向谁通过什么途径说什么并产生什么效果。?”这一定义实际上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五个基本问题。1、谁说?2、说什么?3、对谁说?4、通过什么途径说?5、产生什么效果?显然这五个问题构成了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问题系统。这个案例我想说明的是,在问题化学习的视域中,我们关注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系列问题!</span></p> <p> 二、为何不是问题化教学而是问题化学习?王老师通过课堂成长的三个阶段,来给我们解释为什么我们不是问题化教学,而是强调问题化学习:以阅读为例,教学相长的课堂三阶段包括了教师引导阶段、学生初步尝试阶段、学生自主构建阶段。</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三、如何成为问题化学习者?要习惯于不断地自我追问和课堂本质上交往与对话。问题化学习就是之间的基于问题不断发现与解决的对话。过程。</p><p><br></p>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四、学习者如何面向未来?王老师说,学习者要敢于提出自己的问题,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学会如何判断谁是核心问题,能够提出一连串问题。向内的学习是个体对精神世界的自我觉醒。在终极意义上问题化学习指向自我教育。真正的学习从发现问题开始,是人面对未知的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与学习的热忱,觉知洞察力与问题。</p> <p> 五、研究如何面向未来?王老师从坚持以研究“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从研究课堂形态到“育人环境的总体架构”,从研究学科教学走向“学校学程重构”,从研究教师行为改变走向“教师自我教育”四个方面进行讲解。</p><p><br></p><p><br></p> <p> 六、结尾,演示黄金分割的案例。首先,王老师解答什么是黄金分割? 什么是黄金分割点? 什么是黄金分割数? 什么是比例中项? 什么是黄金矩形?……怎样进行黄金分割? </p> <p> 王老师还联系实际举了大量例子讲解,这样一个问题化学习者,他不断延展的问题把学习带进了无限可能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今天,他需要怎样的“课堂结构、课程结构、学校结构”来支持他无边界的学习。而我们又应该以怎样全新的视角,更大的空间,动摇学科的边界、班级的边界、教室的边界与组织的结构,从而释放孩子们的潜能,激发教师们的创造,建设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学校?</p> <p> 王天蓉老师的讲座在观看一段视频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很荣幸在红河州18位学员的一致推选下,我穿着民族服装上台代表219位学员作感悟发言。</p> <p> 首先,我向王天蓉老师、师资培训中心的老师们和学员们问好。然后,用激动的语气分享自己听完讲座后的感悟。</p> <p> 最后表达我的肺腑之言:我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离开云南,第一次来上海,最关键的是第一次听这么精彩的讲座!</p> <p>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王老师真的太伟大了!她的孩子毛毛已培养成材,爱人也一起做问题化学习的研究,一研究就是17年!而且已有了成就,试问有多少老师能做到?</p> <p> 所以我的最后一句感悟是:“同仁们,追什么星?王天蓉专家就是我们的偶像!我们的明星!”</p> <p>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许我进步得很慢,但像王老师一样有所成就是我终身奋斗的目标。(图文:普美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