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小学六年二班秋季“游清湖大坝,寻家乡文化”徒步研学活动。

茗淡

<p>在这金秋送爽,天高云淡的季节里,10月20日,清河区第二小学首届学生徒步研学活动启动仪式在第二小学的操场上举行。本次研学活动旨在通过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亲近自然,拓展视野,了解家乡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磨砺教育、合作教育、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p> <p>康校长做动员讲话。介绍本次徒步研学的目的地、目的和意义,鼓励同学们不怕困难、战胜自我、勇往直前,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体魄和意志品格,通过研学,了解家乡文化,增进热爱家乡的情感。</p> <p>我们班的李永鸥同学代表参加本次活动的学生郑重承诺:一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此次研学活动中去,用努力和汗水圆满的完成挑战,在不平凡的体验中磨砺意志,感受家乡之美。</p> <p>孩子们认真的听“游清湖大坝,寻家乡文化”秋季徒步研学活动的启动会的流程。</p> <p>孩子们认真听校外辅导员曾浩老师的介绍:让我们知道了清河区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p> <p>孩子们边听边记录:从那些历史、文化、文物、文献、遗迹、遗址、民间藏品所呈现的文化符号可知,特殊的、独有的历史文化现象,已经无可替代的成为我们清河这座年轻城市的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文化品牌,尤其成立于尚阳堡的“冰天诗社”和受其诗风影响传承下来的大量诗文为主要文化元素。</p> <p>在曾浩老师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了:有很高文化修养的朝廷命官、举人秀才、文人墨客、因为触犯尚未成文的法律制度,皇帝舍不得赐死于他们,从将他们“恩施”“免死”,以仅次于死刑的“流刑”定罪“戍疆执边”,出关入塞充军戍边,流放到尚阳堡。</p> <p>尚阳堡流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群体,在残酷的政治制度下,在陌生而又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在故梦难圆、赦免无望的情况下顽强地生活着。在精神生活层面,主要是面对山水田园的吟诗颂词,寄托对曾经宫闱生活的追忆、对当下遗戍命运的感叹、对未来生活的希翼。这就是“尚阳堡流人文化”。</p> <p>孩子们登上清湖大坝,了解了清河水库的由来,进一步加深了热爱家乡的热情。</p> <p>家长和我们一起参与此次活动。</p> <p>从辅导员曾浩老师那,我们还知道了:在生产、生活、文化活动中,逐步实现了土著文化与外来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水乳交融,并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在推动尚阳堡地区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p> <p>从曾浩老师那我们还知道了:尚阳堡流人文化的内容,已经逐渐地从单一的吟诗作赋拓展到包括书法、绘画、治印、刻铭、创办民间文化团体等更大的文学艺术领域、设塾讲学的教育领域,寻医问药的医学领域,治史修志、著书立说、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野史典籍等,它填补了东北流人文化的部分空白。</p> <p>在我们清河小镇,除了《郎娘娘传说》,还有《尚阳堡民间传说》、《九磴山传说》等。让孩子们了解家乡历史文化主题风采活动蓬勃发展。</p> <p>在金秋十月,美丽的清河,我们的家乡,寻最美的文化,在小学的最后一年,二小给了我们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更激发了我们热爱祖国,感恩家乡的情感。我们会更加努力学习,让家乡的文化在清河人的心中开出绚丽的花。</p>

文化

家乡

研学

尚阳堡

活动

清河

我们

学生

徒步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