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今日最新消息,<b style="color: rgb(2, 30, 170);">法国本地人十分愤怒。</b></p><p><br></p><p>法国本来最应该做什么?呆在家里,注意隔离。因为,近期法国疫情十分严重,单日新增竟然一度突破三万例大关,就连法国第一夫人都自我隔离了。</p><p><br></p><p>但昨天,成千上万的法国人自发走上了街头,抗议一起令人发指的极端案件:<b style="color: rgb(122, 68, 66);">一位中学历史老师因为在课堂展示了一张漫画,被极端分子当街斩首。</b></p><p><br></p><p>法国内政部长紧急回国,法国总统马克龙也连夜到访现场,法国全国各地都发生了抗议活动。</p><p><br></p><p>法国本土人很生气。按照法国媒体的说法,<b style="color: rgb(2, 30, 170);">马克龙要动真格了,他说:不会让极端分子安睡,准备彻底拆毁宗教极端分子在法国的系统。</b></p><p><br></p><p>法国总统府指出,总统马克龙主持的国防委员会18日决定,强化教学机构安全并开展迅速的“具体行动”,以打击极端主义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报道称,在这场法国总统和6位部长以及国家反恐检察官让-弗朗索瓦·里卡尔共同参与的会议上,法国国家元首“要求有关部门迅速转入行动,不给组织破坏共和国秩序的人任何喘息”。</p><p><br></p><p>报道还称,国防委员会预计为11月2日迎来开学的教学机构和周边环境强化安保措施,相关措施将在15天内颁布。内政部长和司法部长在会上提交了“一项将在本周实施的行动计划,涉及针对接近激进领域的散播仇恨、鼓励袭击的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行动”。一些组织机构将成为“适宜措施”的目标。</p><p><br></p><p>报道指出,法国总统还要求司法部、内政部和教育部深入思考一些可以让将于12月9日提交的打击极端主义法律草案“更丰富、更细致”的措施。</p><p><br></p><p>报道还指出,国防委员会还决定,立即采取行动打击社交网络上支持这次袭击的人。法国Pharos网上举报平台已辨识80条支持斩首教师举动的信息。</p><p><br></p><p><img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QgwUMC3RyHuzvBPicSecjZX4unZllHndTPsoic8hK2ZcMoicAqyNDK0y77DTPDBXBt1E59FNiaa8rzQUMjzibnuI9bg/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p><p><br></p><p>据披露,法国近期将驱逐231名外国公民,这些人被纳入预防恐怖性极端化的名单内,其中180人目前位于监狱内,剩下51人即将被逮捕。</p><p><br></p><p>也就是说,接下来,法国将是全国大逮捕。当然,更重要的是,可能还是预防极端分子潜入。</p><p><br></p><p>在巴黎,数千人聚集在巴黎共和国广场。他们挥舞着“反对思想极权主义”和“我是教师”的标语牌,纪念萨米埃尔·帕蒂。法国总理让·卡斯泰、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法兰西岛大区主席瓦莱丽·佩克雷斯以及“不屈服的法国”党党首让-吕克·梅朗雄现身集会。在共和国广场的雕像周围,一名男子弹奏着吉他演唱于格·奥弗雷的歌曲《<b>再见了教师先生</b>》,他周围的许多人跟着合唱。还有许多人演唱国歌《<b>马赛曲</b>》。</p><p><br></p><p>在里昂,法国最大的一个广场——贝勒库尔广场上,聚集了6000人,他们的上衣背后贴着“<b>我是教师</b>”的字样,有人手里拿着玫瑰,从贝勒库尔广场游行到泰雷欧广场。</p><p><br></p><p>此外,里尔、波尔多、马赛、尼斯、图卢兹等地都举行了集会。在尼斯就读法律专业的18岁大学生瓦伦丁·米莱说:“<b>如今所有人都面临危险,已经发生过针对一份报纸或者纯粹针对平民的袭击,就像在尼斯曾经发生的事情,这种情况现在得改变。</b>”</p><p><br></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img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QgwUMC3RyHuzvBPicSecjZX4unZllHndTBdeIS4PhOHnP9ePW3ocPvEicvW372h4eiaiaVw6aVib8TlCyFHKmHluX1Q/640?wx_fmt=pn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p><p><br></p><p>略有讽刺意味的是,斩首老师的凶手,竟然是一位来自俄罗斯的车臣难民。法国庇护了他,哪知道他最后在法国大开杀戒,而且他还只有18岁,在法国完成了由世俗向极端的最终转化。</p><p><br></p><p>法国这样做,真能成功吗?还是会激化更多的恐怖暴力?</p><p><br></p><p>谁也不知道。但可以预料,这既不是第一起,也肯定不是最后一起暴力事件。</p><p><br></p><p>法兰西共和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焦虑中。</p><p><br></p><p>由此引出今日的话题,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今日先就谈风暴眼中的法国,<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 30, 170);">问法兰西共和国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p><p><br></p><p><b>(本文共5012字,阅读大概需要十五分钟。)</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2, 68, 66);">一是讨论一下法国现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b></p><p><br></p><p><i>受害人是法兰西岛大区Conflans-Sainte-Honorine市的一所中学教师Samuel Patty,他在教授“道德与公民教育”课的过程中为了向学生解释法国允许“亵渎神灵”时,向学生们展示了《查理周刊》曾经刊登过了默罕默德讽刺漫画。事件被一名学生家长在网络上传播之后引起了法国部分穆斯林群体的不满,并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i></p><p><br></p><p>那么,一个法国的中学老师,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展示的也是法国《查理周刊》曾经刊登过了默罕默德讽刺漫画,为何会被斩首呢?</p><p><br></p><p><b style="color: rgb(2, 30, 170);">难道法国已经成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实施伊斯兰律法了吗?</b></p><p><br></p><p>事实上,法国在某种程度上还真是。</p><p><br></p><p><img src="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QgwUMC3RyHuzvBPicSecjZX4unZllHndT8Igz7EHQj7Dia1IicXKDpuzqyyNIWCuLhOuw8pILQGRSUkybIIQrdYFg/640?wx_fmt=jpeg&tp=wxpic&wxfrom=5&wx_lazy=1&wx_co=1"></p><p><i>在上周纪念受害教师的游行中,一幅标语格外显眼:“当我们不喜欢一幅画的时候,我们不会杀人,我们会画一幅更漂亮的。”这句话,出自一个6岁孩子之口。</i></p><p>我们原来印象中的法兰西共和国,那是一个多么风景如画、美丽浪漫的国度啊。但是可能你现在再去法国, 却会发现法国已经并且正在继续发生着巨变。</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2, 68, 66);">二是讨论一下法国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形成的?</b></p><p>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法国人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涉及到人口的年龄和家庭的构成、外籍人口、人口老化、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就业结构等。在欧洲中,法国人口数量处于中游水平。除了东欧部分国家,法国是欧洲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法国人口却少于欧洲的某些国家。从历史上看,法国人口演变主要有如下特征:</p><p><br></p><p><b style="color: rgb(2, 30, 170);">人口一直在增长,但增长速度十分缓慢,生育率偏低;</b></p><p><b style="color: rgb(2, 30, 170);">结婚率不高,但比较稳定;</b></p><p><b style="color: rgb(2, 30, 170);">移民人口众多。</b></p><p>这些特征极大地影响了法国人口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给法国人口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使200万法国人丧生。</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因此,法国引入了不少外来移民人口,他们的出生率普遍比传统法国人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法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巨变。</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目前,法国全国总人口6700万左右,而同样作为欧洲老牌强国的英国和德国,全国人口总数则分别为6650万以及8293万,三者人口相差不多。但是与另外两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如今的法国移民及其后代数量却遥遥领先,并且增长势头强劲,引发了外界的普遍担忧。根据统计,在如今的法国,具有移民血统的法国人数量竟然超过了总人口的1/3。同时法国的移民数量也异常庞大,超过了670万人。</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法国的移民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区域<b>:</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2, 30, 170);">一个是来自东欧国家;</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2, 30, 170);">第二是来自中东地区;</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 style="color: rgb(2, 30, 170);">第三是来自北非地区。</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来自北非地区的法国移民,主要是从原法国殖民地国家移民的,他们有语言优势,熟悉法国文化,融入法国相对比较容易。这一部分移民的数量在法国是最多的。而近些年还有一部分困扰法国的移民则是来自中东的移民,这些人和来自北非的移民不同,他们大多数属于难民,很多都没有法国国籍。随着移民人数的增加,法国国内的民族结构和组成也发生了较大变化。虽然外来移民为法国的经济增长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如今来看,法国面临着被鸠占鹊巢的风险。</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来看,任由其发展,那么,法国的未来很可能出现外来人口反客为主的现象。到那时,法国能称之为法国吗?我看够呛了。<b>法国的文明是以法兰西人这一主体民族来维系的,一旦法兰西人被排挤,成为弱势人群,那么,外来移民群体会将法国文明传承下去吗?恐怕答案是否定的。法国反而很可能成为一个穆斯林大国。</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2, 68, 66);">三是讨论一下法国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爆发的?</b></p><p><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一是移民数量多,生得多。近些年难民问题一直困扰着欧洲各国,德国、法国都首当其冲,而唯独英国及时断腕,脱离欧盟,避免了移民大潮涌向英国的局面。欧洲国家中,接受移民数量最多的就是法国。因为宗教信仰问题,这些移民还普遍愿意多生,同时法国政府是鼓励多生的,并给予很大的福利。根据统计,如今在法国的大城市中,尤其是法国首都巴黎,新生婴儿大部分都来自移民家庭,按照这个趋势,巴黎将再次沦陷。<b>量变会产生质变,只要移民数量达到法国总人口的一定比例,就会尾大不掉,成为法国今后的重大问题。</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 </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是法国本土人不给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国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没有动力,个人主义与活在当下的快乐追求成为年青一代法国人的普遍选择。在强调独立和享受的今天,法国年轻人普遍不愿意多生孩子。不生孩子,这几乎成为了所有发达国家都头疼的问题。所以,近些年法国人口看似增长,新生婴儿数量也节节攀高,但是,<b>法国本土居民的数量却并未增加,反而比例在不断的下降。法国国家足球队最明显,猛一看还以为是非洲雄狮喀麦隆队呢。</b></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三是外来人口普遍比较团结。随着法国越来越世俗化,法国土著人民的宗教意识日益淡漠,日渐丢掉了此前的凝聚力,社会松散,思想麻痹,尤其是在政治正确的影响下,对待移民唯唯诺诺、委曲求全。反观<b>移民群体,能生、愿生,几乎人人信教,当然他们信的一般不是法国本地的天主教。他们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同时又对内团结,对外排斥。目前,他们在很多地方已经逐渐接管了地方政权,牢牢地站稳了脚跟。</b>所以,如果不出现其他意外,那么,法国的明天恐怕是法国移民们的明天,法国本土土著民众还有明天吗?</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四是预测一下法国现在的主要问题未来将如何解决?</span><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 30, 170);">问法兰西共和国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p><p><br></p><p>这纯属学术研究,仅供参考。</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 30, 170);">一种是东风压倒西风,本地土著民众愤而反击,重新夺取话语权,一举逆转乾坤。</b></p><p><br></p><p><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 30, 170);">二是西风压倒东风,本地土著继续沉沦下去,听任外来人口夺取话语权,让法国彻底变色。</b></p><p><br></p><p><br></p><p><br></p><p>(法国的问题就讨论到这里吧。点到为止。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一篇大文章。我们一个一个国家娓娓道来。)</p><p><br></p><p><br></p><p>(本文完)</p><p><br></p><p>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诗句的背景。</p><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沁园春·长沙</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毛泽东)</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 30, 170);">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 30, 170);">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 30, 170);">漫江碧透,百舸争流。</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 30, 170);">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 30, 170);">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 30, 170);">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 30, 170);">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 30, 170);">书生意气,挥斥方遒。</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 30, 170);">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b></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 30, 170);">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b></p><p><br></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译文:</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82, 255); font-size: 15px;">在深秋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极目远眺,湘江之水缓缓向北方流去。</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82, 255); font-size: 15px;">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看万千山峰争先恐后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的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在水中争先恐后地奔走。</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82, 255); font-size: 15px;">在一望无际的广阔天空中,雄鹰展翅在矫健地飞翔,鱼儿则在清澈的水里轻快地游动着,万物都在秋日里争相过着自由自在的美好生活。</span></p><p><b style="color: rgb(0, 82, 255); font-size: 15px;">面对着无穷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不由得一齐涌上心头。)我不由得仰天对天发问:在这片广阔无垠的神奇的土地上,人类的盛衰兴废,到底由谁来决定、来主宰?</b></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0, 82, 255); font-size: 15px;">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们,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82, 255); font-size: 15px;">我们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令我魂牵梦萦。</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82, 255); font-size: 15px;">那时候,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情投意合。</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82, 255); font-size: 15px;">我们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字,把当年那些达官贵人视如粪土。</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0, 82, 255); font-size: 15px;">可曾还记得,我们在江水最深急的地方奋力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只?</span></p><p><br></p><h1><b>沁园春·长沙赏析</b></h1><p>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豪情壮志。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p><p>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作者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p><p>“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作者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b style="color: rgb(2, 30, 170);">“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作者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b></p><p>下半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p><p>“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作者和同学们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可以说,这首词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p><p>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改造中国、改造世界所焕发出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