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基地。教研活动可以共同研究、交流经验、集思广益、互相帮助对于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良好的教师集体、形成良好的教风等起着积极作用。语文教研组于10月20日下午,开展了一次精彩的示范课、听评课活动。</h3> <h3> 本次教研活动由孟红梅主任负责、樊静组长主持召开,语文教研组成员按时参加。本次示范课由蒿静老师讲授,课题:《精神的三间小屋》,作者:毕淑敏,授课地点:直播室,授课班级:九(20)班。</h3> <h3>每一位老师都准备充足、认真做好听课记录。</h3> <h3> 蒿静老师循循善诱,由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导入本课,“假如给你一间三室的屋子,你会怎么布置?”</h3> <h3>本课设置环节:<br>一: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理解文章内容。<br>二:智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辨析文章观点。<br>三:美读课文,通过比较分析,感受文章散文化的语言特点。<br>四:联系实际,思考自己的精神世界。</h3> <h3>学生积极回应,蒿静老师温柔点拨。</h3> <h3>蒿静老师授课完满结束,布置课下作业。</h3> <h3>参会老师们的当堂听课记录</h3> <h3>樊静老师主持会议第二项:评课议课。</h3> <h3>刘冬艳老师、任向华老师评课<br>肯定了蒿静老师的课堂表现,思路清晰、娓娓道来。</h3> <h3>朱晓青老师评课<br>提出疑惑,本课未突出议论文文体特点。</h3> <h3>王淑云老师评课<br>对九年级新课提出自己的课堂设计方法。</h3> <h3>孟主任评课:<br>1.学生如何悟到文章精神内涵?(成人能体会精神三间小屋的内涵,未成年人如何体会呢?教师如何引导?)<br>2.遇到新课,如何快速入手?<br> 四看:1.单元提示(学什么? 怎样学?)<br> 2. 阅读提示<br> 3.课后习题<br> 4.课时练(练习册)<br>3.本课是按议论文还是散文去教?<br>4.教学欣赏语言方式方法如何更灵活?学生能否体会到贵族化语言风格?<br>引导九年级老师讨论问题。</h3> <h3>樊静老师总结:<br> 《精神的三间小屋》运用以独特的视角以小屋作喻,论述精神空间的建造问题,这是文艺性议论文,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应该凸显这一文体特点:1.本文阐述了一个怎样的观点?(论点即议论文的灵魂,凸显出议论文文体的特点)2.作者运用怎样的语言形式传达这一观点的(凸显文艺性议论文的文艺性这一特点)。<br> 会议末尾老师们畅所欲言,谈谈对本课讲解的看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