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军入朝作战概述

鱼蝶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50年7月-1953年7月)</b></p><p><br></p> <p>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在中国人民取得国内革命战争胜利之后,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朝鲜并霸占我国领土台湾,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处境危急,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被迫进行的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p><p>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高举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旗帜,紧紧依靠中朝两国人民,以无比的勇敢精神和智慧,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16个国家的侵朝军队和南 朝鲜军队,歼敌109万人,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p><p> 历时两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从1950年10月19日至1951年6月10日。这一阶段,我军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形式,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是属于实施战略反攻性质的作战;第2阶段,从1951年6月中旬至1953年7月27日战争结束。这一阶段,主要作战形式是阵地战。第四十军自始至终坚持战斗在朝鲜,取得了辉煌的战绩。</p><p> 1950年10月19日,第四十军作为首批入朝参战部队秘密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25日,在温井地区之云山、两水洞,痛歼了疯狂冒进之敌伪一师一部和伪六师1个加强营,打胜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第一仗,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这一天——10月25日,被我国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随后,又将孤军深入楚山、向我边境开枪开炮之伪第六师第七团歼灭。与兄弟部队一起将敌从鸭绿江边一直赶到清川江南岸,取得了第1次战役的胜利;在第2次战役中,第四十军强渡清川江,与敌激战在清川江南岸,并与友军并肩勇猛追击,收复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首都——平壤;在第3次战役中,第四十军与友军并肩战斗7昼夜,突破了临津江防线,解放了汉城;在第4次战役中,第四十军由正面向横城之敌伪八师实施突击,一举割裂了伪八师之部署,在友军的配合下将其全歼。之后,于洪川江和“三八线”附近进行运动防御,迟滞和大量地消耗了敌人;在第5次战役第1阶段战斗中,第四十军突入敌纵深,直插加平,胜利地完成了战役割裂任务,为战役的胜利作出突出的贡献。之后,第四十军奉命休整,并担负海防和巩固后方的战备任务。</p><p> 1952年5月,第四十军再赴第一线,先后接替第六十四、第六十三军和第六十五军一部的防务,转入历时13个月零3天的阵地防御阶段。我遵照“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在群山峻岭之间构筑了工程浩大的“地下长城”,依托坑道工事,采取“零敲牛皮糖”的积极防御手段,积小胜为大胜,不仅粉碎了敌人多次大规模的进攻,使其不得越雷池一步,而且常以小部队主动出击,寻敌弱点,既整排整连地消灭敌人,又不断地蚕食敌人阵地,把敌我中间地带和敌之部分警戒阵地、突出的支撑点变成了我军前沿阵地,扩大阵地450万平方米。有效地配合了谈判斗争。</p><p> 1952年12月下旬,为防敌从我侧后实施大规模登陆,除第一二O师继续在第一线坚守防御外,军主力进至西海岸,与其它兄弟部队执行反空降、反登陆的备战任务。第四十军经4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挖掘坑道392条,计2.6万延长米,堑壕长2.1万延长米,各种掩体、掩蔽部1700余个,指挥所、观察所、包扎所、粮库、弹药库等700个。圆满完成了反空降、反登陆的备战任务。</p><p>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第四十军又一次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军政素质得到空前提高,战斗力得到极大增强。共参加较大战斗382次,歼敌4.3万余人,缴获了大量的武器装备。涌现出人民功臣11916名,其中荣获志愿军总部授予英雄称号的战斗英雄31名;涌现出立功单位96个,其中荣获志愿军总部授予英雄称号的单位6个,为第四十军的历史增添了新的荣誉。</p><p><br></p><p><br></p><p><br></p><p>文字整理:褚华</p><p>文章编辑:苗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