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朝鲜 (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而重发)

美友15833007

一 走近朝鲜 <br><br> 2012年6月, 我们自由行先去的丹东,出境的前一天晚上,去鸭绿江边散步,才发现一江之隔两重天。此岸灯火辉煌,喷泉绚丽多彩,人们歌舞升平;彼岸黯然无息,漆黑幽深,死一般寂静。据说,中朝友谊大桥修建时,中方要求起脊,他们说没钱,中方说要亮灯,他们依然说没钱,结果只好由中方替朝方悬挂变色彩灯,但那界限也很分明。丹东人还告诉我们,“脱北”的人,被中国政府遣送回去后,会株连九族,受到酷刑,折磨而死。<br><br> 看到毫无生机的对岸,再了解到那边政治的严酷,恐惧感竟油然而生,晚上回到宾馆,还真有些忐忑。<br><br> 第二天早晨九点左右,我们开始出关,和别的国家不同,他们要一一翻包的。在我的行李箱中,有一本《小说月报》,结果被拿走检查,不过还好,出发前又还给了我。后来我们坐上了中巴,一位表情很严肃的军人逐一检查护照,到我这儿时,他用生硬的中文说“眼镜”,开始我没搞懂,他又说了一遍,我才悟到应该摘下眼镜,因为护照上的我没带眼镜,呵呵,觉得很可笑,但没敢笑出来。<br><br> 五分钟,汽车就开到了朝鲜新义州火车站,在简陋的候车室,我们要等到下午两点,才能乘上去平壤的火车。午餐是盒饭,有炸鱼,酱牛肉,和泡菜。休息间隙,我到只供游客们消费的小商店里逛,有纪念品、烟酒,糖、辣酱等。那里的售货员都特漂亮,我买了平壤地图,明信片,朝鲜国旗徽章和麦芽糖。期间我也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即使是管制很严厉,也有空隙可钻。有一种人参香皂,就不公开卖,她们眼睛盯着收银台前的似乎是领导的人,看没人注意,就偷偷从柜台下拿出来,迅速塞给游客,每块15元人民币,我有幸买到一块,然后她们死活不敢卖了,于是,我的朋友们都没买到。顺便交代一下,那些外宾商店最喜欢要人民币,在朝鲜几天里都是这样。<br><br> 火车终于来了,车厢破旧不堪,贵宾车厢被挂在最后,这样,上车时使我们有了近距离接触百姓的机会。他们衣着破旧,颜色单一,都是涤纶类的料子,大热天看着特埋汰;穿制服、军服的人很多,还佩带军衔,也有荷枪实弹的;百姓都是用包袱包裹物品,包皮儿肮脏,手拎,肩扛,头顶,乱哄哄一片。看见我们,眼光特异,新奇。<br><br> 车子开动了,朝鲜青年国际旅行社的导游上来了,小姑娘非常漂亮,穿着挺时尚。她告诉我们,一百多公里的路程要跑五个多小时,甚至更长,因为有时会断电,还有就是途中不许拍照。当火车往前行驶时,我还真不明白为什么不准拍照,其实,沿途田园风光秀美极了,整齐划一的水田,嫩绿的小草,起脊的灰白色瓦顶的民房,远方的青山,苍绿逶迤……,这一切给人特清爽,恍如在画中的感觉。但和现代社会不搭的,就是看见几乎要报废的拖拉机,那还只见过一辆,还有老牛拉车,轱辘竟是木头的,偶尔见到一辆卡车,还是在国内许多年没见过的破车,农民也都弯着腰在水田里插秧,机械化程度如此差,这也许就是他们最忌讳的吧。<br><br> 火车继续在向前行驶,看来我们运气还不错,可以正点到达,原生态的景色,我们一点也不反感,在绿色的包围中,我们玩起了扑克牌……。 <div><br></div><div> 二.走进朝鲜 <br><br> 说是走进,但谁能真正的走“进”呢。短短的几天,又没有机会接触百姓,所以看到的都是表象,都是皮毛,皮毛下面包裹的是什么,剥开来看,那才是最质的东西,然而对我们而言,是无法探寻的了,因此,也许对我们来讲,是永远的“神秘”了。<br><br>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用在朝鲜很恰当,在那里的几天,我总是在头脑中浮现出“规矩”“方圆”诸如此类的词。<br><br> 从新义州到平壤又到开城,无论怎么搜寻,你也不会看到垃圾,也不会看到一点纸屑。人们走路几乎都默默而行,在地铁里听不到喧闹的声音;在田间地头或路上,常常看到排队而行的人们;即使在酒店的电梯中,碰到了穿制服的工作人员,也会发现他们都是一般正经的模样,没见到嬉戏打闹的。我感觉这个国家好像有一个无形的大网,束缚了人们的精神,因此生活的都很拘谨。<br><br> 究其原因,当然是伟大的领袖“教导”有方。到达平壤的第一个旅游项目就是去拜祭金氏父子的铜像,每人还花了20元人民币买鲜花,在铜像前一鞠躬,导游特地叮嘱拍照时,可不能把铜像拍的缺胳臂少腿的。我还看见,路过此地的市民,都要在铜像面前鞠上一躬,样子很虔诚,然后再去上班,也许这份虔诚会保佑他们工作顺利吧。对领袖的崇拜和当年中国的状况,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参观的过程中,只要提到领袖的名字,讲解员都会动情而泣。把领袖比作父亲,哪有儿女不崇敬之理呢。<br><br> 我们在万景台青少年宫看了一场少先队员精彩的表演,孩子们很活泼,但无论是唱歌还是舞蹈,都是慷慨激扬的。我们听不懂他们唱的什么,但那气势足以让我们理解他们统一朝鲜的坚定决心。每当背景出现领袖像的视频时,后边陪着我们观看节目的小朋友,就会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样的教育潜移默化,长大后一定都是铮铮铁汉,可以征服全世界,呵呵。<br><br> 美丽而安静的平壤,到处悬挂着领袖们的头像,国旗、劳动党的旗帜随处飘扬;人们胸前别着领袖的像章,看徽章上的头像,就可以分辨他们的身份地位,不是所有的人有资格佩戴领袖头像。普通百姓也佩戴各式徽章,由于不能近距离接触,所以我们不能看清楚其图案。我们接触过的导游、旅行社经理、讲解员,外宾商店的售货员等,都是上层阶级,猜测他们一定过着和普通老百姓迥然不同的生活。<br></div><div><br></div><div> 其实这个国家也不是封闭的很严,在丹东我们住的宾馆里,就看到四五个胸前别着领袖像徽章,穿着很讲究的朝鲜女人,她们准备回国,每人有三四个箱包,塞得鼓鼓的,还有几个装海鲜的泡沫白色盒子。在中国疯狂购物,带回朝鲜,那那里的人们看了怎么不会羡慕呢,所以拼死也要偷渡过来呀。<br><br> 外宾商店里卖有各种领袖的著作,电视机里永远播放着高昂的歌曲,我突然想起永远的样板戏,不禁哑然失笑,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特色呀。 (未完待续)<br></div><div><br></div><div> <br><br><br><br><br></div><div><br></div><div> <br><br><br></div><div><br></div><div> <br><br><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