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知识三

绛邑文苑

<p>三、词组 了解了词、词性以后,我们就有必要学习一下词组了。词组(短语)是指由两个以上的词语组合而成的语法单位。要区分词组的类型要注意掌握三点:1、词性;2、词与词之间所构成的关系;3、词的位置</p><p>1、主谓词组:名(代)+动(形) 两者之间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简言之,谓语能回答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的问题。如:大家帮助 (名+动);心情激动 花美丽 (名+形);他是教师 名+动词词组。</p><p>2、动宾词组:动+名(代) 两者之间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简言之,宾语能回答动词“谁”或“什么”的问题。如:打击他 (动+代);发现问题(动+名)。</p><p>3、并列词组 由两个以上相同词性的实词并列构成,可以用连词也可以不用,语素之间的关系不分主次,平等地联合在一起。如:美丽(和)大方 形+形;工人(和)农民 名+名;发现(和)培养 动+动;她(和)他 代+代。</p><p>4、偏正词组 (1)定语+名 (2)状语+动 中心词在后边,去掉前边的修饰词,词的基本含义不变。两词中间可用“的”“地”表示偏正关系。名词前用“的”;动词前用“地”。如:铁的纪律; 美妙的时光;崇高(的)理想;高兴地叫。</p><p>5、补充词组 动+补充成分 补充成分说明完善中心词,回答中心词“怎么样”,结构上常以“得”为标志。如:说得轻巧 “轻巧”补充“说得怎样”,下面各句同理。如:乐得跳;吓得哭。</p><p>6、介宾词组 介+名(代) 如:在家里 (介+方位名词);给谁(看) (介词+疑问代词);把他(抓住)(介+代)。</p><p>7、“的”字结构 这是一种省略中心词的短语,性质功能相当于名词短语,即在句中作名词用。词组以“的”结尾。如:开车的 (司机);候车的 (旅客);唱歌的 (演员);厂里边的(人或物)。</p><p>8、“所”字结构 所+名(动)在句中常作名词用。 如:所思;所想;所见。 记住了带规律性的东西,词组就不容易混淆不清了,当然要以大量的练习来 巩固。</p><p>分辨下面的词组类型:国家栋梁 (偏正);宣布开会(动宾); 心情激动(主谓);去得很急 (补充);跳了两次(补充);热烈欢迎(偏正);坐办公室的(的字结构);成绩和缺点(并列);轻一点(补充);在里面(介宾);和他们(介宾);所闻(所字结构)。</p><p>四、领字 1、什么是领字,应该怎样界定领字? 《中国对联大辞典》“领字”条云:“词曲和对联中,在句前有统领作用的字。对联领字是词曲领字的发展,其平仄要求一般不严。”陆伟廉先生在《对联经》中,为领字下了这样一个定义:“领字为添加于一组自对句前头,但其本身并不参加自对之词字或短语,其数目一般为1—3个,偶为4个。”“领字的作用, 在于引起其后的一些自对句的铺排。” 上述领字的定义指出:“在句前”,“自对句前头”。这一条很重要。领字的位置一定在句前而不是在句中,这是界定领字的一条标准。界定领字,还有一条标准,就是把领字去掉,其联文的主要内容不变。下面以昆明大观楼长联为例加以说明(下划线上为领字)。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滇,diān;帻,zé;骧,xiāng ;翥,zhù;)</p><p>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喜、看、何妨、趁、梳裹就、更、点缀些、莫辜负,下联:叹、想、费尽、尽、卷不及,便、都付与、只赢得,这些红色字体的字都是领字。 古迹重湖山,历数名贤,最难忘白傅留诗,苏公判牍; 胜缘结香火,来游福地,莫虚负荷花十里,桂子三秋。 ——杭州灵隐寺联·江庸 白傅留诗,苏公判牍可以自对;荷花十里,桂子三秋也可以自对。这里的“最难忘”“莫虚负”就是领字。 以上这些领字,包括多种词类,而且多为仄声,尤以去声为多,在字数上,可以是单字、双字、三字;在效果上,除了可以提掇全词,使全词在铺扬上更具耸动的效果,而且它还可以在同列式词句之中反覆增强,使词情达到高潮,更重要的,它可以冒起直叙,使词采音韵上均有生动的表现。</p><p>2、领字的作用 以上这些领字,包括多种词类,而且多为仄声,尤以去声为多,在字数上,可以是单字、双字、三字。领字具有统领作用,这是不言而喻的。此外,它还具有桥梁纽带,为联语增添情感,增加色彩的作用。如果把大观楼中的领字都去掉,可以清楚地看到其联语基本上都是四字句,整齐划一,较为单调,正是这些领字打破了联语的呆滞的局面,使联语参差不齐,有了流动感,那些喜、叹、看、想等领字为联语平添了许多情感,而梳裹就、卷不尽、点缀些、都付于、莫孤负、只赢得等领字又为联语增添了文采,领字不仅统领了它们的属句,同时把这些句子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才使这副长联成为名扬古今脍炙人口的名联。联中如果没了这些领字,大观楼长联便会风采顿失,情趣皆减。</p><p>五、衬字。 1、什么叫衬字?衬字本意是曲牌所规定的谱式之外另加的字。 将人的义海恩山,都做了远水遥岑。 似这等鲲鹏掩翅,都只为狼虎磨牙。 若得他一人定国,也不枉万代名留。</p><p>以上几例都是从元曲中选来的,每句的前三字就是衬字。</p><p>衬字可分三种情况,一是为了补足音节而衬,可归入音节助词。如:“允文允武”、“乃圣乃神”,“允、乃”是衬字。衬字不需解释其义,只用来补足二字而节成音步。第二种衬字即歌曲里面的“那个”、“呀呼嗨”之类,在拖腔中没有多少固定的文字,随声抑扬,取音近之字加上个口边表音。第三种是元曲里的衬字,曲有谱,谱之外增加的字是衬字。了解这种情况,对赏评联作是必要的。如杭州九溪山亭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曰归可缓,试同歌陌上花来。”“曰”字是衬字,无义,与其对应的字,可用衬字,也可不用衬字。 题明魏忠贤生祠联: 至圣至神,中乾坤而立极; 允文允武,并日月以常新。 此联用语极为平常,却极尽阿谀之能事,其在民间之所以流传甚广乃缘于其事有趣。据《坚瓠集)》载,明代大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逢迎者为其遍立生祠。天启年间一巡抚在其为魏所立之生祠上题此联。始魏不解何意,因有阁僚名黄立极者,便问何事说到黄阁老。左右言某御史只是“与爷作对”而已,同黄阁老无关。魏听了又生误会,勃然变色道“多大御史,敢与我作对!”随即下令拘捕。左右再三解释,才转怒为喜。联事描画出魏忠贤不学无术又滥使淫威的丑态,令人捧腹。联语中,“允”是衬字,不需解释其义,只用来补足二字而成音步。</p><p>2、衬字的作用 衬字的作用是补充正字语意的缺漏,使之内容更加完整充实,语言更加周密丰富或生动,或者使字句与音乐旋律更加贴合。衬字用得恰当,可使句法灵活多样,增强了曲文的口语化和形象化特点。</p><p>(六)对联中不计平仄的字 《联律通则》第九条 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p><p>1、副词 副词总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做状语,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如 “很、颇、极、十分、就、都、马上、立 刻、曾经、居然、重新、不断”等。副词通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如“就来、马上走、十分好、重新开始”,只有“很”“极”可以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做补语,如“高兴得很、喜欢极了”</p><p>2、介词 介词总是同其他的词组合在一起,构成介词短语,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如“把、从、向、朝、为、为了、往、于、比、被、在、对、以、通过、随着、作为”。</p><p>3、连词 连词可以连接词、短语、句子乃至段落。也就是说,词、词组或句子之间起连结作用的词,叫连词。 如“和、及、或者、或、又、既”。关联词语可以看成是连词,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p><p>4、助词 助词通常附着在其他词汇、词组,或是句子之上,起辅助作用,以突出句子的结构或者某种功能。助词若位于句子的前、中、后,通常表示某种语气是指一种独立性差、无实义的特殊虚词。助词可以分为三类。 1)结构助词,它们是“的、地、得、所、似的”, 放在句子中间的。 2)动态助词,它们是“着、了、过”。 (l)“着”表示动作,变化正在进行, 如:他在看着。 (2)“了”表示动作、变化已经完成。如: 他已经走了。(3)“过”表示动作、变化已经过去如:我去过。 他来过。 3)语气助词,如“啊、吗、呢、吧、呐、呀、了、么、哇”。</p><p>5、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叫做叹词。 如“喂、哟、嗨、哼、哦、哎呀”。叹词总是独立成句。</p><p>十一字对联标准格律</p><p>十一字联:</p><p>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p><p>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p><p>或者:</p><p>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p><p>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p><p>五六句式:</p><p>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p><p>平平平仄仄 平平平仄仄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