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戚城公园

一叶知秋

<p>  戚城又称孔悝城,春秋时期卫国的重要都城。戚城遗址位于今河南省濮阳市戚城公园内,戚城古城垣周长1520米,残高最高处8.3米,最厚处16.5米,戚城总面积16万平方米。戚城是豫北地区保留年代最久、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聚落城池。它地下依次叠压着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西周、春秋、汉等文化,该城始建于西周后期,以后历代多有增建。</p> <p>  《春秋左传》记载,自鲁文公元年(公元前626年)鲁国大夫公孙敖在戚城和晋侯会盟始到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周景王派单成公在戚城和晋国大夫韩宣子会盟的95年中各诸侯或大夫七次诸侯会盟,见证了公元前493年的郑晋“铁丘之战”,公元前480年卫国“父子争国”等重大历史事件。</p> <p>  戚城有人文初祖颛顼功德的玄宫,纪念夏代初年启在濮阳陶铸九鼎的铸鼎轩、纪念“中华第一龙”出土而建的龙宫,还有壁画、塑像、文物陈列来形象地展现古代濮阳的著名人物、重要事件和故事传说构筑出濮阳历史文化大观。</p> <p>  公元前629年,卫成公自楚丘迁都帝丘后,该城因位于古黄河的东岸,东有齐、鲁,西有秦、晋,南有曹、宋、郑、陈、吴、楚等,不仅是卫都帝丘北面的重要屏障,而且是诸侯争霸的战略要地。《荀子儒效》记载:“武王之诛纣也……朝食于戚……”说明商末周初时,“戚”已闻名遐迩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