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初师情(1959一2019)

知足常乐(王绍箕)

<p> 前 言</p><p> (程 德 球)</p><p><br></p><p> 正当中华儿女喜迎建国70周年之际,歙县初师59届同学走过了60个春秋。</p><p> 忆往昔,豆蒄年华;看今朝,银发古稀。但师生情,同学谊,仍历历在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无论是终生战斗在三尺讲台的我们,还是从政,经商,到农村,去工厂,进军营的同学,都为祖国做出了应有贡献。感恩祖国,感恩母校,感恩老师。</p><p> 为留下这段珍贵的记忆,在同学们的努力下,由绍箕同学精心制作《难忘的回忆一一歙县初师》美篇,终于和大家见面了。让我们衷心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幸福安康。</p> <p>歙县初师简介 歙县初师创办于1959年。59年秋季开学,招收了四个班新生。班主任分别是汪宏培(101)班、余益文(102)班、王怀义(103)班、许成善(104)班。 从𡽪州师范办的棠樾初师划来的初二两个班,班主任分别是程恩耀(201班)和潘华喜(202班)。这两个班是1958年入学,在棠樾的𡽪师农场就读。当时负责农场工作的是柯敦厚,转入县办初师后任命柯敦厚为县办初师临时负责人。新学期开学后,正式调入校长蒋松葆、教导主任吴观焰。任课老师分别是:汪宏培、汪裕民、潘华喜、井然、黄森、徐克信、洪德融、黄亚涵、程恩耀、王怀义、余夏声、方瑛、许成善、余益文、黄碧媛、江巨鑑、潘舍我、胡匡辉、汪礼鸿、许厚寅、黄和笙。万步华(图书管理员)、王卧生(文印)、汪锦元(秘书)、柯敦厚(会计)、徐大德(出纳)。歙县初师开办尚无校舍,暂借徽师校舍开学。1960年暑期,原𡽪师棠樾初师转入县初师的两个班学生结业分配工作。秋季,县初师初一四个班升初二后,便搬迁到棠樾村借民房上课。为适应教育发展需要,秋季分别招初一新生普师4个班、幼师1个班、外语(俄语)2个班。这些班学生分别借郑村卫校和民宅上课、住宿。后因国民经济调整,在61年寒假,大部分学生被动员回乡,小部分转入其它中学继续读书,教师相継调出。 1961年暑假,初师停办。学校改为歙县教师进修学校。初师二年级四个班的学生,大部分提前一年结业分配工作,留下一个班的学生在进修学校仍按初三课程学习。(班主任是许成善),来进修的教师另编一个班,(班主任是㓋德融)。校长蒋松葆、教导主任毕娟娟调出,调王贞晋任校长。原初师的教师许成善、洪德融、程恩耀、余益文、江巨鑑、黄和笙、潘华喜等留在进修学校,其他教师相继调出。 ,1962年暑假,进修学校停办。进修学校两个班选送一部分学生到𡽪师读中师,大部分分配了工作。 歙县初师只办了二年,进修学校只办了一年。办学短暂而曲折,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无论是从教、从政,还是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李斌整理)2020年10月28日</p> <p>初师毕业合影</p> <p>蒋松葆校长(初师)</p> <p>毕娟娟教导主任(初师)</p> <p>王贞晋校长(教师进修学校)</p> <p>程恩耀老师, 王怀义老师</p> <p>余益文老师, 井然老师</p> <p>许成善老师, 俞夏声老师。</p> <p>徐克信老师, 叶孝椿老师</p> <p>柯敦厚老师, 方知六厨师</p> <p>  师 德 吟</p><p> (汪永晖)</p><p>园丁有爱果林丰,</p><p>蜡烛无私火炬熊。</p><p>风范常怀严律已,</p><p>丹心耿耿映桃红。</p> <p>程德球, 李斌</p> <p>汪复杰, 王绍箕</p> <p>张录寿, 汪永晖</p> <p>冯家胜, 潘楷福</p> <p>黄荫棠, 吴柴根</p> <p>方雨生, 洪应生</p> <p>洪森庆, 叶锦祥</p> <p>余林村, 方文荣</p> <p>洪道叙, 程干展</p> <p>凌其才, 方银水</p> <p>叶大发, 张继法</p> <p>汪首表, 何士明</p> <p>胡文明, 江作霖</p> <p>方坤元, 胡武皋</p> <p>汪国成, 方增健</p> <p>庄智良, 章光俊</p> <p>程立淦, 龚东海</p> <p>方增威, 潘昭淼</p> <p>胡仰成, 方德松</p> <p>胡承俊, 胡王坤</p> <p>胡仰辉 胡尚础</p> <p>胡连新</p> <p>汪和气, 张来香</p> <p>方玉芳, 程素娥</p> <p>洪菊娣, 王瑞娟</p> <p>姜象蓉, 鲍惠英</p> <p>郑玲娥, 汪秀文</p> <p>黄玉时, 洪巧琴</p> <p>冯荣贞, 朱春莲</p> <p>章凎冰, 汪巧子</p> <p>方宝宝, 汪绿茵</p> <p>上图:初一教室,下图:初一宿舍</p> <p>三年初师常相忆</p> <p>同学情</p> <p>同学情</p> <p>同学情</p> <p>井然老师夫妇</p> <p>上图:许成善老师夫妇,下图:程恩耀老师夫妇</p> <p>上图:程德球夫妇,下图:李斌夫妇</p> <p>上图:王绍箕夫妇,下图:汪复杰夫妇</p> <p>上图:张来香夫妇,下图:金凤芳夫妇</p> <p>上图:洪巧琴夫妇,下图:洪道叙夫妇</p> <p>上图:汪和气夫妻,下图:方雨生夫妻</p> <p>上图:许采琴夫妇,下图:汪永晖夫妇</p> <p>上图:程干展夫妇,下图:胡尚础夫妇</p> <p>上图:方增威夫妇,下图:张继法夫妇</p> <p>方增威,他的书法、绘画很不错,誉称“黄山一枝竹”。这是他的书法、绘画遗作。</p> <p>上图:方德松夫妇,下图:叶立雄夫妇</p> <p>上图:叶锦祥夫妇, 下图:胡仰成夫妇</p> <p>上图:章淦冰夫妇,下图:凌其才夫妇</p> <p>  </p><p> 同 学 情</p><p> (汪永晖)</p><p>四十青葱八方聚, 同窗苦读几春秋。</p><p>书山携手齐驱虎 ,学海扬帆共泛舟。</p><p>锦上添花吾助力, 雪中送炭尔分忧。</p><p>互帮互爱求知路, 乐事悠悠一梦收。</p><p><br></p><p><br></p><p><br></p> <p>余益文老师</p> <p>许成善老师</p> <p>上图:王瑞娟,下图:荷花</p> <p>师生情</p> <p>师生情</p> <p>  思 念</p><p> (程干展)</p><p> 思念,</p><p> 将我们带回六十一年前,</p><p> 一群农家少年,</p><p> 象快乐的小鸟飞进,</p><p> 飞进歙县初师校园。</p><p> 担着行囊,揣着喜悦、希望与理想,</p><p> 第一次远离爸妈,欢聚一堂,</p><p> 沐浴在党的阳光下成长。</p><p> 曾记否:</p><p> 煤油灯旁围坐读书,作业忙,</p><p> 地铺上,头挨头,嬉、说、笑,</p><p> 农场地里种粮,种菜乐哈哈,</p><p> 饭桌上有红薯、玉米棒、还有糊糊,南瓜汤。</p><p> 三年短暂,</p><p> 往事幕幕,件件不忘。</p><p> 母校一初师,您是我们灵魂的殿堂。</p> <p>同学情。下图探望病中方雨生同学</p> <p>上图:牡丹,下图:探望病中方雨生同学</p> <p>同学情</p> <p>同学情</p> <p>同学情</p> <p>同学情</p> <p>汪首表, 庄智良</p> <p>姚荣生, 汪国成</p> <p>吴正通。昭君出塞</p> <p>上图:江作作霖笑指作品,下图:江作霖为患者治病</p> <p>上图:叶立雄父子,下图:朱春莲一家</p> <p>汪国成全家福</p> <p>程德球一一丰硕的成果</p>

初师

下图

夫妇

同学

老师

上图

进修学校

许成

歙县

程德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