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大师风采、悟教学真谛——记2020全国小学教学观摩研讨会

朱筱华

<p>  十月是金色的季节;十月是收获的季节;十月的南昌大师荟萃。儒雅、聪慧的吉春亚老师,诗意、洒脱的戴建荣老师,风趣、幽默的何洁老师……我有幸参加为期两天的和美大课堂2020全国小学教学观摩研讨会。领略大师风采,感受大师课堂的魅力,欣赏大师课堂教学的独到设计,聆听他们的教学思想。大师一堂堂生动的示范课,让我领略了语文深邃的思想,精彩的预设与生成、适当的点拨与启发,让在场的每一位听课老师无不称绝。他们一系列教学方法活动,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下面我就只位教师的课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p> 第一位名师:张学伟 <p>  他执教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课堂教学以“读”为经,以“练”为纬,聚焦语言,发展情智。张老师的课让我们明白:教师不只是“教书匠”,更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引导者;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教师不只是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是教育工作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只有“慧”教学,才会“活”课堂。</p> <p>  张老师的《上用语文课,做智慧之人》讲座中向我们讲述了如何紧抓课堂四十分钟,聚焦实践,追求质量,“轻负高质”地完成教学任务。</p><p> 张老师指出:1、语文课不要只教课文内容,它只是孩子们学习语言文字的载体,还要重思想教育,讲语文知识。2、语文教学的华丽转身,用听、说、读、写的手段解决,字、词、句、篇的问题。3、语文教学与语文学习为主体,以语文结构为核心,提高语文素养。</p><p> 还提出衡量一节好的语文课堂结构,十个字:一个点,一条线,层层推进。让我真正理解了高效课堂的真谛。</p><p> 在这条道路上,唯有坚持不懈地学习、实践、反思、改进,才能越走越“好”。</p> 第二位大师:罗才军 <p>  他老师执教《浪淘沙》,整堂课“言象,言语,言情,言志”四大环节展开教学 ,指导学生在朗读中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味,感受语言的魅力,想象雄伟壮阔的黄河之景,领略气势磅礴的诗歌意境,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志向。</p> <p>  罗老师的《向青草更青处漫溯》——语文学习的更高追求讲座。他一直认为,大多数孩子的语文学习都需要有策略的训练,多思考、多理解、多领悟!说白了,学好语文走心不走心很重要。那如何才能走心呢?罗老师的建议是:</p><p>● 习得学法策略,切准语文要素和文体特征;</p><p>● 训练高阶思维,切准思维综合与批判创新;</p><p>● 培养审美能力,切准文化内涵与情趣风味;</p><p>● 寻思人生况味,切准生命境界与普世价值。</p> 第三位大师:吉春亚 <p>  她在课上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欣赏名家的“批注”,从批注的位置,批注的角度,批注的内容,条理清晰、层次清楚地引导学生们学习运用“画句子、批词语、说体会。”的三步来学习“批注”。最后对比做法、尾批内含硬的孩子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课堂教学凸显“本真”特色,紧扣语文要素,教学效果扎扎实实落实到了学生身上。</p><p> 吉老师及时提炼学生语言中的精华,指导学生表达,训练学生思维,揭示课文内涵,真正落实了语文要素的训练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吉老师温柔、可亲,整堂课能真切地感受到学生丰富的生长,安静而有力。</p> <p> 她作了题为《把“要素”落到“实处”》 的精彩报告。吉老师首先从一个案例引出了备课“四看”:一看单元要素;二看单元要素与课后习题的关系;三看交流平台如何总结;四看习作与课文之间的关系。然后为大家梳理了语文教材一至六年级上册各单元的语文要素,并结合具体课例,从识字、阅读与习作教学三个领域,向大家说明了把语文要素落到实处的具体方法。</p> 第四位大师:魏星 <p>  他执的《读不完的大书》让我感慨颇深,他从题目到内容,到语言和写作的训练,目标达成顺其自然,丝毫没有半点拖沓!整堂课下来学生轻松活跃,畅所欲言,且收获满满!这让我不得不反思到自己的教学,每次上完课下来,老师很累,学生也很累,常常很迷茫!听完课后,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每堂课老师都要抓住一个语文要素去训练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有所得,而不能面面抓!</p> <p> 魏老师的《要素统领的单元教材解读与教学设计》讲座:</p><p> 1、将语文要素转化为“能迁移的知识”。2、找准每一课的具体教学落点。3、优化语文活动设计。4、统编教材对于文学老师的新期待。今后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文化修养。</p><p><br></p> 第五位大师:戴建荣 <p> 他执教的《三衢道中》一课颠覆了以往的古诗教学方法,他从读诗、解诗、悟诗、诵诗四个角度展开教学,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了解古代诗文的韵律,学习古诗吟诵,把一首短短的诗变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画,真正感受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戴老师不仅展示了一节精彩的古诗教学课,还让各位听课老师了解了古诗教学的“三个要义"--诵读,感受音韵之美;想象,领会意境之美;推敲,品味语言之美。</p> <p>  讲座《关于诗词教学公开课的几点建议》,戴老师与学生和老师们吟唱诗词互动,现场气氛热烈,他叙说古诗文教学要重诵读——感官感受、重音韵——情感感动、传承——精神超越。他还带着老师们吟唱了一首《敕勒川》,让老师们对古诗文讲解有了全新的认识。</p> 第六位大师:何捷 <p> 何捷老师执教的《麻雀》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指导学生要将一件事“写清楚”,他给出了三个妙招:1.所听:捕捉声响。2.眼见:描绘细节写。3.心想:追加联想写。</p> <p>他《从统编课例中看到学习的真相》讲座以《扁鹊治病》略读课文中教学以导读学,1、按部就班的学习:读文找词——简要复述——明白道理。</p><p>2、未来学习的方向:教学应该让学生获取知识,班级授课中更要注意整合共享知识知识需要精炼于对应在具体的任务应用中,顺应拓展。现在的学生应学知识,学技能,学做人。</p><p><br></p> 第七位大师:孙庆博 <p>  孙老师通过儿童化的语言,贴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以朗读为主线来讲授《圆明园的毁灭》,引导孩子从读中去感受文中的情感。孩子们在课堂上也十分享受朗读,汲取知识的这个过程,最后让学生站起来齐声读《少年中国说》。</p><p> </p> <p>  讲座《“儿童的语文”视阈下文本解读与智慧设计》重点探讨了儿童视角下小学语文文本解读策略,旨在提升小学语文文本教学质量。让我受益匪浅,他积极倡导用“减法思维”思考教学内容,要教学生最基本的语文核心素养,即阅读、思维、表达。</p> <p>  而学无止境,我们一直在学习的路上!“ 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是匠人之魂,让我们行走在教育的路上,且行且悟!</p><p> 两天学习的时光匆匆而逝,各位大师的教学理念,犹如一股春风吹进每位听课老师的心田,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时代确立了前进的新方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仅是教给孩子知识,而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去,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p><p><br></p>

语文

教学

老师

学生

大师

学习

要素

批注

知识

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