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甘南、川北,让我读懂你的美丽

阁色兰香

<p>甘南,川北的美是怎样一种美呢?也许美景总在远离尘世,远离喧嚣的地方。</p><p>雪山、冰川、大河、草原、湖泊和沼泽湿地构成甘南川北之美,呈现了人类文明不可复制的原生态特色。大自然像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把无与伦比的才情,毫不掩饰给了这片默默无闻的土地。</p><p>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走进甘南时惊呼:“我平生未见过如此绚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迭部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迭部这块土地让我震惊,广阔的森林就是一片植物学博物馆,绝对是一块处女地,它将成为热爱大自然的人们和所有观光者的胜地”。</p><p>洛克笔下的伊甸园就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扎尕那。</p> <p>20209.10日至19日10天时间,我们开始甘南川北之旅。扎尕那也是此行要去地方之一。</p><p>甘南和川北分属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都属于充满浓郁宗教气氛的高原藏区,都有着广袤无垠的草原和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p><p>没有去过甘南和川北,别说自己走遍藏区。</p> <p>首先来到甘肃省省会兰州。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为中国第六大省。</p><p>甘肃的地理形状恰似一柄吉祥的“如意”,呈西北_东西走向,横陈在中国中部偏北地区,省会兰州则正好处于中国版图的地理几何位置中心。</p> <p>兰州是黄河流域唯一一个黄河穿越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宛如一条飘落人间的飞天彩带,蜿蜒东去,流淌在河西走廊和中原沃土之间。</p> <p>黄河母亲河雕塑像,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p> <p>羊皮筏子是黄河最吸引人的一景。</p> <p class="ql-block">黄河第一桥_中山桥。著名的中山桥的钢铁身躯,使得兰州这座秀美的城市多了一些硬朗的气质。</p> <p>黄河两岸的夜景格外美丽。中山桥这一带到了晚上就变得如梦如幻。</p> <p>黄河沿线夜晚每隔一段会有一个集艺术氛围和民俗特色为一体的人文景观,构成了黄河风情线上丝绸之路文化和黄河母亲河文化的景观长廊。</p> <p>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麦积山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高142米,因其山形很像农家的麦垛而得名。</p> <p>据史书记载,石窟开建始于十六国后秦时期,至今有一千六百多年历史,经过历代开凿修葺,现保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各代洞窟200多个,泥塑像,石刻像7200余尊,1300余平方米壁画。大批精美的塑像多为隋代以前的作品。</p> <p>镌刻在石壁上的神圣</p> <p>这里千沟万壑,青松似海,云雾茫茫,层峦叠嶂。</p> <p>麦积山石窟的造像最大者高16米,最小者仅为10多厘米,开凿于20余米至80余米的绝壁悬崖之上。</p> <p>其中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称为“东方的维纳斯”。</p> <p>精美绝伦的壁画堪称石窟艺术的经典之作</p> <p>这些雕像让我们感知了古人所处的那个时代</p> <p>官鹅沟位于甘肃陇南宕昌县,是一条长约三十多公里的峡谷,峡谷两侧山势陡峭,山崖上有很多瀑布飞流直下,非常壮观。</p> <p>在海拔1760_4150米之间,群山错落。绿水环绕,古树参天,气象万千,婀娜多姿,雄伟处绝壁悬崖直入云霄,气势恢宏,蔚为壮观,处处都似山水画。</p> <p>官鹅沟内地质类型丰富,特征明显,被地质专家誉为最有观赏价值的地质公园。</p> <p>从地图上看,官鹅沟与九寨沟是岷山山脉南北直线距离不到100公里的两个自然风景区,都同处青藏高原与岷山的交错地带,两条沟都是以水著称,只是地处岷山山脉之南的九寨沟开发较早,名气大到如日中天,而地处岷山山脉以北的官鹅沟开发相对较晚。</p> <p>我喜欢这种仍保持纯净本色的地方</p> <p>铁尺梁位于甘肃省迭部县城东南30公里处的达拉沟。铁尺梁因如直立的铁尺而得名。达拉沟南北穿透岷山,一沟连通甘川,成为岷山山脉中的一条通川古道。</p> <p>铁尺梁海抜3500米,是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梁。</p> <p>前往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腊子口战役旧址,缅怀在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p> <p>1935年9月,红军长征到达甘南迭部,为走出岷山北上,红军一军团二师四团奉命攻打由国民党鲁大昌部重点把守的天险腊子口。9月16日,毛泽东在离腊子口10多公里的黑多村指挥战斗,林彪、聂荣臻、左权亲赴前沿阵地商定作战方案,经过红军5次猛烈攻击和15名敢死队员的浴血奋战,终于在17日凌晨6时突破了天险腊子口,打通了进军甘肃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p> <p>“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纪念碑宽2.5米,象征二万五千里长征,高9.16米,寓意1935年9月16日攻破天险腊子口。</p> <p>天险腊子口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p> <p>迭部的红色不是视觉的颜色,而是历史和精神的颜色。</p> <p>扎尕那位于甘肃省甘南州迭部县益哇乡,藏语意为“石匣子”,地形既像一座规模宏大的巨型石城,又似天然岩壁构筑,是整个甘南藏区风光最为优美的地方之一。</p> <p>扎尕那就是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笔下的伊甸园。作为第一个到甘南探险的外国人,洛克毫不怀疑天堂不在天上而在甘南……</p> <p>扎尕那聚集了迭部县甚至整个甘南之精华所在,这里四村一寺坐落城中,群峰拱立,翠柏环绕,有一种不经意的遗世独立之感。</p> <p>这里的藏式榻板木屋鳞次节比,层叠而上,经幡迎风飘扬,是传说中甘南“最后一座桃花源。”</p> <p>朴实的藏族村民</p> <p>“扎尕那山”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p> <p>第二天6点出发,去看扎尕那的早晨,没有日出,只有晨雾,整个藏寨都半隐半现在云雾缭绕中,好像仙境一般。</p> <p>若尔盖县隶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位于四川省北部系四川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而若尓盖花湖,就是若尔盖县热尔大坝草原上一个天然海子。</p> <p>若尔盖大草原花湖四周数百亩水草地就是高原湿地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p> <p>若尔盖花湖最为壮观的是极目远眺,水天一色。绿草野花令人心旷神怡,烟波浩荡令人肺腑尽涤,在这里体味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p> <p>据记载,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艰难历程,大部分在若尔盖境内。若尔盖湿地是红军三大主力唯一共同走过的草地。</p> <p>九曲黄河第一湾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唐克镇,此处是四川、青海、甘肃三省交界处。</p> <p>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迂回曲折,在四川若尔盖县唐克乡与白河汇合,黄河于此段流程中,为四川与甘肃之界河,河西为甘肃,河东为四川,黄河自甘肃一侧来,白河自黄河第一湾湾顶汇入,型如“S”型,形成壮美的九曲黄河第一大转弯,在四川边上轻轻抚了一下,又转身流回青海,她是黄河四川唯一一段。</p> <p>登高远眺,但见黄白二河争流,风姿绰约,似哈达,似玉带,似长龙,从天之尽头飘然而来。</p> <p>《中国国家地理》称:黄河九曲第一湾,人生不可不去的美丽风光之一。</p> <p>夕阳西下时,黄河在夕阳下泛着红色的粼光,自由舒展地蜿蜒而行,那种雄浑的气魄与从容的风度,也只有九曲黄河第一湾才能拥有。</p> <p>瓦切塔林位于四川省红原县瓦切乡。瓦切塔林藏语意为“大帐篷”,这里是纪念第十世班禅大师颂经祈福之地。</p> <p>瓦切塔林经幡面积之大也为藏区所少见。在经幡群旁边还有一片白塔和转经筒,常有藏胞在此转塔转经。</p> <p>经幡是藏区普遍存在的一种图腾,它是在布、麻织品上书写经文,然后将其插在山巅、路口、河边等地,其意义为用自然之力来诵经,以保平安吉祥。</p> <p>这里有108座佛塔和1000平方米经幡,隐藏着藏传佛教的文化密码。</p> <p>1982年和1986年十世班禅大师先后两次到瓦切为藏民摸顶祈福,瓦切民众为了表示感激和纪念,就在班禅摸顶的地方建了多座白塔以示纪念。</p> <p>红原大草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当年红军长征时曾经经过这片草原。</p> <p>为了纪念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这里以及对这片草原的开垦和建设,国务院将它命名为红原县。</p> <p>红原草原上的月亮湾</p> <p>各莫寺为四川省阿坝州藏族佛教三大格鲁派寺院之一,是黄教六大寺之拉卜楞寺的分寺之一。各莫寺以其宏大的寺庙建筑,大佛塔和神秘的藏秘修炼而著称。</p> <p>各莫寺法喜苑创“中国最大的连体佛殿建筑”和“中国最高的弥勒佛坐像”(室内)的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p> <p>各莫寺始建于1790年,迄今巳有200多年的历史,常驻僧人600余人。</p> <p>各莫寺的转经长廊内有36个大经筒,1500多个小经筒。寺院里如果转经筒越多就代表着寺院的规模越大,信徒的生活水平越富裕。</p> <p>莲宝叶则位于四川省阿坝县和青海久治县、班玛县之间。是藏族著名的神山,位据藏区十大神山的第八位,安多地区众神山之首。</p> <p>莲宝叶则的汉语意思为“尊严的玉石之峰”,民间通常称为石头城堡或石头山。</p> <p>更奇妙的是,大自然在塑造莲宝叶则阳刚之气的同时,又赐予它阴柔之感的湖泊,使其在磅礴大气之外,又多了温婉与柔美。</p> <p>在石头上刻画了佛教中的图案,满满的洋溢着“佛”的气息。</p> <p>莲宝叶则这天一直在下雨,雨中云雾缭绕,山顶看不清楚,但仍给人视觉冲击和内心震撼。</p> <p>阿万仓湿地公园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这里曾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草原湿地”第一名。</p> <p>阿万仓草原是一片流光溢彩的草原,也是一块百河争流,千溪汇集的宝地。由于这里草原植被良好,雨量充沛,地表水十分丰富,形成了黄河首曲最大的一块草原湿地,在黄河流经玛曲这块1万多平方公里的绿色土地时,平均补水量占黄河出玛曲境水量45%。玛曲草原因而成为黄河的一大“天然蓄水池”。</p> <p>郎木寺是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和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共同下辖的一个小镇,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江北是赛赤寺属于甘肃,江南是格尔底寺属于四川,均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p> <p>清澈见底的白龙江水,把小镇一分为二,白龙江也是甘肃四川的界河。</p> <p>赛赤寺的赛赤在藏语里是法台的意思(法台相当于寺庙的主持),由于创建者曾是拉萨甘丹寺的法台而得名。在藏传佛教格鲁派中,一般对担任甘丹寺主持者尊称为“甘丹赛赤”。</p> <p>爬到赛赤寺的高处,远望郎木寺乡和纳摩峡谷。</p> <p>郎木寺四周群山环绕,林木茂密,风景十分优美,有着“东方瑞士”的美誉。</p> <p>格尔底寺位于郎木寺镇的四川部分,寺内的五世格尔登活佛肉身殿是郎木寺景点中的精华。</p> <p>格尔底寺系四川阿坝地区格鲁派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寺庙之一,辖有18座分寺,现有僧人500人左右。格尔底寺十分静谧,那金碧辉煌的寺院建筑群,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烁着金色的光芒。</p> <p>米拉日巴佛阁位于甘肃安多藏区合作市,是藏传佛教噶举派(白教)在安多藏区的代表寺院。</p> <p>当地人称其为九层楼。属于藏传佛教白教建筑。米拉日巴佛阁在全藏区仅有两座,这座佛阁是安多地区佛教群众朝拜的圣地。</p> <p>楼高共九层,供奉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有以金刚为主的四密乘的众多佛像、菩萨、护法神等各类佛像1720尊。</p> <p>作为甘南最著名的地标建筑之一,集中反映了甘南深厚的历史底蕴,在这里还能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气息。</p> <p>拉卜楞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拉卜楞寺保留着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p> <p>拉不楞寺金碧辉煌的庙宇,背依风山,面对龙山,大夏河穿流而过,是所谓的“金盆养鱼”之地。寺院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于1710年,经历世嘉木样修建,现已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拉卜楞寺拥有经堂6座,佛殿84座,藏式楼31座,佛宫30院,经轮房500余间,僧舍1万余间,为藏传佛教黄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寺院外墙长约3.5公里,全部由转经筒组成,共2000余个,转遍所有转经筒需要一个多小时。寺内还藏有各类经卷6万余册,内容涉及哲学、密宗、医药、传记、工巧、数学等,在全世界也属藏书最多的藏传佛教寺院。</p> <p>拉卜楞寺是藏语“拉章”的变音,意思为活佛大师的府邸。</p> <p>拉卜楞寺的僧人在每日的清晨与傍晚,带着虔诚的祈祷或忏悔,环绕着世界最长的转经道,拨动一个又一个的经轮,直到走完整个3公里长的转经道。</p> <p>拉卜楞寺宗教体制的组成,以闻思、医药、时轮、吉金刚、上续部及下续部六大学院为主,在全藏蒙地区的寺院中建制最为健全。</p> <p>世界最长的转经长廊</p> <p>通往拉卜楞寺的路,是一条圣洁的路,因为在这条路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匍匐过善良的灵魂。</p> <p>刚好遇到甘南藏族地区一个家族的人到拉卜楞寺祈福,看这一大家子人幸福的表情,都让人羡慕。</p> <p>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黄河上游,甘肃省中部西南面。临夏市是甘肃省回民重要聚居地之一,素有“小麦加”之称。</p> <p>从唐朝至今,围绕着八座清真寺形成了八个教坊,十三条街巷,故称为“八坊十三巷”。它呈现出穆斯林的生活画卷,是临夏民族民俗文化名片,民族建筑艺术的“大观园”。</p> <p>甘肃兰州中川机场附近有一个马鞭草公园</p> <p>兰州新区专门打造的临港花海</p> <p>看见飞机飞在花丛中的感觉真好</p> <p><br></p><p><br></p><p>甘南和川北是我到过的地方中几个最难以忘怀的美景之一,像“养在深闺人未识”一样的珍贵和纯净,它没有商业气息,就是一个清新自然,安静圣洁的世外桃源。</p><p>如果你还没有去过甘南和川北,你的人生是有遗憾的。</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