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山壮乡,民大的种子生根发芽——西北民大70华诞广东校友会纪行

海元菲蕊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文‖阿海林 </span></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5px;">校友陈华航拍图</span></p> <p>  粤北,遥远的连山壮乡。</p><p> 太阳东升,云雾缭绕着的蒙峒村从黎明中醒来,眼前是连绵起伏的大山,满目青翠铺天盖地。西北民族大学广东校友会70周年校庆活动正在这里举行。</p><p> 广东是中国经济发展实力强劲的省份,生活在这里的一千多名西北民族大学的校友一直关注和牵挂着母校70周年庆典活动。按常规,民大的庆典活动应该安排在一线城市的广州或者深圳,可是广东校友会却把这个盼望已久的重大活动安排在了相对贫困的粤北连山,这是为何??</p><p> 原来这里有一段感人的故事,诉说着西北民大人与这片土地的不解之缘。</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红土地的召唤</span></p> <p>  10月17日下午,风尘仆仆赶去连山蒙峒村的30多位西北民族大学校友郑重的把100多棵桃树、李树种植在“西北民族大学广东校友会同心林”中。在同心林里,一位可爱的小女孩蹦蹦跳跳给小树苗系心愿牌,她是校友马志玉、何永红夫妇的女儿,如今他们是连山中学的教师,已经扎根在这片红土地多年了,他们说,民大是我们的根,同心林里埋下的是爱的种子。在现场校友们举着长幅红色标语,高呼“西北民族大学,桃李满天下”的口号合影留念。</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校友王仁曾视频制作</span></p> <p>  校友、广东财经大学藏族教授桂拉旦深情地说:“蒙美芹本来在金融行业工作,但她放弃了丰厚的待遇选择回乡创业,她来到蒙峒村已经两年多了,受苦了,今天校友们来看望她,是对她的最大鼓励!”</p><p> 桂拉旦和蒙美芹是西北民族大学校友,同时,桂拉旦又是蒙美芹的研究生导师,这机缘巧合,成就了蒙峒村的一段传奇故事。</p> <p>  蒙峒古村属于永梅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传说六百多年前,他们的始祖有一夜梦见大片的梅花开放,第二天就找到了这块风水宝地定居,如今永梅行政村管辖三个自然村。蒙美芹是土生土长的蒙峒村人,壮族,她是西北民大13届金融学专业校友。在一次校友会上巧遇桂拉旦教授,经过交流,她决心报考广东财经大学旅游专业研究生,并考取桂拉旦教授的专业,成为他的第一批研究生弟子。2018年12月,蒙美芹为毕业做准备,决定带头返乡创业,发展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她带领4位女党员、MBA研究生同学和本地5位村民共同成立连山蒙峒古村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这是连山县第一个由全民参与的公司。她们的创业故事——“五位女研究生和五位农民”的事迹在中宣部主办的《学习强国》平台及全省媒体广为流传,蒙美芹成为红极一时的明星人物。</p> <p>  2019年3月,蒙美芹请求导师桂拉旦教授,促成连山永梅村与广东财经大学岭南旅游研究院签订“校+村”党支部共建合作协议,桂拉旦毫不迟疑进行协调。广东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黄晓波亲临公司,挂牌“乡村振兴服务研究基地”,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成为连山第一个校村合作促乡村振兴发展的项目。</p><p> 4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省委书记李希一行莅临永梅村调研,并了解了农村合作社的种植项目,对蒙峒村的旅游业发展给于充分肯定。</p><p> 蒙美芹团队通过2年多时间的深耕细作,逐渐让在外的村民看到了希望,并且愿意加入创业团队。至2020年第二次开放入股时,有57位个人现金入股,充分表明了村民对公司未来发展的肯定。目前,她的团队从民宿到农产品,都采用了统一管理、统一商标、统一包装、统一LOGO,统一定价,为建立“蒙峒古村”品牌奠定了基础。</p><p> 2019年9月,蒙美芹牵头永梅村申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是连山县唯一一个入选的村。</p><p> 在第二天的西北民大广东校友会上,校友们给蒙峒村的旅游规划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大家一致认为,蒙美芹是新一代民大人的骄傲,她的创业故事将激励更多的民大学子奋勇前行!</p> <p>  蒙美芹说,桂拉旦教授把蒙峒村当成了自己的家,蒙峒村的旅游规划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通过他完成的,他是广东知名的旅游规划大师,蒙峒村的规划全部义务支持,分文不取。为了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不久前,蒙峒村党支部组织村民代表大会,授予恩师广东财经大学岭南旅游研究院桂拉旦教授“荣誉村民”称号。</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依依惜别校友情</span></p> <p>  连山地处粤北,这里距广州约有四个多小时的车程,许多广东省的校友由于时间的原因遗憾放弃庆祝会,也有校友不辞辛劳连夜赶来。校友会会长祁明德因为公事繁忙,到了晚上才自驾赶到,到了蒙峒村已经接近半夜零点了,还有一位深圳的小师妹,带着孩子,到半夜两点多才赶来,校友们既心疼又感动……</p><p> 王仁曾教授是广东校友会的“老大”,这老大不仅仅年龄,而在于他的头衔——著名经济学家、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人们每每闻言,肃然起敬。他也是广东校友会发起人之一,那么忙的一个人,校友会大大小小的聚会他基本参加,按照他的说法,家里人的聚会怎能不参加?王仁曾教授与西北民族大学有着三代人的渊源关系。外祖父曾于50年代初西果园时期的西北民族学院藏民问题讲习班学习,后来担任舟曲县副县长。父亲曾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西北民族学院接受四年畜牧兽医专业训练,毕业后回到家乡,成为当地第一代藏族技术干部。1980年,年仅16岁的王仁曾被录取到西北民族学院,开启了在西北新村1号的五年校园生活。这些记忆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遥远的年代,感叹西北民大不愧为“共和国民族大学的长子”,而以王仁曾教授为代表的优秀校友告诉我们——民大人从不服输!</p> <p>  在壮乡,精彩在于美食。</p><p> 中午是最经典的壮族特色美食,晚上是大碗长桌宴。蒙峒村的党支部书记蒙聪恕一直陪同我们,生怕怠慢了尊贵的客人。他是一位精明强干的好支书,从蒙峒村的历史到如今的发展之路,如数家珍,反应敏捷,思路宽广,如果说蒙美芹是他的智囊,他就是开路者。</p> <p>  晚餐时,我们遇见连山电视台台长和群艺馆馆长,这两位可不一般,她们是连山知名歌手,也是壮瑶族民歌传承人。她们多次过来祝酒献唱,优美灵动的好嗓子宛若百灵鸟的欢唱。专业歌手之后又是服饰华丽的村寨歌手新一轮祝酒,气氛一片火热。事后我们才得知,她们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董儒坚先生派过来祝酒的,校友们得知后感动不已。</p> <p>  聂惠丽是西北民大汉语系校友,她现在是连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她说,这几天有很多检查工作要做,闻言校友们到了蒙峒村就放下手头所有的工作赶过来了。我们颇感意外,在连山已经有多位校友在这片红土地上生根发芽,传承着西北民族大学的精神象征,从这个意义上讲,西北民大已经超越了西北,为全中国的少数民族地区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种子……</p> <p>  粤北的金秋,风吹稻花香。刚刚尝罢“蒙峒古村”牌的稻花鸡鸭,又来一盘芋头红薯玉米早餐,还有一串从山上采摘来的野葡萄辅佐味蕾。这里的青山绿水孕育出诸多特色绿色产品,譬如蒙美芹团队包装的山楂茶叶、黑米以及各类时令水果已经供不应求……在蒙峒村蜿蜒而来的潺潺溪流里,几个校友在掏宝,居然有人捡到了高品质黄蜡石。村支书蒙聪恕说,高品质的黄蜡石就是通常所说的黄龙玉,在蒙峒村随处可见,他本人就是黄龙玉的收藏者,下次带你们去挖掘。深不可测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校友向往下次的聚会。</p> <p>  在西北民族大学70华诞之际,蒙峒村之行留给我们的是家的温暖,民族之间的亲情,参会的校友们无不觉得这是一次具有教育意义的纪行。</p><p> 带着依依惜别的深情,我们踏上了回程的路途,心中的那一片绿色依旧在心头荡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