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深秋的邀约6:虎山长城与“一步跨”

fanmouyoudao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雄伟的虎山长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跨不过去的“一步跨”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虎山,两个并排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立的虎耳,亦称虎耳山,至清代演化为虎山。虎山于鸭绿江边异峰突起,险峻挺拔。沿长城拾级而上到达峰顶,可一览两国风光。</p><p class="ql-block"> 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1469年),当时的主要作用是为防御建州女真人的侵扰。虎山长城是明朝万里长城东端起点(专家考证结论:不是山海关)。早在《明史·兵志》中就曾有记载:“终明之世,边防慎重,东起鸭绿,西至嘉峪”。这里已明确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到的虎山长城,是1992年以后在明长城遗址上修复起来的。现已修复1250延长米,过街城楼、烽火台、敌台、战台、马面等十二景。修复后的明长城依山就势,蜿蜒北去,与丹东市区近在咫尺,和朝鲜隔江相望。硝烟散尽复登临,江山依旧美如斯。极目送望:江河如带,蜿蜒天际;平原沃野,鸡犬相闻;巨龙矫首,雄关如铁。怎么能不让人感叹斗转星移、沧海桑田。</p><p class="ql-block"> 20年前来过虎山长城,今日再来,虎山长城修葺的更雄伟壮观。而虎山脚下的“一步跨”则变化大焉。摆上了一块巨石,石上刻有“一步跨”大字。沿河岸拉上了铁丝网,以前摆在河水里、随时可以跨过去的七八块大石头已经不见了。记得当年几位同事买了一大包饼干,站在河中线中国一侧的石头上,逗引对面骑自行车巡逻的朝鲜士兵过来聊天。我们问他有几个老婆,他用汉语反问我们,一位同事说有三个老婆,他说,我才不信呢,你们与我们一样都是一夫一妻制。我们希望与他多聊一会儿,他看着神情慌张,有点儿着急了。我们赶紧将饼干送给他,他拿上饼干,很快就消失在玉米地里了。</p><p class="ql-block"> 今天,两边都有密实的铁丝网,小狗小兔都过不来了。而且铁丝网上挂有一个牌子,上书:“严禁向朝鲜岸边投掷物品”。这里说的物品自然包括大包饼干了。不过,在“一步跨”也有收获,与摆地摊的农民买了一包火红的“红姑娘灯笼果”。穿上线,挂在家里,挺好看的。</p> <p class="ql-block"> “一步跨”是中国距朝鲜水陆最近的地方之一,因最近处一步就能跨到朝鲜而得名。在这里,游人能近距离的看到朝鲜人民生活、劳动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在“一步跨”买了一包火红的“红姑娘灯笼果”,挂在家里,挺好看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