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龙小学教师暮醒篇】一副老花镜:以守望的姿态,让青春站成永恒

虫虫虫~瑶

一副老花镜(岳龙小学数学高级教师——王维生) 一副老花镜、一支旧红笔,还有和学生在教室外图书角的如期见面,仿佛已成王维生老师每天清晨的必备功课,这就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div> 春风化雨三十七载,情洒教坛从不言悔。他从曾经的意气风发到现在的华发早生,把青春无怨无悔地奉献给了神圣的教育事业;他是扎根教学一线的老兵,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孜孜不倦。三十七年诚心守护,不忘初心,三十七年爱心付出,润物无声。他用最朴实的行动践行着“为学生如意人生奠基”的教育信念,任岁月斗转星移,默默谱写着季节的春华秋实。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始终坚守那份历久弥新的教育情怀,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光阴不复,青春不再,但他用锦瑟华年写下的责任与担当却永远地留校园深处,他以守望的姿态,让青春站成永恒。<div> 映入眼帘是微不足道的戴眼镜动作,走进心灵的却是平凡而伟大的奉献精神。王维生老师一个日常的小举动,让我陷入深深的反思。依稀记得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不久,29岁的映秀镇小学二年级教师张米亚就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然而,这位年轻而温和的老师,却再也无法拥抱他所热爱的孩子们,再也无法觉知那些因他而留下的眼泪。当救援队挖开垮塌的映秀镇小学教学楼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这样一幅画面:一名已经气绝的男子跪仆在废墟上,他的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那个样子就好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孩子还活着,而雄鹰的“双翼”却已然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其锯掉,才把孩子救了出来。生死一线的关头,张米亚选择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学生。</div> </div> 张米亚的生命定格在了29岁,然而,他却以一颗师者仁心,镌刻了青春的担当。我不知道,这颗心要多么纯净,多么坚定,才能成就这样的伟大,但我知道,这颗心不仅仅在张米亚老师的胸腔里跳动过,它还存在于更多人的生命里,成为他们不变的坚持。<br> 这就是我们的同行、我们的老师,他们不仅仅存在于新闻报道和电视媒体中,他们很可能就是你的丈夫或者妻子,很可能就是你的父母或者儿女,也很可能就是每一个你,每一个我。我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存在,却也都承担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我们知道,身为人师,你所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舞台;你是什么样子,你的学生就是什么样子,而这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样子,将与祖国命运、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br> 今时今日,我们能做的,也许有限;我们的光,也许微弱,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最有担当、最肯奉献、最无畏、最美好的样子,我们的学生,我们的中国,一定会呈现出理想中最好的样子。就让我们带着那颗曾经在无数师者胸腔里跳动过的、最纯粹最美好的心,以守望的姿态,让青春、让岁月,站成永恒。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创作教师:岳龙小学 丛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