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容地老去,开心的活着

东利书屋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歌曲: 老了兄弟</b></p> <p>  最近,我有幸拜读了一微友发给我有关老同志的帖子。据悉,这篇文章是吉安县人<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戴木才</b>所写。据悉,此人曾在中央宣传部工作,也是给中央领导授课人之一。</p><p> 读数遍后,我感觉此文的确写得很有见地。可谓是一篇很难得关于退休人员树立良好心态的好文。所以,推荐各位一阅:</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从容地老去》</b></p><p><br></p> <p>  人生步入老年,该是可遇不可求的福气。</p><p> 这个福,是自然自在的衰老过程和形式,所谓仁者之寿。</p><p> 当你郑重其事,以至孜孜以求地关注起长寿的时候,十有八九为时已晚。</p><p><b> 长寿,被向往;养生,被推崇;百岁,被期望。</b></p><p> 一生被名利所折磨、奔波的人们,又开始忙于琢磨如何长寿?于是,又开始折腾起自身来了……。</p> <p>  电视广播,报刊网络,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于是,高人全出来了!</p><p> 专家说,学者说,医生说,禅师说……</p><p> 讲动的,讲靜的,讲吃素的,讲喝水的,讲拍手的,讲泡脚的,讲打坐的,讲打拳的,讲游泳的,讲爬山的,讲戒酒的,讲戒烟的……</p><p> 听来听去,仿佛越活越不会活了?</p> <p>  试问一下,这些说教者,他们自己长寿吗?谁做过这些人的寿命统计,养生名家,营养医师,茶道禅师、太极高手、瑜伽教练,运动健将… 。恐怕他们自身实践和理论也未必统一。</p><p> 长寿的条件,天好,地好,水好,人也好,如此奢侈,能自主吗?长寿的要素,遗传、习惯、性格、心态,如此复杂,能优选吗?</p> <p>  物质的享有,无穷无尽;精神的享受,五花八门;灵魂的安稳,飘渺无依。</p><p> 暴殄天物,大自然的报复多么迅速惊心。</p><p> 安居乐业,似乎到了跟前,忽地又走远了……。</p> <p>  听天由命的老话不合时宜啦。那么如今,长寿秘诀何来?</p><p> 你问问山村的老农吧?他们不懂养生,只求谋生;不懂健身,只爱劳动;不懂休闲,只惯安眠;不懂营养,不懂健身,但腰腿灵便;不懂旅游,但门外就是大自然……。</p><p> 你问问百岁老人吧?他(她)们大概连半套养生也讲不出来。讲出来的,也未必符合“标准”!他(她)们反倒有爱喝酒的、常抽烟的、吃肥肉的、从不体检的、很少洗澡的……。而且,多是历经艰难,不辍辛劳,一生素衣粗食的人。</p> <p>  哪个活法长寿?正像幸福是个自我感觉,难有统一的客观标准,或许也是个各得其所的、因人而异的自我感觉吧。</p><p> 别人的活法儿,只能欣赏不能照搬,跟风的模仿,邯郸学步,适得其反。</p> <p><b>  千篇一律的健康指标,误人不浅!</b></p><p> 老年体征的退行性变化,应该视为正常,何必当做病变?天天测血压、量体重,形成负担,为此食寝不安,反生大患。</p><p> 抗衰老?衰老岂能抗,天下哪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p><p> 真善美?第一是真,有真才有善与美。素面朝天是自信的美;薄施粉黛,是自尊的美。</p> <p>  敬畏生命。现代医学科技的发达,给与人类防治疾病和减缓痛苦的外力,有病就治,有药就吃。过度的治疗,得到的是无尊严无意义的生命。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一个“孝”字,真是对晚辈严酷的考验。</p><p> 人生苦短。一个短,没有两个短。半百是短,百岁还是短。人生的来去,不过是幸运和遗憾的往复,不外是美好和烦恼的转换。</p><p> 过去的,感恩;未来的,祈祷。其实,能属于可以自主的东西很有限!</p> <p>  请你想想:我们的先辈们,包括古往今来的多少了不起的人物,他们看过电视吗?用上手机吗?玩过微信吗?今天的我们是多么幸运,偷着乐吧!</p><p> 世间的美好多着呢,谁能享有完全?未来的精彩多着呢,谁能享有永远……。</p> <p>  老年之福,不再是占有、贪婪;这个福,也不由你主观的设计、策划。老来之福,在于随遇而安,及时行乐。一切的一切,恰到好处,缺了不可,过了便错。</p><p> 生命是质量与数量的统一。质量第一,数量并不是生命的唯一追求。</p><p> 长寿的前提,是能自理,是不麻烦、少麻烦他人。不然,则如孔子所言:长寿多辱了。“辱”就是失去了尊严。</p> <p>  何为责任,老了还能做到不拖累儿女就是尽最大责任了,为人子女,没有不希望父母幸福健康的,让儿女们安心放心比给他们任何物质条件和经济帮助更重要。佛说:父母给孩子越多,孩子的福报越少。不知道有几个父母开悟!</p><p> 优雅地老去,那是文化的境界;体面地老去,那是物化的支撑。二者的内涵太讲究了。我想,还是心平气和从容地老去吧。</p> <p>  有一个数据,不论你感不感兴趣,都应知道并建议你引为借鉴。即:根据权威机构公布:</p><p> 全国人均寿命为73.5岁。按数值反观我们也就是说,还有20年左右的明天。所以,对我们而言,真正有趣味的岁月,也就只有10年左右。</p> <p>  因此,要真正地把这几年过好,还真要认真地盘算一下,以求尽可能不留遗憾,少留遗憾。所以应做好几件事:</p><p> ⒈没有去过但又非常想去看看的地方,一定要趁早去,别犹豫。原因很简单,不是由于山高水长,而是自己力不从心的腿脚,将很快绊住自己。</p><p> ⒉该抓紧办的事情,不论大小,一定不拖沓,抓紧办。趁着我们还能“心血来潮”,有点“想起一出是一出”的激情,办了也就办了。没办,大都也就办不成了。</p> <p>  ⒊深藏心中的故事,不论酸甜苦辣一定要讲出来。千万别等到你心中想讲可嘴巴却不听使唤的时候,因为那一天可能会来得很快。</p><p> ⒋觉得应该记下来的事,一定要记录下来。别老说自己不会写东西,因为文字不过是语言的物化,一般规律是:说话本身就是有声的文章。</p><p> ⒌对青春时代曾一往情深但未结良缘的梦中人,一定要有表白,不论哪种形式。哪怕只一句话也好。</p> <p>  ⒍身体器官该省的地方,一定要匀乎着使用。特别是胳膊腿有过硬伤的,要学会“省着用”,省着用就是在延长健康的保质期。</p><p> ⒎以快乐为标准的随心所欲。但心气不可太高,欲望不要过强,要将随心所欲与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结合起来。</p><p> ⒏既要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更要主观为别人、客观为自己。因为在未来的日子里,主观的比重将不可避免地越来越小,最后连吃喝拉撒都要由人客观地来摆布了。</p> <p>  我讲这些话绝不是消极,而是积极。因为,就这点时间。虽为老骥,仍志在百里,但伏枥远望,总要大江东去,金乌西坠。何况还有许多无法预测的状况会不期而至,而这些状况多是冲减我们幸福指数的。</p><p> 所以,就这点时间。要让心中少点遗憾,多点满足,就是美丽人生。趁现在还有这点时间,抓紧哟!</p> <p>  这一篇檄文,特推荐给我亲爱的老年同事和老同学(战友)们。也衷心地希望各位能发表一下自己退休后的感悟。</p><p> 致谢!</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调侃: 人生从退休开始</b></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22, 126, 251);">年龄划分的新标准: 你在哪个年龄段?</b></p><p><br></p> <p>  总部设于瑞士日内瓦的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经过对全球人体素质和平均寿命进行测定,对年龄划分标准作出了新的规定。</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该规定将人的一生分为五个年龄段:</p><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未成年人:0至17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青年人:18岁至65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年人:66岁至79岁;</p><p style="text-align: center;">老年人:80岁至99岁以上。</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对照一下,</p><p style="text-align: center;">你是在青年还是中年?</p> <p><b>不同年龄世界观和行为表现比较:</b></p> <p><b>  老是人生最有挑战的感悟 :</b></p><p> 老没什么不好。老天爷是公平的,它夺走了我们青春的容颜,强健的体魄,却赐一颗明净淡然的心,给老了的我们。所以,我可以很欣喜地说:“老了,真好。”</p><p> 第一,老了,明白了;</p><p> 第二,老了,自由了;</p><p> 第三,老了,轻松了。</p> <p><b>  我们充满活力!</b></p><p> 生活轨迹大体是:“随心所欲,顺其自然;寄情山水,颐养天年。”</p><p> 生活准则大体是:“淡泊名利,学会舍弃;热爱生活,懂得珍惜。”</p><p> 我们雄心壮志是:切切实实把健康摆在生活的绝对第一位,争取老而不衰,老当益壮,最后达到长寿善终,为家庭和社会减少一些负担。</p><p> 对于老,很多人都怕,都想留住青春的尾巴,好好过一阵子。其实,人老了是好事。这是人生走向成熟,走向睿智、走向完满的标志。</p> <p>  可以好好的放松自己,不再需要朝八晚五,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此光阴归己有,从前日月属官家”。有了清闲的时光,早可一壶清茶,读半日闲书;午可一阕舒曲,赏漫空闲云;夜可一烛残火,吟几句闲诗。</p> <p>  年青时的争强好胜渐渐消去,“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情绪也不存在。对人对己对事物都视如落花流水,天意浑成。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少了很多的闷气和倔气,多了好多的安逸和自在。</p> <p>  年轻时只记得索取,把一切所得都当成理所当然。老了方知道生命的宝贵,亲情的淳朴,才知道去感恩生命、感恩父母、感恩亲情、感恩爱情、感恩友情。</p> <p>  人终于活到老了,从小到大,从蹒跚再到蹒跚,从幼稚到成熟,从懵懂到睿智,在世上留下了影子,或者还残存了一点名声,建立了一个家庭,功成名也就,当然就是自豪的资本了。</p> <p>  年轻好比一朵鲜花,花开正艳,青春逼人,哪能不骄傲呢?而且年轻确有骄傲的资本。老了才知道,年轻只是一种自然的状况,何傲之有?那种青涩、那种幼稚、那种鲁蛮、那种轻浮,其实就隐藏在骄傲之中。当老了回头一看,才猛省到那是何等的好笑,于是谦虚的情操油然而生。</p> <p>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爱过、恨过、得过、失过、拼搏过、享受过,人生的大起大落都一一经过,静下心来仔细回忆,其中的酸甜苦辣让人回味无穷,这是年轻时所不可能有的另类。</p> <p>  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爱过、恨过、得过、失过、拼搏过、享受过,人生的大起大落都一一经过,静下心来仔细回忆,其中的酸甜苦辣让人回味无穷,这是年轻时所不可能有的另类。</p> <p>  年青时难得自省,只拼着一股热情去工作,去奋斗,去生活。当一切都归于平静,你才有了自省的豁达。你才感到自省是年轻时最缺乏的一种涵养,这种老年的自省也就会慢慢沉淀为你一生的经验总结。</p> <p>  你老了,你的孩子们大了,过去你对他们的关心疼爱终于到了反哺的时候。你可以安心地享受孩子们对你的关心和疼爱,让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这个时候,你就是家庭的偶像,是家庭的精神维系。没有了老,家庭就失去了一个宝。</p> <p>  年轻时,天涯何处无芳草,顾不得家,顾不得家人,日日笙歌,夜夜狂舞,把家当旅馆,转眼间,失去了好多的亲情和爱情,失去了好多的温情和温馨。老了才知道这都是过眼云烟,人的归属总是家,家才是心灵的港湾。</p> <p>  放弃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美德。唯有舍得放弃才会永久占有。这个道理老了才明白。年轻时只想拥有、占有,结果却因过多的拥有而失去了许多最珍贵的机缘和机遇。老了才懂得放弃—放弃幻想,放弃奢望,放弃虚伪,放弃浮浪,而沉敛于一个无我的境界。</p> <p>  年轻气盛,容不得他人,嫉妒心,“红眼病”时时缠绕。老了,就看淡了,对什么事都可容忍了。由此,年轻人对老年人也就多了一份尊重和谦让。</p> <p>  走过人生的一半或三分之二,犹如戏剧接近高潮,演得好环都在其次了,既然已经过去了,还有什么不坦然呢?不自信呢?是非功过只待后人评说。</p> <p>  人老了,真的很好!人老就是一杯陈酒,冽而绵;一壶浓茶,爽而甘;一瓣老姜,辣而烈;一瓶老抽,醇而香;一棵苍松,郁而翠。</p><p> 有的人怕老,其实人老有什么可怕的?人老是一种自然的规律,生老病死,沧海桑田随时间而推移,“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p> <p>  人老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棵幼苗长成大树;一滴清泉汇成大海;一撮尘土聚成高山;一朵菡萏开成芙蕖;一粒沙粒磨成珍珠。这个过程是何等美妙啊!这个结果是何等辉煌啊!</p><p> 然而,人老了,毕竟是老了。人老了会多病,会色衰,会有莫名的伤感和惆怅,会有太多的怀念和遗憾,但这有什么可怕的呢!</p> <p>  春天的芽到秋天当然要憔悴,夏天的花到冬天当然要凋谢,只要我们心态不老,夕阳也许更红。所以,人老了心态不能老,不能老气横秋,要老成持重;不能老奸俱滑,要老当益壮。这当然要看个人的修养,也要看外界的影响吧。</p><p> 哈哈哈,这个新时代的年龄划分标准太有趣了!所以你们也和小编一样,是个年青人吗?欢迎大家发到老友群,祝大家一起越活越年轻!</p> <p><b style="font-size: 15px;">来源: 人生感悟情感语录 </b></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漫画: 调侃趣图</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