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2020年“传承红色基因”润植山红色研学实践活动

实验教育

<p>一年一度霜天,陌上草,山间叶,不似春光,胜似春光。</p><p>春华秋实良月,润植山,革命园,实验少年,踏寻足迹。</p><p>2020年10月16日,实验小学“传承红色基因”润植山研学实践活动再次开启。</p><p> </p> <p> 实验小学不忘初心,为了让孩子们认识今日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辈踏荆棘,付生命争取来的,那种为国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是我们要学习和继承的。润植山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我们学校红色教育的传统。</p><p> 上午,赵毅校长、政教处和主任、田主任,教导处田主任、范主任,体卫处两位李主任,班主任、科任老师带领同学们前往目的地——栗家庄乡张家堡村润植山。</p><p> 所谓润植山便是取自毛主席的字“润之”谐音,主席虽然逝去,可他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被欺负,被凌辱的丰功伟绩令今日安享太平盛世的我们难以忘怀,所以润植山红色基地是在红色爱心人士张理盛老师带领下,群众捐助下修建起来的。感怀红色精神,激励今日中国。</p><p> </p><p><br></p> <p>  车至山脚,刻在石头上的“润植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赫然映入眼帘,顿生肃穆之感。下车后孩子们整顿精神,张理盛老师讲话,亲切而真挚的话语亦如他的人,感染了孩子们,也让随行的老师肃然起敬,敬佩他不计回报,纯粹之为发扬和传承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这不就是今天爱国之楷模?</p> <p>  深秋时节,天高远湛蓝,浮云闲游,润植山在禹门河水的浸润下:灵动而多姿。一路向上,孩子们精神昂扬,这样的行走,向着目标,更多的是期待山顶的“红色”景致!</p> <p>  进去基地,首先来到英模广场,十位英模塑像矗立在广场两边,孩子们迅速排好队,听赵毅校长介绍这十位英雄模范人物,同时庄严的向英模们敬礼!他们在历史各个时期都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生命、力量和智慧,为中国的解放事业、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奋斗了一生。让“奉献”这一行为深入人心。站在这开阔的英模广场,通过英模事迹,让孩子们认识“奉献”的样子,体会“奉献”之无私,感受“奉献”对于强大祖国之不可或缺,明白了对于他们来讲,好好学习,做有德、有品、有爱、有才的人就是在为祖国做奉献。</p> <p>  抬头仰望,毛主席“挥手之间”的雕像挺立在天地间,意气风发。是呀,粪土当年万户侯,谁主沉浮?人民。主席领悟到人民才是革命胜利的根本,无论是革命年代,还是解放之后,始终坚持人民利益为上,这便打下了祖国运转的底色,也才有了新冠疫情期间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很快将疫情控制到最小范围。</p><p> 踏过台阶,方可来到毛主席纪念广场,和老师让孩子们心里默数台阶,登完台阶,孩子们一致报数“49”,和老师告诉孩子们,之所以为49个台阶,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49年成立,孩子们恍然大悟!</p> <p> 在主席塑像前,活动正式开始了,整齐的队伍排好,鲜红的队旗飘扬,主持人准备就绪。齐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齐唱队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向伟人,向为祖国独立富强奉献了毕生精力的英雄们献上少先队员们敬仰的队礼。</p><p> 少先队员就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呵护下蓬勃成长起来的,雄壮的歌声响彻云霄,令在场的队员、老师、家长心潮澎湃,有国,有强大的国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幸运,幸福和自豪!</p> <p> 张理盛老师不仅发起和创导了润植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还关注着红色精神的传承,不止带领相伴,还赠送孩子们伟人纪念章,虽然佩戴的只是一枚纪念章,可传递的却是一种坚强、奋斗、博大的情怀!</p> <p> 奋斗者,奉献者不止那个火热的年代拥有,今天的和平年代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疫情期间,奉献者遍布祖国每一个角落。转头发现老师、家长中奉献者如春笋,今天带领孩子们的班主任申老师,赵老师,配合工作的科任老师,一路相随的两位家长,只要需要,从不退缩。班主任兼中队辅导员赵老师给孩子们讲述了伟人故事,富有磁性的声音,紧紧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另一位班主任申老师忙着给孩子们照相,拍视频,却没有自己一张特写,更可敬的是两位家长,忙前忙后,从不想着被记住。他们不就是奉献者吗?行为的示范,远比说教有效。</p> <p> 江山代有人才出,后人接过前人之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站在伟人像前的少先队员们都是优秀的共产主义接班人,刘亦然同学代表发言,有腔有调,坚定信念。</p><p> 张若熙同学带领同学们宣誓,在宣誓声中同学们充满了力量,充满了热情。谨记伟人事迹,传承伟人精神,每一天都好好学习,好好锻炼,做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p> <p> 参观革命园,悄悄捡起散落的纸块、垃圾。带着信念,怀揣着目标,踏着山路告别伟人,告别英雄,告别红色教育基地,走向学校,走向未来!</p>

红色

孩子

老师

伟人

奉献

润植山

植山

奉献者

英模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