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的况味

小洁

<p> 秋的况味</p><p> 大丰区实验初级中学八(12)班 房宸</p><p> 萧瑟秋风穿过树梢,沙沙作响。群叶起舞,一叶知秋。又一秋。</p><p> “悲哉,秋之为气也!”自宋玉在《九辩》中留下这一千古名句后,悲,也就自然地成了秋独特的色调。“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少陵野老更是把这愁绪推到极致。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忽逢秋叶飘零,脑海中涌出辗转的人生,联想生命的无常,满腔愁绪便会劈而来。秋,便在一页页枯黄的纸张里,被缕缕哀怨,愁思染得迷迷离离。愁,心上之秋!</p><p> 然而,谪仙人一句“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秋日感怀直入笔底,我们那天高云淡的秋景,不也是炽热的、喧闹的、跳动的,不也是同样逸兴遄飞的?愈是在盎然生机冷寂之时,生命愈是竭力表现自已,在大自然艳丽的长卷中挤进自己的一抹颜色,留下自己独一无二的韵味。无独有偶,刘梦得也曾在秋日吟出那一句“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意随鹤排云而上,直入云霄。万物枯萎之时,同样有奋发的生命。尽管刘禹锡正临官场失意,但他却一反过去文人的悲秋传统,描绘出一个不亚于春天的,欣欣向荣的秋天。他高呼“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以满腔热情讴歌了秋天的美好。</p><p> 其实,有什么样的心境就有什么样的秋天——这是因人而异的。我们一样可以在生活中练就一双慧眼,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既然这样,我们为何不守住秋天,守住那人生质感的光阴?然后,带着希望,携着梦想,抱以一腔热血向明天迈进,唱响激昂的秋之赞歌,在成长路上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足迹。</p><p> 秋意渐浓,诗情愈烈,好一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