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小记者张惠铖走进剑川张伯简纪念馆

张惠铖

<h5></h5><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font></b></h3><div><font color="#167efb">“追寻红色记忆”——走进剑川张伯简纪念馆小记者主题采访</font></div><div>1.小记者介绍:北附育英实验学校初二(7)班 张惠铖</div><div>2.被访者介绍:剑川县文旅局张伯简纪念馆讲解员 张丽萍</div> 经过深秋大雨的洗礼,我的心情如同白乡剑川的天空一样清澈明朗,迎着10月17日初升的太阳,“追寻红色记忆”小记者张惠铖同学来到剑川张伯简纪念馆门前,她怀揣对这段红色历史的好奇和对烈士的敬仰,拉开了本次寻访活动的序幕。 在剑川古城内,白族民居错落有致,古色古香的石板路穿城而过,通达古城中心剑阳楼。剑阳楼往南不到200米,有一栋庄严肃穆的二层小楼——张伯简纪念馆。2019年4月2日剑川县张伯简纪念馆正式开馆,展馆内通过四个部分介绍了张伯简同志辉煌的一生。<div><br></div> 今天,剑川县文旅局张丽萍老师带领小记者进行参观采访,在陈列室工作九年的张老师和我们介绍道:“2017年,剑川县决定把张伯简革命史实陈列室搬迁到这栋小楼内,并更名为张伯简纪念馆。受当时条件限制,1987年投入使用的陈列室设在剑川县景风公园的一间老房子里,面积不到50平方米。当时的陈列室虽简陋,但每年清明节,前来缅怀革命先烈的人不少。” 跟着历史的轨迹,小记者张惠铖走进了纪念馆,开始了在这浓缩了的历史长河中穿行、体验。张丽萍老师通过讲述一件件实物展示和文献展板,让我深刻的感受到那段历史的动荡、艰难和国家民运的茫然,同时也感受到了忠心爱国的革命党人的那一份火热的爱国之情。 <h5><b><font color="#ed2308">2009年剑川县张伯简革命史实陈列室(张伯简纪念馆前身)被命名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font></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张伯简纪念馆内陈设</font></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b>张伯简纪念馆展厅一角——少年壮志求真理</b></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张伯简纪念馆——勤工俭学主义真</font></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张伯简纪念馆——传播火种笔如椽</font></b></h5> 跟随着张老师的脚步,张惠铖耐心聆听并不时发问,将心中的困惑请教于张老师,深入细致的了解了张伯简同志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我感慨道:“张伯简是白族人民的优秀儿女,他以坚定的革命精神,为党早期的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如闪电之耀亮,照亮着夜空,他的光辉业绩和奋斗不息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张伯简忘我地投入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浪潮中。1922年,他与周恩来、赵世炎等人在巴黎共同创建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被选为组织委员。他身在异域,却时刻关心家乡的革命,写信给云南学联,鼓励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同年秋,张伯简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长为一个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的马克思主义者。 本次小记者追寻红色记忆主题活动在观看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聆听讲解张老师声情并茂的解说中结束,今天的活动很有意义,小记者张惠铖仿佛置身在那动荡的年代,深刻体会到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他们为革命先烈誓死捍卫国家和民族的气节所深深震撼。在张伯简烈士半身铜像前,张惠铖重温入团誓词,向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带着共青团团员的荣耀,承担起青少年的责任,誓将以我堂堂中国少年,创造强国的少年中国。 参观结束后,张惠铖采访了纪念馆讲解张丽萍老师,再次听到张伯简同志忘我投入到无产阶级革命浪潮中的故事,我心潮澎湃,感慨颇深:从1898年至1926年,张伯简终年仅28岁。28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是短暂的,短暂却如闪电之耀亮,照亮着夜空,短暂却矗立在世人面前,如永远的丰碑。张伯简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是白族人民的优秀儿女,他以坚定的革命精神,为我党早期的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光辉业绩和奋斗不息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div> 走得再远,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成就再辉煌,也不能忘记曾经的奋斗和牺牲。事业发展永无止境,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能改变。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br>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所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新的征程,我们追忆先烈、纪念先烈,就是要把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艰苦奋斗,众志成城,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div> 一个国家的和平稳定,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革命先烈为国家撑起一片天,开启了我们民族的千秋大业,创造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作为祖国建设的接班人,我们一定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传承革命先烈的爱国精神,发奋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