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县第一初级中学红色研学之旅

清水红荷

<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7日,伊川县第一初级中学的同学们严阵以待,出发前李全伟校长进行安全教育。</p> 第一站:洛阳应天门 <p>  应天门峙洛城郭, 风雨旧京兴废多。</p><p> 雄阙遗基释宏侈, 今朝复起自巍峨。</p><p><br></p> <p>  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也就是公元605年,先后历经隋、唐、五代、北宋四个时期,在南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被金兵烧毁,沿用530多年之久,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历史上的应天门历经三起三焚,在不同时期名称也有所不同:隋代初建,取“以天为则”之意,故称“则天门”;唐神龙元年705唐中宗李显执政时期,避武后尊号“则天大圣皇帝”,改称应天门;唐晚期被称为“五凤楼”,后又复名为应天门。</p> <p>解说员详细介绍应天门的来历。</p> <p>学生们边听边记,专注投入。</p> <p>  讲解员通过肢体动作让学生们准确、快速的记住所讲内容。</p> <p>讲解员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游戏中</p> <p>同学们自由留影</p> <p>讲解员介绍应天门遗址</p> 第二站:洛八办 <p>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下,国共两党实行第二次合作,建立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巩固统一战线的成果,1939年11月, 经与国民党政府协商, 我党在一战区长官部所在地洛阳建立了"八路军驻洛办事处”,简称“洛八办”</p> <p>重温少年先锋队誓词</p> <p>少年先锋队员宣誓</p> <p>  同学们感受少先队所带来的的自豪感,也增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p> 第三站: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p>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辈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p><p> 隋唐大运河跨越地球10多个纬度,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上,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在中国的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作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p> <p>解说员一一介绍了各个景点的来历以及意义。</p> <p class="ql-block">  此次“红色研学之旅”活动,安全,顺利,圆满结束。同学们在游中学,在学中研,体验丰富,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同学们在行走中阅读历史,在体验中感受精神,在快乐中完成教育。</p>

天门

隋唐

同学

讲解员

大运河

初级中学

解说员

研学

洛八办

伊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