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山西收获杂粮,山西老西儿也爱吃杂粮。</p><p class="ql-block"> 且不说流行在太原以北以西的莜面河捞,羊杂烩粉泡黄糕,浑源凉粉,也不说吕梁人爱吃的豌豆面,柳林碗托,山药蛋磨馇馇,有一样饭几乎涵盖了从南到北,整个山西,那就是:小米饭。</p><p class="ql-block"> 大同忻州乡间的小米饭多是“小米干捞饭”,也有的地方叫“稠粥”,刮了皮的山药蛋对切两半,放到铁锅里加水烧开,等到山药蛋用筷子可以比较轻松地扎的穿时就可以下米了,新谷子碾的米不需要用水去淘,直接撒到滚开的铁锅中就可以了,大约三分钟,等小米开始破肚,就要把米汤“撇”出来,小米的质量好劣决定铁锅里留米汤的多少!米汤留多了,悶出的小米干饭水气太多,小米粘稠,影响口感。米汤留少了,可能糊锅,小米粥干而且可能夹生,所以做一锅好的小米干捞饭也有较高的技术要求。</p><p class="ql-block"> 撇了米汤的小米盖在山药蛋上面,盖了锅盖,下面加文火悶,在乡间要用毛草火而不能再加炭火或者硬柴火,以防止火大了把饭烧焦。</p><p class="ql-block"> 20分钟后,一锅悶好的小米干捞饭就做好了,用大铁勺拍烂山药蛋刨开软硬适中的小米和在一起,一锅小米干捞饭就这样做成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讲究的下饭菜有三个: 1. 大量葱花炒鸡蛋;2. 淹萝卜咸菜呛花椒油;3. 葱油呛辣椒。这三个小菜应该是吃小米干捞饭的最佳搭档,如果非要炒菜,还是顿鱼什么的,我觉得和小米饭并不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5年国庆,朋友邀请我去他的“庄园”,庄园座落在平定县城一隅的一个上风上水的山坳中,门前一条潺潺小溪带给了这个小山沟偌大的灵气。</p> <p> 早饭,朋友说有各种乡间美味,包括有野猪肉,野鸡,土鸡蛋,还有自己种的各种蔬菜,但是一个特殊的名字“撒”刺激到我,何为“撒”?</p><p> 朋友解释说: 撒是用小米和玉米面制作的一种主食早餐,在平定县家喻户晓,我当然不肯放弃这吃到美食的机会。</p><p> “撒”的做法前半部分几乎和熬制小米稀饭差不多,水烧开,下小米,大火烧开,三分钟后,把玉米面均匀的撒到烧开的小米水锅里,同时要用勺子不停地搅拌,直到米和面均匀的交融在一起,加水微火悶几分钟,再搅拌,后面就和悶小米干饭一样了,文火悶5~10分钟,然后再搅拌,然后出锅,就可以吃了!</p><p> 需要注意的是,“撒”里不放山药蛋,但是“撒”的最好的下饭菜却是干辣椒炒土豆丝,把一大筷子鲜辣的土豆丝拌匀到一碗“撒”里,美味清香,余味绕梁,新鲜小米和玉米面的美味让我们忍不住再来一碗......</p><p><br></p> <p> 早饭过后,朋友带我们去游览娘子关水上人家,水磨这一古老的环保动力在这里焕发出悠久历史文明的火花,石磨现磨玉米面,一边磨一边还要加几碗水,以增加面的湿度,也使得水磨玉米面做的“撒”味道更佳。</p><p><br></p> <p> 喜欢平定,留恋平定“含水人家”,怀念吃过的平定美味“撒”,还有平定“压饼”,冠山酥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