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母性教育与父性教育

易成教育

<p>  凡涉及家庭教育的公开场合,台下的听众大多数是女性,是母亲。这是一个比较糟糕的普遍现状。增强父性教育意识,强调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头等大事。</p><p> 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是一种传统,也是历史惯性,因此,现代独生子女家庭父性教育缺位的客观原因和个人原因很多,理由也够充足。但是,父亲们可能忘了或者没有谨守一条中国古训:子不教父之过。这条古训是被千百年来无数成功和失败的家庭所证明了的真理。现在有“拼爹”一说,梁启超九个子女三个院士,个个人中龙凤,就因为有个懂教育、会教育的爹。现在社会和媒体都在宣扬、倡导“家风”,什么是“家风”?“家风”从何而来?似乎没有深入的探讨。传统文化强调“子不教父之过”,是“家风”形成之一种,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它实质上已硬性规定了父亲的义务:必须对子女教育负全责。</p><p> 强调父性教育的重要性,就是给缺位的父亲敲警钟:孩子出了问题首先拿你是问。为什么?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男性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特别对于孩子及孩子教育这一具有人类进化、人种优化、社会进步的象征性指标和以此为大的根本命题,男性的责任和义务是刚性的,漠视、推诿、逃避,都不可原谅的。</p><p>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对男性的教育和要求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就是管理家庭,管理家庭最大的事是管教孩子。马克思说过,“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其中重要一条即绝对不可对孩子溺爱,而是人类为了自身进化的必然选择。</p><p> 父性教育的缺位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主动缺位”比较好理解。“被动缺位”就复杂了,说小一点,它是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包括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和性格强柔所造成,说大一点,它与妇女解放运动乃至政治有关。教育的权利是被妻子垄断,父亲的权利是被剥夺的。妻子有地位,有经济,更有对儿子超乎寻常的“爱”,而父亲对儿子较为严厉的管教都可能被视为对儿子的“不爱”,相对于妻子和强大的“爱”,父亲的“不爱”是不道德的,妻子的“爱”天然地占据了道德高地。</p><p> 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往往孩子主要由母亲在管、在教,然后是奶奶外婆帮带、帮管、帮教。孩子从出生就被女性影响和庇护,母性天性善良,母亲心慈手软,容易迁就、不忍,该出手时不出手;更普遍的是,少有母亲能把握母爱与溺爱那个微妙的“度”,很少思考“过犹不及”,只唯恐爱之“不及”。时间一长,孩子的性格、品质中难免缺少了勇敢、坚韧、刚强、理性、自制、自控、抵抗挫折的阳刚之气,难免缺乏宏观思维和大度宽容的男性特质,软弱、脆弱、怯懦、依赖等阴柔的一面被强化,男孩日益雌化,女孩更加阴柔。一旦阴阳失衡,不论家庭还是孩子,必出问题。</p><p> 其实,父性教育以一种严格甚至严厉的形式表现。“严是爱,宽是害”。严格的父性教育也是爱,是一种理性之爱,终极之爱。这一点很多父亲无意识,只是出于男性的本能,母亲也很难清醒认识欣然接受。只是因为各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今天的父母身处各种激烈的竞争,一方面自顾不暇,渐渐失去对生活的思考能力,一方面对教育独生子女渐渐失去教育的能力。当然父性教育的严格严厉,形式上不应是冷冰冰的,而应该是有温度的。</p><p> 现在的家长紧张,焦虑,恐慌,无所适从,身不由己地带着孩子参与理应避免的恶性竞争。当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大环境时,我们只能、也有可能用我们的努力改变和营造好我们的小环境——家庭。搞好家庭,必先搞好父母,搞好父母,就是搞好夫妻双方在孩子教育上达成共识的理念和并行不悖的行为准则,处理好父性教育与母性的关系。在教育孩子中父性与母性有各自的不同点;各有积极的、好的方面,也各有消极的、需要改进的方面,这两者既相区别又紧密联系,应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父性教育的理智与母性教育的情感融合,避免严厉、简单粗暴的形式,也避免溺爱、偏爱等倾向。确立父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主导地位的同时,要正确对待“母爱”,认清“溺爱”,实施“教育爱”,即遵循教育原理,科学、理智地给予教育,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妻子或母亲的艰辛付出;反之,妻子或母亲也要理解和尊重丈夫和父性教育的地位、作用。父严父爱是孩子受用一生的爱,在事关孩子的重大问题上,丈夫或父亲要据理力争,既不无原则妥协,又要灵活变通,讲感情、讲利弊、讲方法、讲智慧。无论是父亲或母亲,都要有责任意识,要学习科学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各自明晰和增强角色意识,理性沟通,平等协商,忌情绪化,男性忌简单粗暴,女性忌使性子;规矩一旦立定,夫妻执行不走样不变形。做学习型父母,少对抗,多交流,闻过则喜,从善如流。若此,孩子幸甚,家庭幸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