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都江堰石羊中学学生赴康定市学习交流活动</h5><p><br></p>  <p>  古话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是为了走路,而是为了去长见识,开眼界,要把书本的东西在实践中找到,通过实践再来丰富书本里的知识。因此,“研学旅行”其本质是研究性学习,旅行只是学习的方式,经历即是收获。为了让孩子们能够走出课本,去领略高原奇特的地貌和风光,去感受藏区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去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与伟大,去体验藏区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由康定市教育局和都江堰市教育局共同组织,由都江堰市对口支援临时党支部书记孙春具体策划,由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都江堰分公司具体承办,都江堰市石羊中学20名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5日到甘孜州康定市开展了为期四天的研学体验活动。</p>  <p>  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同学们亲身体验少数民族文化、感受风俗习惯的差异,增进不同学校学生间的相互理解、尊重,提高学生的独立、自理、交往、沟通等各种能力;同时参观甘孜州博物馆、泸定桥、磨西镇的红军长征纪念馆。</p><p>  在活动前半个月,学校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学生的选派,体温的监测,召开家长会,学生动员会等工作,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以及要参观的地点进行了解,给同学们提出来许多相关问题,需要同学们通过不同途径进行了解。</p>  <p>  经过前期的精心策划和准备,孩子们于10月12日早晨8:00从学校出发。汽车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行驶,连绵不绝的高山,波涛汹涌的大渡河,五颜六色的彩林,让孩子们目不暇接,既兴奋又新奇。经过大约3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本次研学活动的第一个目的地——泸定桥。同学们都学习过《飞夺泸定桥》的课文,对它不算陌生。但亲眼看见湍急的大渡河上这座铁索桥时,更能感受当时战争的惨烈和悲壮。孩子们了解了十八勇士的故事,了解了泸定桥的历史,亲自踏上了这座经历革命洗礼的铁索桥,感受颇深。</p>  <p>  10月13日早晨,孩子们出发前往第二站——折多山观景台。这里被誉为“康巴第一关”,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海拔4298米。同学们克服了高原反应,盘旋山路带来的不适,沿途领略到了冰川、草原、湖泊的高原美景。</p><p>        翻过折多山,我们又来到了美丽的新都桥,走进了藏文中学。在这里,孩子们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在藏文中学老师和同学们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园、教室和宿舍,也和藏族同学们进行了短暂的交流,了解了他们的学习生活。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不同的文化,孩子们交流顺畅,都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的期待。</p><p>  吃过午饭,同学们来到了康定情歌风景区--木格措。这里高山连绵,湖泊、原始森林、草原和雪山相互交融。同学们在导游的引领下了解了很多的高山植物,欣赏到了高原出平湖的奇特风光。在这个高山植物园里,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而真实的生物课。</p>         10月14日早上7:00,同学们来到了康定市第三中学,进行了半天随班的学习生活。同学们进入班级进行了早操训练,和当地的同学们一起进入课堂学习,与老师同学们交流思想和感受,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了解和友谊。<br data-filtered="filtered">  下午,同学们来到了甘孜州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在导游的细致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了甘孜州的建州历史,藏区的发展历史,藏族同胞的生活习俗等等。通过参观了解,同学们对圣洁甘孜、康巴高原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br data-filtered="filtered"><br data-filtered="filtered">  <p>  10月15日,孩子们来到了泸定磨西镇的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在导游的讲解下深入了解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不易,最终取得胜利的伟大历史史实。深刻理解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雄壮的战斗豪情。同学们通过参观,感触很深,都表示要学习长征精神,努力学习,让祖国更加强大。</p><p>  下午,孩子们踏上了返回都江堰的行程,圆满结束了此次研学活动。这次研学体验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知识,亲近了自然,开阔了眼界,挑战了自我,并且还学会了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文明有序,善于分享,收获颇多。在研学途中有所经历,有所感受,有所思考,这将是一笔财富,有益于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教育需要实践,成长需要体验,对口支援临时党支部会继续开展此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游”中“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p>  <p>  这次活动虽然只有20 名学生参与,但是,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悟,学校将通过小组交流、班会课、团队活动、升旗仪式等,让参与活动的孩子们把他们的感悟给大家分享,让20人的参与变为100人参与,甚至是全校同学们的参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