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儿

欢喜心

<h3>  1980年11月4日,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来到了世上,给我们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喜悦和满心幸福,开始了我们一家人三个老大的新生活。我们辛苦喜悦着,流泪幸福着,陪伴守望着,一起成长着,一步步走过难忘的岁月。 未满月时,初为人父母的我们,对怎样带孩子一窍不通,不知道给小人喂水,不知道怎样为他穿衣,换尿布,是纱厂上班的奶奶趁倒班的时间,一趟趟过来手把手亲自传授,才使的我们走出困境。他的爸爸一向做事认真细致,每次洗尿布都按照他的一整套方法,洗出来的尿布用邻居的话说,比笼布还干净。 二 三个月时,小人儿两条健壮的小腿儿不停地把床铺敲得咚咚作响。惹得爷爷每次总要抱他起来,让他歇歇。 九个月学会了说话,十一个月学会走路。 刚会走路的他,穿着奶奶亲手做的小花布鞋,小跑着走路一刻不停。常常趁大人不注意拖着家里的东西往外跑。一次拖了一个大锅盖,锅盖竖起来和他差不多高,咯咯笑着就往外跑,大人赶紧在后面追,把邻居逗的哈哈大笑,说: 栋栋除了家里的床不往外拖,别的东西都往外拖。 一 岁多时,喜欢听讲画书。我们常常一边讲画书,一边喂他饭。书讲完了,饭也吃完了。他就拍拍自己的小肚皮说: “唉,我吃的太饱啦。” 星期天,一家三口到公园玩,爬山,捉迷藏。在儿童乐园里最喜欢开小飞机。一个人把飞机开的上上下下,下面观看的大人们惊奇不已。 两三岁时,看动画片小海豚的妈妈不幸死去,伤心的小海豚流泪找妈妈时,自已一个人走到墙角大哭;看到他爸爸在四楼擦窗户,哭着喊: “爸爸太危险了!”让爸爸下来;会在对着阴井盖撒尿时念出一句黄河入海流的诗句;在他爸爸帮他组装玩具时,小嘴常夸爸爸真是心灵手巧哇。 三岁上幼儿园,从小班到大班他是老师们公认的好孩子。听话,懂事,和小朋友们团结友爱,常被奖励小红花。幼儿园运动会上,青蛙跳他得了第一名,兴高采烈逢人便表演。 上小学后,上课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四年级起担任少先队大队长,小朋友们都叫他大队长哥哥。到家后,作业不做完不出去玩儿,生病发烧时也不例外。看他学习太累了,想让他活动活动,就用报纸卷成纸棍,和他打报纸大战。人手一棍儿,一通混战,打得满地都是碎报纸,每次都是欢声笑语,乐不可支。小学毕业时,校长亲自报喜,儿子以双科满分和 市级三好学生加分,共203分的成绩,名列全市第一名。顺利升入郑州八中。八中初中三年,一中高中三年,中学六年他当了六年的班长。爱看鲁迅先生的书,喜欢辛弃疾、岳飞的词,常和他的爸爸一起朗读,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沙场秋点兵。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三千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考入大学后,他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全新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学习更加自觉努力,多次获得奖学金。 读硕士研究生时,不想让家里为他上学有所负担,学习之余打了三份工:一份兼职做当地阳光外语小学的英语老师,二份为两名准备出国的学生辅导外语。 考博士研究生难,考公费博士生更难。儿子考上了公费博士研究生。 考 出国留学生难,考公费出国留学更难。儿子考上了公费出国留学生。 博士研究生毕业后,应聘到郑大一附院工作。工作非常辛苦,有时候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但儿子在繁忙的工作中,边工作边学习,又获得了博士后。同时还在郑大医学院研究生和留学生班中,担负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双语教学严谨生动,深得学生好评。在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多次获奖。看着儿子的成长,我们一方面感到儿子有志气,另一方面又着实感到心疼,儿子在求学的路上,付出了多少的艰辛。 做为医生,认真负责,努力为患者解除病痛,同时也为家人屡建大功,奶奶当时在医院住院,高烧退了起,起了又发反反复复。主管医生一直找不出原因。还在读博的儿子,仔细观察,又通过化验,找出了病因,使奶奶病情迅速好转。妈妈牙齿,眼睛,关节相继出现问题,几个科室看来看去不见好转,儿子在外地读研回来后,分析了病情,认为不单纯是这几方面的疾病,根据他的判断,领着妈妈做了一系列检查化验。确诊了妈妈的疾病,使病情没有继续发展下去,得到有效控制。爸爸几次生病住院,他跑前跑后,与相关科室沟通,随时随地观察病情,使父亲迅速康复。 儿子现已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家,媳妇在大学工作,性情开朗善良,高兴时爱哈哈大笑,为人处事大气爽快。对我们和她自己的父母都很孝顺懂事,喜欢研究厨艺,能做不少拿手的菜,对儿子的职业非常崇拜,经常称他为科学家。两人有许多相同的爱好,喜欢读书,旅游,喜欢美食,喜欢游泳,跑步。两人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甜蜜无间。 一 个可爱的小小人,渐渐变成了一个为患者和家人驱除病魔的天使,我们心中充满了幸福,骄傲和满足。 <br></h3> <h3>小儿100天。这是他来到世上的第一张照片儿。</h3> <h3>那几个月小人总爱这样,反支着两只小胳膊,我们叫他小企鹅。</h3> <h3>和妈妈在一起的开心时刻。</h3> <h3>喜欢骑在爸爸脖子上的感觉。</h3> <h3>奶奶针线活儿特别好。小时候的四季衣服,里里外外大部分都是奶奶亲手缝制,非常合身穿着舒服,衣服上还有漂亮的贴花和小刺绣,小儿很喜欢。</h3> <h3>爷孙俩</h3> <h3>和两个叔叔亲热一下。</h3> <h3>亲亲奶奶。</h3> <h3>小儿眼晴又黑又亮,脸蛋圆鼓鼓,笑起来 就像个洋娃娃,偏偏有时文静还像一副大人样。当时有一部叫应声阿哥的儿童影片,里面那个小主人公非常可爱。所以好多人都喜欢叫他应声阿哥。</h3> <h3>这小军装也都是奶奶的手艺。</h3> <h3>拿到了好牌,偷着乐。</h3> <h3>五岁时的生日礼物,小火车加汽车。</h3> <h3>周日到公园爬山,捉迷藏,骑马,开飞机是他童年记忆中的难忘时光。</h3> <h3>与小表弟在一起,两人相差四岁,他就有了小哥哥的自觉。</h3> <h3>省政府幼儿园的毕业合影。</h3> <h3>上学路上。这是喜欢摄影的二叔的跟拍照。</h3> <h3>红领巾小小储蓄站。</h3> <h3>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h3> <h3>一个暑假里,在游泳班学会了游泳。</h3> <h3>认真的学骑自行车。</h3> <h3>第一次见到大海,兴奋的样子。</h3> <h3>游泰山。</h3> <h3>小同学口中的大队长哥哥。</h3> <h3>小学毕业照。</h3> <h3>第一次到首都北京。</h3> <h3>游三峡。</h3> <h3>与家人一起度过的少年时光</h3> <h3>奶奶一家人</h3> <h3>姥姥一家人</h3> <h3>高中生活</h3> <h3>高考结束,应姥姥,姥爷及小姨一家邀请,到海南度假放飞!</h3> <h3>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h3> <h3>研究生生活</h3> <h3>和学哥学弟们与敬爱的导师一起合影留念。</h3> <h3>长成大小伙子</h3> <h3>和姨妈们一起</h3> <h3>与爷爷奶奶和堂妹</h3> <h3>在国外留学的时光。</h3> <h3>国外留学的日子里,他经常在实验室工作至深夜。期间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h3> <h3>我们毕业啦。</h3> <h3>毕业典礼上,校长亲自为博士研究生代表的小儿正冠拨穗。</h3> <h3>繁忙的医院工作。</h3> <h3>参加学术年会发表演讲。</h3> <h3>硕果磊磊。</h3> <h3>在第四届中国耳鼻喉大师班获银奖。</h3> <h3>在中青年教师演讲竞赛中获奖。</h3> <h3>在电台医学科普知识节目录音。</h3> <h3>获奖标准照。</h3> <h3>日常生活中。</h3> <h3>下夜班儿</h3> <h3>与澳洲回来许久未见的表弟一家相见,格外亲密。</h3> <h3>看望爷爷。</h3> <h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小儿喜欢旅行,体验风土人情,品 尝风味佳肴。游览如画河山,常令他心潮激荡,感动不已。</h3> <h3>与他的爱人一起,两人情投意合,有共同的志趣和爱好,琴瑟和弦生活和睦,其乐融融。</h3> <h3>与爱人一起和他们的朋友们欢聚</h3> <h3>发现新的美食,就开车带上我们,聚餐品尝。</h3> <h3>媳妇喜欢研究烹饪,能做几手拿手好菜,烘焙也很精通,请我们过去盛情招待,自己制作的蛋糕味道还真不错。</h3> <h3>疫情时期,两人一起坚持积极抗疫。小儿多次到红十字机构献血,并积极组织同学朋友捐款购买防护物资,支援疫情严重地区。</h3> <h3>小儿博士后答辩会 ,评审合格!</h3> <h3>心心相映!</h3> <h3>笑看未来!</h3> <h3>四十年风风雨雨,相互陪伴,我们一路走来。当面对挫折,困惑和泥泞时,他从不抱怨,不怨天尤人,而是一个人默默承受,坚守自已的信念负重前行。走过雾霾走出阴郁,依然追求美好,向往光明,心底灿烂充满阳光。作为父母每每想到此,心中就满是感恩与感动。 前路仍然漫长,祝愿小儿风雨无阻,感恩前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另外特别感谢小儿的爸爸,此次制作所用的旧照片,全部由他一张一张精心翻拍,然后反复比照仔细挑选,全神贯注力求完美,在此由衷的道一声:辛苦了他老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