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连环画的“源远” 中国连环画的“流长”》

见贤思齐

<p>  <b>《上海连环画的“源远”</b></p><p><b> 中国连环画的“流长”》</b></p><p> </p><p><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邵家声</span></p> <p><br></p><p> 有画友近日问:奇怪,为啥僵死的连环画又恢复了生机?</p><p> 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连环画的过度发展,于是有了二十几年的超长休眠,这使一些海上老连环画家都说出了“连环画已死”的话,也使中年连环画家憋屈不已,而更使年轻的连环画家四顾茫然。</p><p> 作为最接地气最经济实用型的连环画不会沉寂太久的,因为中国特色社会需要。</p><p> 本世纪一十年代初,文新集团属下的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在一派沉寂中一甫创建,就推出红色连环画,杀出一条血路。</p><p> 由于连环画已不再受书店的待见,海派则铆接了红色主题连环画相关单位和地域的题材,诚邀中坚层的中年连环画家创作,短期内组织出版了《刘少奇与长沙》、《陈云与青浦》等等一系列革命领袖题材的三十二开本低价连环画。据我耳闻,过程就是海派出了样书去征订,比如,陈云纪念馆看了书后马上订购一千本。一千本书这在之前不会开印,因为如果不打折也就卖一万五千块钱,这连付稿费都还不够。</p><p> 当然,由于连环画普适性等特殊魅力,陈云纪念馆马上又续订,并在短期协作创作了六册套书(我陆续画了三本),并出了精装宣纸线装本和衍生品。海派中心“钓鱼”发行成功。</p><p> 连环画初春乍暖。</p><p> 全国三大美术出版社都不搞原创,海派连环画中心则亏本搞,连络了市内外资深画家,调动了夏葆元、张培础等上海一流的画家画封面,还探索以师带徒建创作室,并试用电脑绘制,意在用新科技加速制作和降低成本(降低成本的目标似达到了,因为至少节约了纸笔)。</p><p> 由于“红色连环画”的新创作带动了解放以来的汗牛充栋的老版连环画的再版和收藏的甦醒,那可是个巨大的宝藏和宽广的平台。随之,全国孵化了连环画收藏热,许多大一点的城市都有一批收藏者和组织,还常网上联络,活动交流,当然,有些商业活动如摊卖拍卖也属正常,也促进了书市活跃。</p><p> 许多城市还年年办“连友会”,大多非官方办,有的有企业合作或地方政府主办。比如南京连友会年年年初办,连办十多届,每届办得认真成功,影响很大,今年疫情只是推迟到了晚夏。</p><p> 去年浙江松阳力溪村还办成了全国首个农村连环画阅读兼工作室,并出版了《红色浙西南》连环画。而温州的连友会规模相当大。在沪发展的宁波籍连环画家继承宁波帮传统,且最多最优秀,宁波的连藏会和镇海招宝山街道合作将举办的第五届《连艺之乡,招宝山》,则是纯粹的连环画家和连友的藏品交流和友情交谊。徐州继去年办了“红色连环画首发(我的《微湖游击队》)和交流会”后,年内据说又在积极筹办。</p><p> 这些连环画的收藏者多是从小就是连迷,有的还学过画,都很懂艺术,评判连环画和作者句句在理,鞭辟入里,赛如行家,层次不低。就我被邀二次的南京连友会里,会长马建平是国家一级演员,前几年就收藏连环画十万多,一些副手也多为公务员知识分子。共进午餐时,有个同桌拿来了他收藏的我的书请我签名,当他听说我还有“邵劭”“吉士”等多个笔名时,马上要求晚八点到旅馆再见,届时他又带来一摞我用笔名发的连环画。我奇怪的问他怎么会这么快整理出我的书?他说他索引管理,并对这些书和署名都非常熟悉,在出版社,版本和发行量上比我还熟得多。我试问他何处高就?他给我看了一张刚在证券系统大会作报告的照片。</p><p>有这些个连友,我们作为画家,怎会没感触,怎会不亲和。记得在一次画展开幕式上,叶雄老师为不期送上求签名的陌生收藏者签了名还道了谢,在旁的我有意问他为啥要谢?其实,我宜兴藏有万本不同样的连友文人徐忠东也把我在《新民晚报》上连载二个多月的《公民喉舌》合钉剪报请我签名,我也是道了谢的。</p><p> 上海也时有连友聚会,今年聚奇古玩城还连续请不同画家搞了多次签名活动。上海展览馆书展上连环画签售年年有......全国各地连友会的热点是冲着请的画家义务签名,当然画家费用由主办方出,有的还送点土产和红包。但这些都不在邀前作为条件。而繁忙的画家就是出于连友对其过往作品的爱好和对本人的尊重。老连环画家陈云华老师一次说,连环画家和连友的关系就如鱼和水的关系,此言一出,感动在场人。</p><p> 上海人美社南草坪大石块上镌刻有“中国连环画的摇篮”八个大字。</p><p> 中国连环画的摇篮确是上海。</p><p>当然,作为摇篮就不宜是五十年代成立的人美社了。</p><p> 早年上海有好多创作出版发行连环画的私家书局,有家出版发行了二百多册原创连环画的“志成”书局今年正当百年(老板吴锦芝,解放后就合营了),其后人吴蔚先生在“90”后的连坛耆宿汪观清先生的鼓励下,决心搞个纪念活动,遍请连环画家和编辑,遥念“摇篮”,研究回顾;豪情缅怀,交谊欢聚。如解放初就去广州,少呆画室出道的民国连环画洪老画家因年迈和疫情而不能相聚,江浙沪名家多为邀请,画家们也都欣然前往,可见,国人是多么看重中国特色的连环画种,看重上海连环画的渊源,看重曾有一百另八将的上海连环画,看重这哺育当年连环画成长的热土和功不可没的一款款老“摇篮”。就是这些百年“摇篮”群,成就了中国最早的连环画作品,画家和读者群,其居功至伟,也得到了鲁迅盛赞,为之后的经典连环画和红色连环画的创作繁荣准备了最重要的人力资源。</p><p> 老话说“源远流长”,上海连环画无疑“源远”,如今连友会,如今红色新创老书再版,如今北京连环画出版总社新创启动,海派《最美奋斗者》(十人册)、《嘉兴名人》(百人册)都已编绘到第二套,连友和企业家也多有出资出版新老连环画。如《学习用典》新创连环画在北京刚刚隆重发行并全国巡展,明年又是建党百年,连环画实力雄厚的江苏又将新创一批 ,由著名连环画家范生福一个人编辑的上海《连博》已艰辛坚持十八年,把自己的工资稿费用在了印刷发行送书上,全国最早以艺抗疫的不是影视,而是连环画,而且反映神速影响巨大.........中国连环画已溶入社会文化,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自信和特色文化,虽然连环画的发展还必然要艰辛求索,但中国连环画的“流长”也是必然!</p><p> (.2020年10月10日)</p> <p>图片右起是吴蔚、陈云华、邵家声,范生福正为海上老书局长卷画题辞,樊钢摄影。</p><p><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