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我市新高一已经开始使用新教材,如何正确解读课标要求,立足高效课堂教学,强化学科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受到一线生物教师的广泛关注。10月14日,我校联合太原二中、太原五十三中、太原六十中、太原六十四中、代县中学五个兄弟学校共同开展了“新教材、新课堂”同题异构教研交流活动。此次活动48中生物组全体老师参与听课观摩,潘红艳和傅晓虹两位老师参与授课,并有幸请到太原市教科研中心教研员史江宁老师亲临指导。 本次同课异构课题是必修1第2章第5节“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七位老师精心设计教学,各显神通,为大家呈现了非常精彩的课堂。老师们不约而同地将模型构建作为本节课的亮点,在教具的选择上各具特色,在学生在动手制作模型中进行新知的学习。<br> <p>上午第一节课由潘红艳老师展示。她以新冠肺炎的核酸检测导入,设问“什么是核酸”“核酸检测究竟在检测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她借用旧教材中“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染色照片,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对于核苷酸和核苷酸链的结构,她利用自己购买的塑料模型让学生分组进行构建,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在四个小组展示各自的核苷酸链模型后,她让学生比较不同核苷酸链的差异,水到渠成地引出遗传信息的概念,并呼应导入时的问题,让学生理解核酸检测实质就是在检测病毒RNA碱基的排列顺序,课堂学习自然就有了获得感。整堂课自然流畅,学生充分参与,师生关系和谐愉悦。</p> 第二节课由太原二中王芙蓉老师展示。她以刑侦破案中的DNA指纹技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她通过设置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先学后教,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两类核苷酸的差异,并对碱基、核苷酸的种类进行归纳总结,注重对知识的巩固落实。王老师教态从容,语言清晰,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br> 第三节课由太原53中霍硕燕老师展示。她用核酸检测的视频导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她用自己精心制作的核苷酸部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次构建了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链、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链的模型,让学生在动手中真正理解了两类核苷酸的组成和核苷酸链的结构。霍老师讲课富有激情,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充分体验,课堂气氛活跃。<br> 第四节课由太原60中唐永凤老师展示。她用“DNA锁定真凶”的视频导入,让学生体会生物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模型构建上,她让学生利用卡片拼接不同种类的核苷酸,借此理解核苷酸的组成和种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笔将各核苷酸连成一条长链,并比较不同小组核苷酸链中碱基的排列顺序,引出核酸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特点。唐老师在教学中始终面带微笑,语言温和,课堂气氛和谐愉悦。<br> 下午第一节课由太原64中石变霞老师展示。她用以刑侦破案的案例导入,在模型构建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卡片构建核苷酸和核苷酸长链,进而理解为什么核酸携带遗传信息。她精心设计各环节,重视细节,比如用PPT课件展示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的结构式,直观明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的含义。石老师语言清晰简练,讲课富有激情,学生参与积极活跃。 第二节课由代县中学贾丽春老师展示。她通过复习旧知的方式导入,让学生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在教学中利用学案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完成学案的内容,进行知识的建构。<br> 第三节课由我校傅晓虹老师展示。她以时事新闻“青岛出现确诊患者”导入。在讲“核酸的种类和分布”时,傅老师以资料呈现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体现基于证据的学习过程。在模型构建上,她让各小组在用贴纸和水笔在白磁板上画出核糖核苷酸链,学生都充分参与进来,各个小组的成果都得到展示和评价,学生活动有序有效。她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课堂气氛活跃融洽。在构建出核糖核苷酸链的结构模型后,她呼应导入,借用“我国科学家5天测出核酸序列”进行思政教育,让学生感受我国科技实力的进步,同时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因为公共卫生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整堂课引人入胜,别开生面,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建构,科学思维得到训练,社会责任得到加强,可谓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在课堂中落地的样板课。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后,教研员史江宁老师对这七节课做了精彩的点评:几位老师都运用模型构建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模型内化生物学核心素养,课堂各有长处。对于教学的改进,他提出几点建议:学案设计时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不能少,并且要有主次,新手教师不能过于依赖学案;教师要更加重视板书的设计与书写,练好基本功,提高专业素养。针对这节课涉及的诸多科学性问题他提出了不少自己的见解,让我们在知识的讲授上更加严谨。 这次“新教材、新课堂”同课异构教研交流活动立足新教材,基于新问题,通过不同教师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设计,为我们使用新教材丰富了策略,拓宽了思路,大家对新教材的使用充满了信心。通过现场观摩听课和聆听专家指导,我们对新的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如何处理好新旧教材的衔接过渡,把握好新课标,上好新课有了更好的借鉴方向和目标。 教研无止境,交流促提高。面对新的形势,四十八中生物人一直在积极探索,积极尝试。教改路上,四十八中生物人愿和各位同行一起,携手并进,真正落实好核心素养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