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高效的课堂是教师具有扎实学识的体现;是把握规律,尊重学生的体现。一直以来,学校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机会,邀请专家进校园,指导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让青年教师在磨课、上课、研课中不断总结,提高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10月15日上午白家庄小学汇景苑校区数学组迎来了专家殷老师本学期的第一次入校指导,吴梅主任带领汇景苑二、三年级数学组教师全程共同参与。</p> <p> 备好教案是一节好课的基础,本次活动聚焦教学设计,在听评课之前,通过教师说课,专家殷老师亲自对教师的教案把脉诊断。</p><p> 在此之前,吴主任精心安排,温馨提示老师做有准备的人,周正、孙楚涵两位老师迅速执行进行说课准备。</p> <p> 上午8:10教研活动准时开始,首先是三年级周老师的教学设计——《连续退位减法》周老师以学定教,通过学情调研,将教材中的例题进行整合。</p><p> 在教研中,殷老师首先对如何结合小棒、计数器等学具进行说算理进行了细致的指导;</p> <p> 本节课的一大难点在于十位的特殊性,在周老师的教案中,原是教师小结计算方法时直接说出竖式的特点,因此殷老师向老师们抛出一个问题——<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请你们提一个“关注十位”的研讨问题</b>。三年组老师们马上头脑风暴,并在殷老师的引领下<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进行课堂模拟:</b></p><p><br></p><p><i>周老师提问:今天我们学习的竖式和原来有什么不同?</i></p><p><i>教师模拟学生:需要退两次。</i></p><p><i>周老师继续提问:怎么叫退两次?</i></p><p><i>教师模拟学生: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也不够减,又从百位退1。</i></p><p><i>周老师:……</i></p><p><br></p><p> 研讨到这里,老师们发现并为得到想要的答案,无法再进行下去。于是殷老师指出这样的研讨问题“绕弯了”,既然要引导学生关注十位,那么<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研讨问题要指向明确</b>,在殷老师的指导下,最终将问题链设计为:</p><ul><li><i>我们要特别注意哪位?(十位)</i></li><li><i>为什么关注十位?你发现什么了?</i></li><li><i>为什么要借给个位1?为什么要向百位借1?</i></li><li><i>出现了几次借位?(2次)</i></li><li><i>哪两次?</i></li><li><i>你能给今天学习的竖式起个名字吗?(连续退位减法)</i></li></ul><p> 这样的设计不仅将课堂的中央地位交给了学生并有效突破了难点。殷老师也指出“小结是对思维过程的归纳”,一定要强化研讨。</p> <p> 最后吴梅主任对巩固练习环节进行了细致的指导,指导教师如何正确且合适地选择习题,每一道习题的选择是有目的的,而不是大量计算题的堆积,吴主任还指出在练习环节一定<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要暴露错误资源,组织学生思辨</b><b>。</b></p> <p> 接下来是由孙老师准备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在殷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课堂学生不同生成,制定不同的环节设计。</p> <p> 在体会乘法的简洁性时,一改以往在出示三组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之后让学生观察,而是为学生出一组算式,如10个8相加,你想怎么表示这个相加,这时就会发现有的学生写的快,学生写的慢,那么写的快的同学来说说你是怎么写的,写的慢的同学说说你又想怎么写,通过对比体会乘法的简洁。</p> <p> 此次专家进校指导活动老师们认真倾听、大胆提问、及时记录,通过与专家面对面的交流探讨,拓宽了老师们的教学思路,对如何有效应对课堂生成有了很大的感触。</p> <p> 四个小时的教研紧张而又充实,老师们意犹未尽,我们在思考,我们在努力,相信在学校领导和专家的正确领导和指引下,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会更加高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