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太平渡是红军第四次渡过赤水。四渡赤水,一渡是全被动,二渡是半主动,三渡是半被动,四渡才是神来之笔。</p> <p>四渡赤水,得意之笔!</p> <p>四渡赤水陈列广场红军铜像</p> <p>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大门。国防部原部长张爱萍上将题写馆名。</p> <p>四渡赤水是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p> <p>长征精神永放光芒</p> <p>四渡赤水的历史背景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开始长征。</p> <p>通道会议、黎平会议和猴场会议,确定了红军前进的方向,为遵义会议打下了基础。</p> <p>遵义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p><p>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初步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p> <p>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在土城战斗中失利,无法实现北渡长江入川意图,只好从猿猴场(今贵州元厚)、土城西渡(一渡)赤水河甩掉敌人。</p> <p>红军战士赠送老乡的医书,国家一级文物。</p> <p>红军使用的货币</p> <p>红军生活用品</p> <p>红军武器</p> <p>红军用的木碗瓷杯</p> <p>毛主席讲,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没有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