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共教研 齐头并进同成长——花园学校四年级数学组教研活动

花园李芹

<p>金秋送爽,丹桂飘香,为更好打造我们花园学校的绿色课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每学期的普听课成了我们花园学校的特色。本次普听课我们组的每位老师都做了充足的准备并积极的参与本次教研活动。</p> <p>本次活动中马超老师和李芹老师对《小数的意义》这节课进行了同课异构,纵观这两节课各有各的特色。</p> <p>马老师的上课风格一直是“稳”,不慌不忙,整个课堂简洁精练,思路清晰,教态沉稳,主次分明,注重课程与方法,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的照顾每个学生,争取让每个孩子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究,学生学的扎实,轻松。</p> <p>李老师的这节课扎实有效,没有为追寻结论而一味的压缩过程而是积极组织有效的数学活动,确立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去体验、去思考、去构建数学概念。学生始终参与到概念的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归纳、分析和综合,最后抽象、概括出小数的意义。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使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通俗易懂。</p> <p>赵冠霞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的认识》,赵老师的这节课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层次清楚,环节紧凑,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实物展示、合作交流等,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的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展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体现了学生自身的价值,从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了教学效率。</p> <p>高秀芳老师执教的《重叠问题》,高老师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对教材的处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落实新课标理念等方面都很成功。在教学中,高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大胆放手,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过程中,经历集合图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体验和建构中理解集合图的本质,突破教学的难点。</p> <p>&nbsp;每周四下午的半日教研我们都很认真对待,10月15日下午李芹老师首先对本次普听课进行了总结,然后大家各抒己见谈了谈自己的想法和平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p> <p>普听课活动的开展让老师们的思想进行了碰撞,彼此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信通过我们这个教研共同体的共同努力一定会花开满园!</p>

学生

教学

老师

教研

数学

听课

活动

这节

过程

李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