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时代(四)

老玩童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的求学生涯</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四部</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我的大学时代》</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程党会</b></div></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29、露天电视</b></h1> 80年代的电视尚未普及,看电视就像看电影一样的稀缺,记得师大当时只在学生八楼西侧楼下的露天,放了一台14吋的黑白电视,底下却围满了看电视的人,大家都是站着观看的,看着看着图像就不清晰了,就有人去把天线拨动拨动,然后就能清晰一点,有时拨动的人刚把手拿开图像就又不清楚了,于是就有人喊你干脆就别撒手啦!记得后来的宋丹丹曾在小品里说过她妈叫她干脆给天线上挂上一块肉得了,免得用手扶着太累了。<br> 那时最振奋人心的电视剧就是《霍元甲》,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既是第一次看武打片,也是第一次看港台片。整部剧既表现出了武打的精彩和刺激,也展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辱的爱国激情,里面的插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更是听得人群情激昂和热血沸腾,也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歌曲之一。后来又看了《敌营十八年》,还看了多场多段相声名家侯宝林、马季等人的相声表演。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0、师大图书馆</b></h1> 师大的建筑除了行政大楼和一些新建的教学楼以外,大都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帮助建设的,十几栋宿舍楼全部为三层的苏式建筑,古香古色的师大图书馆建设得更是漂亮大气且庄严典雅,不但是师大的一道风景,而且是整个西安的一道风景,图书馆的藏书量也是数一数二的。 师大图书馆不但有着大量的藏书,供学生查阅知识,而且还有很宽敞的阅览室,这里既是同学们查阅资料的场所,还是不少同学上自习的好去处,只是因为座位有限而学生人数太多,所以往往很难争得一个座位,有些去得早的同学经常会给自己认识的同学提前用书包或者书本抢占座位。<div><br></div> 图书馆二楼的最南端还有一个报刊杂志室,供学生们借阅,以及时了解时代的脉搏,记得这个报刊杂志室里订阅了当时非常流行的上千种的各类报刊和杂志,比如《人民文学》《故事会》《读者文摘》《中国青年报》等。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1、任课老师</b></h1><p><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大学四年给我们带过课的老师有很多,现整理如下。《无机化学》带课老师是很有知识分子形象的杨子超老师,实验员老师是李文凯老师;《分析化学》带课老师是慈祥可亲的夏蓉芳老师,实验</span>员<span style="color: inherit;">老师是何鼎峰、黄彩海老师;《有机化学》带课老师是渭南口音的刘成德老师,他是我认为讲课最清晰的老师,实验</span>员<span style="color: inherit;">老师是徐冰云、张延红老师;《物理化学》带课老师是不修边幅的刘志英老师,他讲课我听起来比较吃力,但他的板书却很有条理性,不少同学就私下议论说刘老师的课你干脆就别听,只把他的板书抄写回来认真看就成了,实验</span>员<span style="color: inherit;">老师是王绪绪老师。</span></p><p><br></p> <p>  《普通物理》带课老师是非常有范的姜新田老师,他一节课的板书能写五六版;《结构化学》带课老师是孙作民老师,《化工原理》带课老师是段兴潮老师,《英语》带课老师是曲献忠老师,《中学化学教材教法》带课老师先是王志琪老师,后是石康培老师,石老师为人非常善良,脾气也很好。《党史》老师是一位姓高的老师,叫啥名字我记不起来了,只记得他每次上课时都拿着一个特别大的搪瓷茶缸,呲溜跐溜地喝着很烫的开水。记得时任师大副校长的李子新老师曾给我们讲过一次党史课,内容就是他亲历皖南事变的经过,皖南事变时他担任的新四军某团的团长,他们团的任务是负责战后打扫战场和掩埋尸体的任务,听他说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新四军战士很多,主要原因是蒋介石对新四军反动了突袭所致,新四军当时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才造成了如此大的损失。</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2、补考经历</b></h1><p> 大一期间我因为体质比较弱,导致体育课没及格,我的体育是卡在1500米跑步这一项上的,咋跑都跑不快,当时并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所以就一直拖着没有及时补考,直到大四快要临毕业的时候我才听说只要有一门课不及格就拿不了毕业证,这时我才急了。体育老师是一个陕北的小伙子,我和他不太熟怕他刁难我,为了能增加补考过关的把握性,我就把我打算补考体育的事给我系一个和我经常打乒乓球的薛少安老师说了说,他问我的体育老师是谁,我告诉他后他就说没事,这事包在他的身上了,原来他和我体育老师的是陕北老乡,他后来给体育老师私下说了一下,很快就给我安排了体育补考,本来只给一次机会,但体育老师不忍心我为此而不能毕业,就给了我多次机会,最后在老师的精心指导和酌情照顾下我总算体育补考过关了,可见我当时的体质有多弱。</p> 大一时因为大家对《党史》课普遍都不太重视,老师嫌大家听讲不认真,就有意在《党史》考试中让十多人没有通过,大二刚开学时学校就给我们安排了一次补考的机会,我又因故而没有参加,直到大四时我才找任课老师要求补考,但《党史》老师嫌我当时不好好学他的课而故意刁难我,石康培老师听说后就给我说“你这事包在我身上了,他和我是高中同学,我去给他说说。”不久《党史》老师就给我安排了补考,因为我准备得比较充分,加之老师的酌情照顾,所以我就比较轻松地通过了。在此我要十分衷心地感谢一下曾帮助过我或照顾过我的几位老师。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3、学习场所</b></h1><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师大四年我们的学习场所主要集中在教学五楼和教学六楼,其中教学五楼是我们上课的主要场所,大学里和中学里最大的不同主要有两点,一个就是高中的课都是按单节排的,一上午四节课可能就上四门课,而大学的课却都是按双节排的,一上午四节课则只上两门课;另一个就是高中的教室是固定不变的,而大学的教室却是随时变换的,每一门课的上课教室却都是不一样的,往往是在这个教室上完上一门课,紧接着就得赶赴另一个教室去上下一门课。高中的每个教室门口都会挂着一个“高几几班”的牌子,而大学的每个教室门口则只挂着写有“5203”这样的牌子,5代表教学5楼,2代表二层,03代表五楼二层的第三个教室。</span> </h3> <p>  教学六楼则是我们做实验的主要场所,实验是以大组为单位同时做的,我们班54人分为三个大组,每组18人,我们组是第一组,组长是王志德同学,每个大组又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共用同一套实验设备,我们小组只有我和李锐同学两个人,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她负责做,不爱动手的我则负责记录,我们俩一直配合了四年。每个实验室都配有专门的实验员老师,记得有一个长相漂亮,满口陕北口音的年轻老师张延红,她比我们大不了几岁,为人很随和,和同学们的关系形同姐弟(妹),听说我们毕业后不久她就因什么病而早早地离开了人世,真是好可惜呀。</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4、化学实验</b></h1>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所以我们化学系要做的实验种类自然也就比较多了,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化学实验,其它的诸如普通物理、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基础等课的实验都比较少。记得有机化学的实验很费时间,一个实验有时得做好几天才能出结果,有机实验往往会伴有很难闻的气味产生,所以大家普遍不太爱做有机实验。相对有机实验来说无机实验要比较好做一很多,不但反应快、耗时短,而且实验现象也要更加明显和刺激一些。 记得做金属钾和水的反应实验时,我们宿舍就有人偷拿回来了一块钾,那天我们宿舍有人把刚洗净了的蚊帐就搭在了宿舍内两排架子床中间的过道里,地上放着脸盆接蚊帐上滴落下来的水,有人就把玉米粒那么大的一块金属钾仍在了地上的脸盆里,先看到它因为遇水反应放热而很快熔化成了一个钢珠般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像一只无头苍蝇般的毫无目的地剧烈游动着,很快钾就在水面上起火燃烧了,大家看得正兴奋时,只听到“嘭!”的一声就爆炸了,把大家吓得全跑到宿舍外的楼道里,回头往宿舍一看发现搭在上面的蚊帐已经起火啦,原来是因为钾爆炸太剧烈而蹦跳到了蚊帐上从而使蚊帐起火的,这只蚊帐就算彻底地报废了。大家看到钾已经反应完了,没有啥危险了,就及时返回宿舍灭了火。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5、记忆技巧</b></h1> 大学四年,除了大一时因重视不够而导致《党史》不及格以外,后来的政治课程,不论是《哲学》,还是《政治经济学》,我每次考试基本都在90分以上。究其原因是我后来找到了政治知识点的记忆方法和窍门,具体就是对于政治课的知识点我并不是死记硬背,而是先把每个段落反复推敲,反复进行语文性地缩写,直到最后提炼出几个关键字或者一个关键词,这个推敲和缩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强化理解和记忆的过程,这样一来它有几个段落,我就只需要记住几个关键词就行了,到了考试的时候我就先写出这几个关键词,然后就回想一下当年缩写的情形,然后再进行语文性的扩写,答案也就变得丰满和全面了,得分自然也就比较高了。<br> 后来我把这种记忆方法也运用到了其它的学科,也使其它学科的成绩普遍得到了提升,不过不同的课程有其不同的知识特点,有些课程适合于这种记忆,比如一些偏文科的课程;有些课程不见得适合,比如一些纯理科的课程。有了这种记忆法宝以后,我的学习就变得轻松自如了许多,除大一有不及格记录以外,大二到大四的三年里我就再没有出现哪门课不及格的现象。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6、联合教室</b></h1> 师大图书馆的北边,学生八楼的西边有一个挺大的教室,叫做联合教室。该教室既是一个会议室,也是一个大剧场,能容纳上千人之多。我们刚入学时全校80级的970多名新生就是在这里集合开会的,这里还经常会举办各种各样的讲座或者报告会,记得我们曾在这里听过马家骏等老师所做的科普讲座,有讲飞碟之谜的,有讲黑洞理论的,有讲死亡之海的,记得马家骏在讲到飞碟之谜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段有趣的话“我们国家以前很少出现过飞碟的传闻,自从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国家才开始出现飞碟光临的传闻了”。在这里我们还听过著名的陕西作家邹志安所做的文学报告,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说他父亲一辈子和数字七有着不解之缘,好像是生于某月十七,死于某月初七,享年七十七岁,还说他父亲的衬衣一辈子很少让人洗过,直到去世时脱下来的时候衬衣都发硬到了能立起来的地步。<br> 这里也是各系举办联欢晚会的场所,记得我们化学系就曾在这里举办过多次联欢晚会,有庆国庆的,有庆元旦的,我们班的大合唱《拉网小调》《黄河大合唱》就是在这里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的,我们班李锐同学的孔雀舞不但在这里获得过全系的好评,后来还在学生食堂的全校联欢上引起了全校的轰动,我也曾在联合教室的舞台上代表我们班表演过不大成熟的板胡独奏《杜鹃山》选段。我们也经常在这里列席和围观过其他系的各种晚会,文科院系的学生往往比较开放,穿着也很时髦,他们的喇叭裤和迪斯科曾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37、师大医院</b></h1><p> 师大医院只有一栋楼,楼西隔条路就是师大出版社和师大幼儿园,楼南就是一个小的露天广场,这个露天广场就是放映电影的场所,也是开大会作报告的场所,记得我们曾在这里看过不少当时很热播的电影,如《牧马人》《巴山夜雨》《庐山恋》《三家巷》《三毛流浪记》《知音》《少林寺》《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我们也在这里听过著名导演谢晋所作的报告,记得他说过他和邓小平的家庭一样,也有孩子在文革中被打致残,我们还在这里听过校长李绵发表的讲话。医院楼的西南侧有一个比露天广场低洼一点的灯光球场,主要是用于晚上在这里进行篮球比赛的,也用于一些比较时髦的穿着喇叭裤的年轻人在这里放着录音机跳迪斯科的。 </p> 当时学生看病是不花钱的,师大医院比较简陋,只能看一些诸如伤风感冒或者因故受伤的一些小病,稍微大一点的病就会给你开个介绍信让你去医学院附属医院(即现在的西安交大一附院)去看的,记得大二期间,西安流行了一阵伤寒,各校都如临大敌,对发烧的同学一律集中隔离,不幸的是我那段正好也发烧了一回,也就毫无例外地被集中到了师大医院的二楼进行隔离,把人也算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但隔离期间不但未进行任何的治疗,而且还是十多个人住在同一个房间,只是每天定点地测量几次体温而已。大概过了快一周左右的时间,就把我们带到了西安市的传染病院,到了那里还是只对我们测量了一下体温,除个别体温不正常的同学被留下外,其余的我们就都返回了学校,并宣布我们没事啦,可以解除隔离,回宿舍去住了,这段莫名其妙的隔离治疗就算彻底结束了。后来回想起来那段时光还是停留恋的,因为隔离期间每顿饭食堂都会派专人给我们送到医院,不但不用花费一分钱,而且比我们平常花钱买来的饭菜质量还要好许多,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都能吃到热烫烫的西红柿鸡蛋面。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作者简介</b></h1> <font color="#167efb">程党会,武功县河道乡上河道村人,1963年出生,1984毕业于陕西师大化学系并获学士学位,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在陕西汉中中学、武功薛固中学、武功长宁高中、河南新欣学校、北京华诚中学、北京京华学校、西安航天中学、杨凌高新中学任教,现任教于西农附中。</font><br> 电话 13060394871<br> 微信 cdh13060394871<br> QQ 361033464

老师

师大

我们

教室

带课

补考

实验

记得

同学

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