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indent-1">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把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或倾向,那就是教育的成功”,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从小学阶段抓起,这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还需要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耳提面命的教导。</p><p class="ql-indent-1">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发展健康人格,10月14日下午,太平镇第二中心小学组织全校班主任举行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讨会。</p> <p class="ql-indent-1"> 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发言人是胡智华副校长。会议有四个流程,分别为行为习惯评比方案再次解读明晰、行为习惯评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班主任自由提出班级中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集体商讨解决办法、梁焕城校长补充、总结。</p><p><br></p> <p>一、行为习惯评比方案再次解读明晰</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1)课堂基本习惯</b></p><p class="ql-indent-1"><b>课前准备</b>:将书本、笔记、练习、文具放桌子左上角,静心坐、问好。</p><p class="ql-indent-1"><b>坐姿</b>:身坐正、脚放平、肩放松、双手交叉放背后。</p><p class="ql-indent-1"><b>站姿</b>:步从容、立端正、宽转弯、勿触棱。(双脚并拢直立、两手自然下垂、挺胸抬头、眼看前方)。</p><p class="ql-indent-1"><b>听:</b>认真听、不插嘴。(保持坐好状态,安静并眼睛注视讲课老师或回答的同学。认真倾听老师讲课或其他同学发言,尊重他人发表意见,不随便插嘴,要思考他们发言是否正确。想发言时先举手,获准后才能针对发言及时做出补充或相应评价)。</p><p class="ql-indent-1"><b>说</b>:先举手,老师允许后才说话,说话完整规范、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态度大方自然。</p><p class="ql-indent-1"><b>读</b>:姿势正确,一拳一尺;自然发声、不大喊大叫;眼盯书本,字字过目;声音响亮、正确、流利、有感情。</p><p class="ql-indent-1"><b>写</b>:写字的姿势:头正、肩平、脚放平、一拳一尺一寸,本子正、左手按、右手写。(三指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腰板挺直身坐正,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p><p class="ql-indent-1"><b>课堂小口令</b>:口令内容另符页,要求学生能记住口令,能快速作出反应。</p><p class="ql-indent-1">“<b>小组合作学习</b>”: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分工协作,互相交流,综合概括,从而获得知识的学习方式。具体见学校爱种子方案。</p><p class="ql-indent-1"><b>小组汇报</b>: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小组内每个同学轮着发言。可以重复核心的结论,讲述重要的知识点,表达自己得出的结论和思考的过程,务必使每个同学都有发言表达的机会。</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2)作业(练习)本要求:</b></p><p class="ql-indent-1">作业本设置规范、整洁;合理安排时间;作业静心、会检查、有错及时改正。</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3) 师生礼仪习惯:</b></p><p class="ql-indent-1">文明有礼,主动问好或行队礼,说普通话,讲文明语;衣着端庄得体,干净整洁,符合师生身份特征,少先队员佩戴红领巾或队徽,少先队干部佩戴袖章;学生不染发,不佩戴饰物,男生不留长发;教师要礼貌回应问好,倡导教师主动问好。</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4)课间休息习惯:</b></p><p class="ql-indent-1"> 课间休息要安静,不在教室、走廊、楼梯追逐打闹,不串教室,不围观、不高声喧哗。不攀爬,不做有危险的游戏,同学交往要互相尊重、团结互助、理解宽容、真诚相待,不欺侮同学、不戏弄他人,不讲粗口不打架,发生矛盾多做自我批评;上下楼梯靠右行,轻声慢步,礼让,不争先恐后;爱护校园卫生,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树木,不破坏公物;教学大楼内只能做安静的课间活动,跑动或热闹的活动到操场上进行。</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5)集队集会习惯:</b></p><p class="ql-indent-1">集队、集会组织有序,能做到快、静、齐;进退场精神饱满,步调整齐;师生全员共同参与。</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6)中午用餐习惯:</b></p><p class="ql-indent-1">排队取餐要听从指挥,能做到快、静、齐,用餐时单人单桌不交谈,安静用餐。</p><p style="text-align: center;"><b>(7)放学路队、校车习惯:</b></p><p class="ql-indent-1">学生不能骑自行车上学、放学;学生放学有序,听从指挥、列队出校门;教师在场准时到场组织、指挥;在主要交能道路边的要采取相关措施护送学生过马路;.乘坐校车的学生快速集队静候、有序上车,不争先恐后,有教师护送。</p><p><br></p> <p>二、行为习惯评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策略</p><p class="ql-indent-1">在前二周的评比中可见,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行为习惯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学校的卫生环境更美了,集队集会迅速安静了、上课效率提高了等等,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班有些学生不听老师的指挥,不按学校的行为习惯要求来做,我行我素。因此,这就要我们班主任要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养成做到严格要求,持强硬的态度,同时也要苦口婆心,言之有理,对做得好的学生要及时的表扬,刚柔并济,另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不是班主任自己的事,是全体老师的事,因此其他科任老师要相互配合,共同杜绝坏习惯,纠正错误行为。</p><p><br></p> <p>三、班主任自由提出班级中出现的不良行为习惯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集体商讨解决办法</p><p class="ql-indent-1">会上老师们各述己见,积极提出自班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或看到的不良行为:①从楼上往楼下丢垃圾②营养餐垃圾拿去垃圾屋途中有出现漏奶现象③有的同学课堂上注意力分散④学生的劳动意识不强,劳动技能差⑤生活老师的在托管中管理不力,导致良好习惯养成事半功倍……</p><p><br></p> <p class="ql-indent-1">针对这些现象,各班主任进行了深入剖析,发掘其根源所在,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达成了以下共识: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针对以上问题,与各科老师合作制定班级专门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计划;创新教育模式,家校密切配合,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p> <p> 四、梁焕城校长补充、总结</p><p class="ql-indent-1">只有每位班主任悉心教导,在校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和融向上、乐善尚美的校风,促进和学求是、乐学善思的学风,促进知情意行和谐统一发展,让学生如沐春风。他在会上提出,班主任要把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内容常挂嘴边,让学生时刻谨记。</p> <p class="ql-indent-1">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老师面命耳训,也需要学生力学笃行。</p> <p><br></p><p>撰稿:单芷琪</p><p>编辑:陈恩恩</p><p>审核:胡智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