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冕状元刘宗道一一漳州牌坊人物

写手阿敏

<p>  他是一道闪电,曾经在漳州的科举史上发出过耀眼的光芒;他却又像是一颗流星,在明朝的官宦浮沉世界里倏然一现,旋即被淹没于历史长河中,他就是漳州史上第一个无冕状元——刘宗道!</p><p> 一、刘宗道创造了漳州史上两个第一。</p><p> 一是第一个获得全国官员选拨考试第一的人(无冕状元);</p><p> 第二个更厉害,他是漳州史上第一个以“征对人才第一名”的身份,被直接授予都御史(正二品官)的人,这不仅在漳州,即便是在全中国科考史上恐怕也是空前绝后的。</p><p> 在漳州的塔口庵曾经有过一座牌坊——状元坊,建于隆庆6年(1572)年(林震中状元142年之后),时任漳州知府罗青霄为表彰漳州史上两位最杰出的读书人,就把原来位于塔街的“拱辰坊”整修改成“状元坊”,坊分为两面,其中一面是为表彰明初“准状元”刘驷(征对人才第一名)而立,另一面则为表彰宣德五年(1430年)状元林震而立。</p><p> 说起林震,在漳州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漳州大都知道他是漳州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状元,林状元也为漳州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但对于漳州的第一个状元级人物刘宗道,人们却知之甚少,甚至连府志在介绍他的生平时,也只是寥寥数笔。为什么呢?</p> <p class="ql-block">  二、英才没有状元命</p><p class="ql-block">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诏实行科举取士,连续举行三年,但由于科举所得之士皆为年少的青年后生,缺乏实际的任事能力,使朱元璋颇感不满,所以自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起便暂停科举。停废科举的间接后果就是造成人才缺失,百官零落、满朝空缺。不得已之下,明王朝采取了荐举取士和兴学育才两大措施,大量取士。(然而荐举的情况也并不比科举好多少,甚至不如科举,经过反复比较权衡,在停办了科举第十年,也就是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王朝又决定恢复科举制)。而刘宗道恰好在废除进士科考的十年间参加征对人才考试。明洪武十年(1377年),那年全国共有八千多名(一说八百多名)秀才入试,在对策考试中,刘宗道获第一;然后是举德行特异,刘宗道又是第一名,皇上大喜,破格拜为都御史,都御史为御史的一种,中国古代封建朝廷设有专门行使监督职权的机构--都察院,都御史即为都察院的长官。都御史职专纠劾百司,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都御史官居正二品,相当于现在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可见此时的朝廷有多么的缺官,也从中体现了刘宗道的才华横溢。</p><p class="ql-block"> 其实刘宗道早就是漳州一带有名的诗人和学者,元末明初,由于受倭寇侵挠之害,漳州经济和文化遭受双重打击,全境内佛学盛行、理学没落,世风日下。刘驷一生追宗漳州七真儒之一的理学家陈淳,对时下的社会很不以为然,曾经感叹道:“紫阳之化衰、家家阿弥佛”。因此他广收学徒,致力于传播程朱理学,加上诗文卓越,吸引了一大批门生追随。</p><p class="ql-block"> 三、得罪权臣遭巨祸</p><p class="ql-block"> 初入仕途就位居这么高的官职,刘宗道行事小心谨慎,他认真的研究当下的时政,恭敬地向朝廷提出了许多治国的良策,受到了皇上的采纳和赞许。而当他想要继续为国为民施展才华时,却引起了奸党的忌恨,被诬陷连坐诏谪云南,不过很快又接到赦免通知,要求他回来。宗道担心不敢去,就在播州(今贵州义)待命。</p><p class="ql-block"> 奸臣把持的都察院,竟然派人追至他家中,将他的父亲刘宝押往京城,岂知刚走到兰陵(古代有两个兰陵,推算应该是江苏武进)这个地方时,他父亲就得病而亡。宗道(得知消息后)易装奔丧,至武昌哀不自制,投水死(龙溪县志载)。也许是为了避讳,漳州府志仅用八个字描写这件对刘宗道一生至关重要的事件:“后坐事发往云南,卒”,后面再补上:“门人私谥爱礼先生。驷宗陈淳之学,诗文多涉性理。著有爱礼集十卷,《四库总目》行于世。”一个状元之才,就这样被浩瀚的历史长河所淹没……真是侯门一入深似海啊。</p> <p class="ql-block">  四、波诡云谲的明代官场</p><p class="ql-block"> 明初洪武年间共发生了四大案件,一是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1380年)、,它是指洪武帝诛杀宰相胡惟庸事件,随后大肆株连杀戮功臣宿将,此案牵连甚广,胡惟庸被杀,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从此中国再无宰相一职。二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 的空印案,因空白盖印公务文书而引发的案件。此案在当时受到朱元璋相当程度的重视,并因此诛杀数百名相关官员。本案实为一个冤案,然而其影响之广,范围之大,实属罕见。三是发生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 的郭桓贪腐案,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明史·刑法二》在记载郭桓案的起因时,曰:郭桓者,户部侍郎也。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与桓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郎下皆死,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 四是发生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的蓝玉案,是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朱元璋借蓝玉案彻底铲除了将权对君权的潜在威胁,将军权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p><p class="ql-block"> 这四大案历史已有定论,胡惟庸案和蓝玉案是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巩固皇权的政治事件,这两个案件将明朝元功宿将屠戮殆尽,朱元璋通过胡惟庸案干掉了三万人,又通过蓝玉案杀了一万五千人,共计四万五千人;共而“空印案”与“郭桓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贪污腐化现象,但也殃及许多无辜,当时全国共有13个布政使司(省)、141个府(地级市)、192个州(大县及县级市)、1031个县。共的1300多名官员,在“空印案”中不分良莠好坏,正职全部杀掉,副职以下则是打一百棍然后充军边疆。又如后来被朱棣诛十族的名相方孝儒的父亲方克勤(听这名字,明显就是一个勤政为民的好官),时任山东济宁知府,此君一件布袍穿十几年,每天两餐只用一盘素菜下饭,而府下百姓人人富足,因此在百姓中享有勤政廉洁的口碑,他也被朝廷不分青红皂白地诛杀了。</p><p class="ql-block"> “郭桓案” 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因此明太祖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 。后来为了追赃又牵连到全国各地的地主,遭到抄家破产的不计其数,地主对此怨恨极深,朱元璋为了平息怨气又将审刑官吴庸等人处死。(郭桓案"促成了大写数字的出现。"郭桓案"后,朱元璋将记账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以杜绝贪官污吏通过篡改数字贪赃枉法。)明代《刑法志》载:其推原中外贪墨所起,以六曹为罪魁,郭桓为诛首。郭桓者,户部侍郎也。帝疑北平二司官吏李彧赵全德等,与桓为奸利,自六部左右侍朗下皆死,赃七百万,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至于刘驷是牵涉到哪个大案中,目前仍然查证不到)。</p><p class="ql-block"> 五、为何明朝喜欢把罪犯流放云南?</p><p class="ql-block"> 洪武元年(1368年),地处西南一隅的云南一带依然处于元梁王的据守控制之下,而且不承认明朝的统治,梁王凭借边疆山高皇帝远和苦心经营云南百年的根基实力,继续与其他地区的元朝残余势力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初一日,朱元璋下诏调集各路大军聚集京城,并亲自制定进军战略。拜能征善战的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平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统帅三十万大军挺进云南。洪武十五年(1382)闰二月,云南江山易主,并交由朱元章的义子沐英防守。在明朝庭眼里,云南自昔为西南夷(诏书句),再加上山高路远,是流放罪臣的好去处。因此有明一朝,不知有多少高官名士,无辜徙滇。就连写下“滚滚长江东逝水”的另一个状元杨升庵(杨慎,时任翰林院编修),也两度徙滇,而发出无奈的感叹:“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二十一史弹词临江仙)”。</p><p class="ql-block"> 六、生不逢时的刘宗道</p><p class="ql-block"> 流放云南的官员以戴罪之身,过的是逆来顺受,暗无天日的日子,我们大概可以猜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明朝的云南不像现如今是旅游打卡胜地,而是蛮荒之地,离京城有五千时之遥,许多被流放者不堪舟车劳顿,皆丧命于途中。剩下的人到了云南,整天能干的事,除了劳作,无非就是结社聚会,吟诗作对;或者著书立说,广收门徒。刘宗道是否有无家室或后人,漳州府志没有一星记载,只知道他死的时候仍是戴罪之身,是学生私下给了他一个谥号——爱礼先生,想想他的一生,让人唏嘘不已,只能说刘驷的命运多舛,生不逢时!一代魁星,黯然而逝,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 长使故人泪满襟。</p><p class="ql-block"> 塔口庵前的状元坊早已被毁,记载刘宗道的功与过,就只有漳州府志和龙海县志里寥寥数行的文字,试问如今的漳州,还有几个人知晓本郡曾经有过的无冕状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