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赛课绽芳菲,同台切磋展风采——记我校语文工作室举行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

语文组

<p>  为了进一步提升工作室的教研水平,促进工作室青年教师的成长,并未广大教师提供展示、交流、学习的机会,借乘学校举行各科课堂的东风,2020年10月9日,我校语文工作举行了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参与此次比赛的导师评委有邵秀玲老师、刘华亮老师、王齐翔老师、李素冰老师和程茹老师。</p> <p>  本次参赛的5位老师,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精心的设计教学,自如的课堂调控,清晰而新颖的授课思路,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教学精彩纷呈,亮点迭出。</p> <p>  现场教学,异彩纷呈。</p> <p>  张夏慧老师的课堂,从轻松自然的导入进入,紧紧围绕“忧”字展开讲解,从诗句的解读中引导同学们点点去感受作者曹操的“忧”,去深挖曹操“忧”的内容、“忧”的原因,去深入了解曹操这一历史人物,让同学们丰富了对曹操人物形象的认知!</p> <p>  李夏雨老师从《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和《“探界者”钟扬》两篇通讯稿中的细节描写入手,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进而引导学生推导出时代模范所具有的时代精神,层层深入,深入解读文本所蕴含的深意。</p> <p>  文坛老师将《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两篇文章进行群文教学,将两篇文章中的景物和景色进行对比阅读,从景物内容―景致内容―景色特点―艺术方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凸显出不同的作者笔下对不同景物的不同阐释!</p> <p>  符琛苗老师进行《短歌行》与《归园田居》的对比阅读,以细腻的语言,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从曹操和陶渊明的相似之处入手,提出疑问:同是乱世中的文人,环境一样,为何选择不一样?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学生对两首诗歌中“忧”和“悠”的解读,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去深入思考两位诗人的相同境遇下的不同选择。</p> <p>  甘家铭老师解读杜甫的《登高》为“ 一颗诗心,三秋图景”,将诗人登高时看到的秋景结合到诗人杜甫的人生处境与时代背景,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深入分析《登高》的诗句,凸显出季节之秋中诗人杜甫的生命之秋和国运之秋,层层深入,步步推进,培养了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p> <p>  最后,五位评委老师进行点评,在评课中,老师们积极点评,做到了优点说透,缺点不漏,方法给够。教学中每位教师各自的创新设计和授课方式也让彼此受益匪浅,参评教师根据点评总结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p> <p>  经过激烈的角逐,五位导师评委公平公正的评分,此次比赛的获奖结果如下: </p><p>一等奖:符琛苗 </p><p>二等奖:甘家铭 、文坛 </p><p>三等奖:李夏雨 、 张夏慧</p> <p>  &nbsp;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希望本次活动能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位老师都能有所反思、有所感悟、有所收获。</p>

老师

课堂教学

教学

解读

青年教师

学生

曹操

深入

登高

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