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我们踏上了提升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之路。在榆次区教育局进修校领导的组织下,我们140位教师来到龙城太原,进行为期六天的理论学习和观摩。学习期间,我们第三组十名教师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细致观摩,交流取经,认真研讨,收获颇丰。</p> <p>一、专家学者引领航向</p> <p>赵俊玲老师的讲座如和风细雨,语言生动亲切、内容紧贴教学实践,从引课、提问、评价、深度、结课等不同环节渗透立德树人的思想,讲解细腻、方法实用、语言充满感情。从她的讲座中,我们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思政课教师的责任重大,同时也被她身上的钻研探索精神所感动,听完讲座有一种净化心灵的感觉,也更增强了自身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的学习欲望。</p> <p>姜晓娟老师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给我们展示了不同学科在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案例、方法,结合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的成就、网络热点,拓宽了政治教师的眼界,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素材。</p> <p>甄老师的讲座,从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的问题出发,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在《易经》中寻找解决策略,指出我们学习的目的是提升智慧,指导实践,创造和谐。在学科模式上,倡导从课例研究到课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思路。</p> <p>刘教授一篇《谁是你的重要他人》声情并茂、一字不差的背诵,折服了我们在场学习的人。刘教授对思政教育的阐释让我们认识到不能因工作繁重对自己有所懈怠,不能因工作复杂对自己要求降低,因为思政课教师担负着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工作。刘教授的讲课像一道光,照亮思政教师努力的方向。</p> <p>聆听庞教授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一一思政20条解读》深有感触,我们不仅对党和国家出台两办《意见》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了解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而且从理论提升到实践创新,让人心灵通透、干劲十足,努力通过思政课堂给学生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p> <p>郭老师从社会生活出发,生动形象地阐释了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引领,提升课堂质量”的方法,并为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了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p> <p>二、立德树人落在实处</p> <p>随后,我们到小店区八一小学、小店区三十八中和杏花岭平民中学进行了实地研学观摩。</p> <p>走进中小学校园,我们真切感受到校园中环境滋养心灵、文化浸润成长、课程拔节育苗、实践丰富认知,真正让思政教育在校园里落地生根!</p> <p>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我们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要不断积淀文化底蕴,提升理论水平,把自己活成一道光,照亮自己自然地照亮别人!</p> <p>第三学习小组供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