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佳话——兄友弟恭的故事+

邱建华

<p><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千古佳话——兄友弟恭的故事之一</span></p><p><br></p><p>唐朝不仅仅有“手足相残”的李建成、李世民兄弟,还有“兄友弟恭”的李宪、李隆基兄弟。</p><p>李宪、李隆基这兄弟俩,在诱惑力巨大的皇权面前,却能够做到“兄友弟恭”,最终唐睿宗的嫡长子李宪主动退让,将皇位让给了弟弟李隆基,而李隆基为了报答兄长,将李宪的封爵一提再提,更是时常亲自看望兄长李宪,李宪染病,李隆基甚至抛下政务,亲自带着太医前去给他治病。在李宪死后,李隆基又将兄长封为了皇帝,于是,后世史家便将李宪称之为“让皇帝”。</p><p><br></p><p>从身份上来说,李宪的母亲刘氏是当年被武则天下令处死的相王李旦的正妃,李隆基的母亲窦氏只是李旦的侍妾,后来才被成为了侧妃,也就是说李宪是李旦的嫡长子,而李隆基只是李旦的庶子,而且,李宪在父亲李旦第一次登基之时,李宪就被立为太子,后来因为武则天夺权,才又被降为皇孙,一个是早就被立为过太子的嫡长子,另一个则是庶三子,身份孰优孰劣一目了然。</p><p><br></p><p>从权力上来说,所谓李隆基手握兵权,可谓是一个笑话,李隆基发动的“唐隆政变”不过是因为有一小部分禁军将领的支持(笼络到这一部分禁军将领还完全是因为借助了相王李旦的声望),与太平公主里应外合之下做到的,而李旦复辟之后,将李隆基拜为了宰相,随后将其爵位提了提就了事了,反而是将御林军交给了嫡长子李宪执掌。</p><p><br></p><p>从大臣的支持上来说,支持李隆基的大臣无非就是在“唐隆政变”中的功臣们,因为他们很多在那个时候就被打上了李隆基的标签,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而从身份上来说,支持李宪还是李隆基这就很一目了然了,而且当时的朝堂之上权势极盛的太平公主一系一直都不希望李隆基上台了。</p><p><br></p><p>与其说李宪主动让出皇位是因为李隆基的权势,倒不如说是因为兄弟俩深厚的感情和李宪看好李隆基能够终结唐高宗以来唐朝乱局的潜力。</p><p><br></p><p>想当年武则天罢黜唐中宗李显,改立李旦为帝之时,唐睿宗李旦名为皇帝,实则是被软禁于深宫之中,只能处处小心,只求自保。可就是这样做也逃不开野心家们的陷害——李旦的正妃刘氏(李宪生母)、侧妃窦氏(李隆基生母)都被罗织罪名处死,随后又将矛头直指李旦、李宪父子几人身上,所幸有诤臣以死明志,这才逃过一劫,李旦在此事之后,主动退位。武则天为了做戏,名义上将李旦立为了皇嗣,实则依旧软禁,以武三思、武承嗣为首的武氏亲族更是将李旦父子视为眼中钉、肉中刺。</p><p>在这样的环境下,失去了母亲,同病相怜的李宪、李隆基兄弟俩只能相互扶持(这样的兄弟在后世还有一对——明天启帝朱由校、崇祯帝朱由检兄弟俩)。这样朝不保夕的日子过了将近二十年,试问兄弟俩的感情如何会差?</p><p><br></p><p>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兄长李宪为了保全自己和弟弟,养成了与世无争、温文尔雅的性格,而弟弟李隆基为了将来保护兄长,平定乱世,也养成了愈发坚韧的性格。</p><p><br></p><p>从唐高宗信任皇后武氏以来,大唐帝国政变不断,先是武则天罢黜唐中宗,改立唐睿宗,随后唐睿宗又主动退位,李氏皇族起义不断,后来又有张柬之等人发动的“神龙政变”,再是张柬之等神龙政变的功臣被虐杀殆尽,大唐王朝内部斗争愈演愈烈。</p><p>  李宪深知自己的能力,就算自己登基,也最多就是像父亲李旦这样,做一个生性恬淡、珍视亲情的君王,这样的君王在太平盛世或许是一个明君,但是在乱世之中,却会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庸君,而在“唐隆政变”中杀伐果断的弟弟李隆基,绝对有潜力结束这数十年来的乱世。</p><p><br></p><p>当时,韦后集团被剿灭,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凭借着兄长李旦的信任,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想当年在神龙政变后权势极盛的唐中宗一脉,因为手足相残,损失惨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如果不能有强有力的君王出现,当年发生在唐中宗一脉身上的惨剧,将会在唐睿宗一脉身上重演。</p><p>于是,李宪主动向父亲李旦提出将弟弟李隆基立为太子,而李隆基得知消息后,又进宫请求父亲立兄长为太子。</p><p>在此后数十年的时间里对兄长的关心如一日,李宪咳个嗽,李隆基都要派太医前去诊治,每逢李宪生辰,李隆基势必亲自前去祝贺。</p><p><br></p><p>深知长子想法的唐睿宗李旦顺水推舟将庶三子李隆基立为了太子,随后又因为李隆基与太平公主的斗争日益激烈,珍视亲情的他选择了视而不见——宣布退位。</p><p>在李隆基有了天子之实后,太平公主为了夺权,几次想要怂恿李宪出面夺权,李宪却始终不移地站在了弟弟李隆基这一边,在姑侄两人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时,他为了表明自己支持弟弟的立场,更是宣布闭门读书,不问朝政,这就绝了太平公主想要借他嫡长子的身份发动政变的念头。</p><p><br></p><p>李隆基在除去了太平公主一系,巩固了皇权之后,启用姚崇等名臣,使得大唐帝国的威名再度远扬,唐朝的国力更是达到了巅峰,也是此前历朝历代未曾有过的盛世——国家安定,万邦来朝,史称“开元盛世”。</p><p>李隆基的英明神武,不正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李宪的明智?更何况李宪在李隆基登基之后,更是地位尊崇。</p><p><br></p><p>有一次李宪患病,卧病在床,李隆基得知消息后,下旨太医全力医治,每日皆赐下药物与膳食,更是向全国为兄长寻觅郎中,不吝重赏。</p><p>每年李宪生辰,李隆基不管政务有多繁重,都会亲自前往李宪府中祝贺,每每有地方进献的奇珍佳肴,只要李隆基觉得不错,必定会分出一份送到兄长李宪府上,据史书记载,李宪每年写下的谢表多达数百页。</p><p>  </p><p>公元742年一月,李宪去世,李隆基闻讯,前往李宪府中,扶棺痛哭,下旨追封兄长为“皇帝”,谥号为“让”,史称“让皇帝”。</p><p>李宪长子上书恳赐,李隆基不许,反而命内务府为李宪赶做御衣,又将李宪正妃元氏追封为“皇后”。李隆基本想为兄长李宪办一场轰轰烈烈的葬礼,但是又念及兄长生前节俭,大肆操办恐怕会让兄长在九泉之下对自己不满,便只是按君王之礼下葬。在出殡之时,又让自己器重的几个儿子步行护送兄长灵柩,将其陵墓命名为惠陵。</p><p><br></p><p>李宪的退让,让出了自己和弟弟李隆基各自的辉煌人生,是为对手足相残司空见惯的大唐皇室之中难得的一丝温馨……</p> <p><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唐朝(让皇帝)李宪与陇西郡公李宪之比较》</span></p><p><br></p><p>★(让皇帝)李宪(679年—742年1月5日),本名李成器,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睿宗李旦嫡长子,唐玄宗李隆基长兄,母为肃明皇后刘氏。</p><p>初以皇孙,受封永平郡王。文明元年(684年),册立为皇太子。武周时期,授左赞善大夫、寿春王。唐中宗李显复位后,迁宗正卿。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晋封宋王,授左卫大将军。拒绝成为皇太子,让位于平王李隆基。颇能诗歌,通晓音律,善击羯鼓和吹笛。唐玄宗即位后,历任太子太师、司空、雍扬岐泽泾州刺史、宁王。恭谨自守,不妄交结,不欲朝政,为唐玄宗所敬重。</p><p>开元二十九年(742年1月),去世,享年六十三,追封皇帝,谥号为让,葬于惠陵。</p><p><br></p><p>☆陇西郡公李宪(774~829年),字章武,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潭县)人。唐朝中期将领,西平郡王李晟之子。</p><p>仁孝好儒,礼法修整。起家太原府参军,迁醴泉县尉,从事襄阳于頔、魏博田弘正二镇,颇有政绩。入朝,为宗正少卿,迁光禄卿。唐穆宗即位,迁检校左散骑常侍,随从左金吾大将军胡证护送太和公主出嫁回纥,还献《入蕃道里记》,拜太府卿。出任洪州刺史、江西观察使,治下有惠政。</p><p>唐文宗太和二年,拜岭南节度使。性本明恕,精通律学,详决冤狱,政绩斐然。太和三年(829年)八月,卒于岭南官所,时年五十六,追封陇西郡公,葬于袁州分宜红花仰野猿攀果形。</p><p>有子七人,长子李游宜春郡侯,(李游 字观业,生于公元796,卒于公元888年,享年九十二岁。)时任袁州刺史,迎柩奉旨葬于江西分宜红花仰。其六子赴袁奔丧,依兄居于袁州。李游的长子李服(大岗山厦吾村得名始祖),在公元882年,为避黄巢之乱率部分家族成员徙居各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