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青冈青龙木雕</b> <h5> 青冈青龙木雕已有一百多年发展传承史。代表性传承人张付接过了父亲传统手工雕刻技术,形成了北方独特的技术和艺术手法,保留了中华民族原始的纯朴古老文化。他的继承发展带动和促进东北木雕工艺的弘扬、发掘、拯救和保护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张付的代表作品有《千年百合》《毛主席像》等,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h5> <b>2.秸秆画</b> <h5> 秸秆画属于立体画,是独一无二的工艺品种。传承人赵桂荣,天资聪额,热爱文学艺术,是青冈手工艺制作的领军人物。她凭着超常的感悟力创造了“青冈秸秆粘贴画”这一艺术种类,继承和发展了玉米秸秆粘贴画技法。它以玉米稳秆、树皮、蒿草、羽毛等身边司空见惯的材料作为创作载体,借助其自然的纹理和天然的色泽,经过雕、刻、画、煌、烙、裁剪、拼接等十几道工序,创作了几百幅秸秆画作品,立体感强、古朴、自然、简约、时尚,尤其是猛犸象系列作品深受人们喜爱。</h5> <b>3.蛋雕</b> <h5> 蛋雕是在飞禽类蛋壳上刻琢成画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可在飞禽类蛋壳上刻琢成画,融和了绘画与雕刻,以浮雕、阴雕、阳雕、透雕、镂空等雕刻手法体现出各种精美的图案,近年逐渐兴盛起来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蛋雕工艺品有多种,一种是用雕刀在表面颜色较深的蛋壳上雕刻出各种人物、山水、花鸟等图案;另一种是选用质地较厚的蛋壳作为材料,以浅浮雕或镂空的手法进行雕刻;还有一种是将上述两种方法结合在一起完成的作品。蛋雕作品种类繁多,有人物肖像、花鸟鱼虫、京剧脸谱、诗文字画等。在中国,远在明清时期,民间在喜庆婚娶、祝福庆寿、喜得贵子时,为图吉祥如意,就有了赠送红鸡蛋的习俗。当时在北京一带更是流行此风,而且用量也相当可观。于是就有一部分人摆摊设铺,专门卖红色染过的鸡蛋,称其为“彩蛋”。后来,商贩们又在彩蛋上画些花鸟、鱼虫、脸谱等图案,以图生意兴隆。 </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