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 马玉祥纪念馆是为纪念著名作家魏巍的红色经典《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烈火中勇救朝鲜孤儿的志愿军战士马玉祥而建立的免费开放纪念馆。2008年10月27日对外开放,先后被命名为青冈县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青冈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绥化市教育学院院镇共建实习基地、省级国防教育基地,2010年12月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该馆位于青冈县祯祥镇,总占地面积6400平方米,包括玉祥广场和马玉祥纪念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玉祥广场,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内设休闲区、主题区。建有5000平方米的活动场地,左侧设置各种健身运动器材,铸有马玉祥全身塑像,塑像基座正面碑文篆有著名军旅作家魏巍手书的“最可爱的人”题字,背面为马玉祥生平。第二部分是马玉祥展览区,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室内设“马玉祥生平展”“励人轩”“马玉祥居室”“魏巍与马玉祥”“声像室”五个展区。</h5> <b>马玉祥事迹简介</b> <h5> 马玉祥,男,汉族,1931年2月1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青冈县祯祥镇吉兴村。1947年7月,年仅17岁的马玉祥参军,到东北民主联军第一纵队一师二团,在炮兵二连弹药班当弹药手。在解放战争中,马玉祥先参加了辽沈战役,接着随大军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并于194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然后挺进大西南,共立大功两次,小功两次。</h5> <h5> 1950年10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马玉祥随第四野三十八军,征尘未洗,从集安“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肩背几斤小米儿,手仅握一支步枪。餐风啮雪,堆松枝而筑营帐。披雪御寒,怀赤诚而赴悲壮。在历时2年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马玉祥先后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和阵地反击战,以及西海岸反登陆防御,战斗中他爱护群众、作战勇敢,荣立三等功一次。在第二次战役中,马玉祥参加了著名“松骨峰战斗”,修烈厮杀中松骨峰3连130多名战士仅幸存7人。飞虎山五天血战,敌人飞机坦克立体进攻,战土枪管打弯刺刀折断。彭德怀元帅在随后的嘉奖电报中高呼:“志愿军万岁、38军万岁。”<br> 五次战役,捷报频传。狂飙怒吼横扫强虏,柢定朝鲜半壁江山。</h5> <h5> 1951年春,在朝鲜汉江南岸,烈火中勇救儿童,获朝鲜人民盛赞。他就是汉江南岸三勇士之一。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魏巍的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毛泽东主席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从此马祥成为闻名全国的战斗英雄,他和335团的战友们就是“万岁军”的缔造者把志愿军诠释成“最可爱的人”的原型。</h5> <h5> 凯旋归国,未解戎装。1954年秋,英雄探亲回乡。青冈人民倾城出动,欢迎人流好几里长。锣鼓喧天,彩旗飞扬。县领导为他主持婚礼,各机关学校请他演讲;家乡人民自豪无比,最可爱的人在青冈。1955年,马玉祥被授予少尉军衔。1958年6月,马玉样积极响应中央军委“转业地方、支援边疆”的号召,主动要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义无反顾地来到了被称作是“老天无风三尺土,辽河开口没法堵”的内蒙古通辽。<br> “老天无风三尺土”,哲里木盟大草原。他像老黄牛一样,一干就是50年。淡利欲若云缕,薄虚名如轻烟。一直无私奉献,英雄身份隐瞒。<br> 陶瓷厂面临关门,他勇挑厂长重担。农民本性,厚诚如山;璞玉浑金,披肝沥胆。改砖厂毅然决然,苦干实干加巧干。闯过三年困难时期,50名职工有饭碗。<br> 白手起家,建橡胶厂。即无设施,又无款项。军人作风,一呼而上。工人按时开支,生产购销两旺。几年奋战,成果辉煌;内蒙古独一无二,橡胶生产大工厂!<br> 1984年,他光荣离岗。不涉利益,不关升迁。英雄身份,再不隐瞒。</h5> <h5> 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就是马玉祥。脸膛微黑透红依旧,黑土地那株红高粱!消息不翼而飞,好像插上翅膀。在哲里木盟,黑龙江青冈,人民敬仰英雄,引起强烈反响。各地中小学争先恐后聘请,机关部队电台都请他演讲。他居功不骄,离休不离岗。<br> 作革命传统报告200多场,听众达30万人次。2004年10月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受到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的高度好评。2005年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文明办授予马玉祥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7年荣获首届感动内蒙古人物奖。<br> 高粱纯朴,殷红依然。晚霞似火,映红天边!风霜雨雪,刻一脸沧海桑田。峥嵘岁月,挂一身松翠枫丹。2008年4月11日,老英雄马玉祥因脑出血医治无效,在内蒙古通过去世,享年78岁。<br> 青冈人民为了纪念最可爱的人,于2008年10月27日,在马玉祥家乡祯祥镇镇中心位置,投资97万元建成马玉祥纪念馆。</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