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1.博物馆简介</b></h1> <h5> 青冈县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建于2014年9月,由原县文工团1080平方米闲置剧场改建而成,展厅面积500平方米,文物库房、化石修复间、接待及办公区面积580平方米。于当年12月19日正式对外开馆。目前是国内县级唯一一家第四纪古生物化石专题展馆,现收藏第四纪古生物化石精品84件,其中,真骨含量达85%以上的古生物化石骨架10具。具有代表性的古生物化石有猛玛象、披毛犀、原始牛、东北野牛、王氏水牛、普氏野马、骆驼等。以上藏品都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br> </h5> <h5> 青冈县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即已有城镇市场。第四纪古生物化石储量丰富、种类齐全。自1958年首次在芦河镇宏伟水库发现猛玛象门齿化石以来,陆续在德胜乡、永丰镇、民政镇、芦河镇、兴华镇、劳动镇、柞岗镇、迎春镇、新村乡等乡镇出土了大量古动物化石,截止目前出土化石种类达32种之多,化石散件十几万件。<br> 2016年,青冈县被国家正式被命名为“中国猛玛象故乡”、“国家级重点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青冈县作为五个承办单位之一,参加了首届北京大学化石文化周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陆海丝绸之路”中国猛玛象故乡——青冈化石推介会活动。</h5> <h1><b>2.猛犸象文化</b></h1> <h5> 1958年青冈县原芦河公社治安大队(现在划归昌盛镇管辖)社员在修红卫水库时,距地表3米处发现一颗猛犸象门齿化石。1996年7月10日,永丰镇农民在永平村修永平水库时,发现一颗巨大的猛犸象门齿化石,除尖端稍有破损外,表面光滑完整并有磁光,它远大于黑龙江省博物馆展出的猛犸象完整骨架头上的门齿。1998年8月20日,在新村乡四排九村八屯西1.5公里处,约12米宽、7米深的天然水打沟中,发现大量猛犸象等古生物化石,先后挖掘出头骨、肋骨、腿骨、趾骨及大小牙齿等动物化石500多件,其中有一件相当完好的野牛头盖骨,一件较完整的带有6颗牙齿的披毛犀头盖骨。1988年9月14日,在德胜乡所在地1.5公里处刘李屯南大沟,距地表5米多深的一个沟子中,发现披毛犀头盖骨、猛犸象牙、鹿角、东北野牛角、东北野马牙齿、原始狗牙齿、大蚌壳、平卷螺、东北豹角等300多件。1998年后,在德胜乡英贤村刘李屯南大沟陆续大量发现猛玛象完整及零散化石万余件。在以后的十多年里,尤其是第三次文物普查以来,青冈县文物工作者足迹踏遍了全县15个乡镇60多个村屯,进行了走访调查,搜集整理。几乎每年都有大量化石被发现。现有12个乡镇发现了古生物化石,记录在档的出土点近40多处。每年出土的化石数量都在4800-5000件。经考证,这些化石至少代表近30多种动物的个体。从动物的生态类型上看,属草原型、森林型和河流沼泽型。在《青冈报》、《绥化日报》以及《北方文物》、《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电视台等媒体上先后对青冈县发现古生物化石出土情况进行了报道。<br> </h5> <h5> 青冈县冰河时期古动物化石种类多、数量大,地域几乎遍及全县百里方圆。近年来,经过文物普查及偶然发现,在新村乡、德胜镇以及兴华镇五屯、丁家店、刘李屯等地都有化石陆续出土。1988年,青冈县宋喜尧村采集猛犸象、野驴、披毛犀、河套大角鹿、羚羊、东北野牛、原始牛等八种哺乳动物化石。目前,在青冈共发现猛犸象、披毛犀、东北野牛、普氏野马、原始牛、王氏水牛、安氏无角犀、鼠兔、貂熊、野羊、宽角羊、野马、人类、孢子、羚羊、转角羊、野猪、晚期家狗、晚期家牛、中华家牛、河狸、狐狸、猞猁、隼、豺、虎、野骆驼、野狗等32种化石。散失在民间的化石有3万多件,流失在县外的有几十万件,其中大庆有10万多件、天津2000多件。<br> 这些化石的年代距今大约有300万—1万年,可以说青冈县这方土地在远古时期经历了一个猛犸象时代,比现在的牛羊还多。这种古脊椎动物,只是在4000年到1万年前才灭绝。<br> 那时的青冈大地,水草丰茂,是大型古脊椎动物自由生活的乐园。到第四纪更新世地球开始冰川时期,大约开始于70万年,在距今1万年前消退。当时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陆地被冰川覆盖,千百种动物灭绝。松嫩平原的猛玛象等脊椎动物,就是在那个时期消亡的。</h5> <h5> 2017年青冈县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猛犸象故乡"。<br> 从哈尔滨,沿哈黑公路北行120公里,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就是猛妈象的故乡——青冈,第四纪冰川遗迹天然博物馆。在北京地质博物馆里,有第四纪冰川时期的两块猛玛象化石。一块标注产地——黑龙江青冈,另一块标注产地,还是黑龙江青冈!<br> 百里青冈县,芦河、柞岗、民政、劳动、永丰、德胜、兴华、迎春、新村、几乎每个乡镇,都出土猛玛象、披毛屏等万年以前的古生物化石,散件十余万。现展馆已有完整骨架10具,保守估计,这些占全部储量的几百分之一都不到。如此大量猛犸象化石,全国罕见。它们均生活在距今260万年到1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河时期,与人类同期进化成长。<br> 现有化石作证,1万年以前,猛犸象曾是青冈这片土地的主人。初见令人吃惊,深入考查举世感叹。青冈猛犸象化石的挖掘,揭开了我国北方地区第四纪地质气候变化的冰山一角。大量的化石出土,是专家学者们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气候变化的无穷宝库,也是旅游观光者的游览圣地。</h5> <h5> 猛犸巨象,3-4米身高,6-7米躯长,巍峨健壮。十多吨体重,雄浑伟岸,大中华气象。腿粗如柱,四趾如盘,头颅硕大,门牙曲弯。它们无固定栖息地,几十头一群。终日奔走劳碌,日食草木几百斤。扬鼻长嘶,嗷嗷呜呜,威震一方。居高而不傲慢,力大而不欺小,恃强而不凌弱。无论猛虎蛮熊,还是松鼠小兔,都一视同仁。剑齿而素食,戳穿弱肉强食殖民理论。怒吼显威严,吓散虎豹豺狼血腥厮杀。长鼻灵动、扬善天赋禀性。长牙利剑,惩恶从不手软。一身长毛厚脂,不惧严寒冰霜。喜清草淡枝,不贪精粮荤食。</h5> <h5> <br> <br> 走进青冈猛玛象博物馆,你就像回到了数万年以前。彼时青冈,鸿蒙未开,天玄地苍,四野茫茫,偶尔象吼嗷嗽;林间沟壑,无边草原,时闻鹿鸣呦呦。披毛犀疾走,普氏野马驰骋,野驴游荡。水牛温顺,野牛莽撞。雪兔原野蹦跳,紫貂湖畔徜祥。百兽大家园,户主猛犸象。黄雀为它理毛,云雀为它高唱。蓝天白云,丹顶鹤、白天鹅、尾榛鸡、黑脸琵鹭、鸳鸯、野鸭等候鸟穿梭盘旋,自由飞翔。地上有野狼、狐狸、狍子、猞猁、獾子、青羊、刺猬、松鼠、山狸子、黄鼠狼等它们在荒草丛中,水边树下,悠然觅食,各得其所。无论大小巨微,猛玛大哥都能与之和平共处,邻里和睦。<br> 通肯河畔柞树一片又一片,布满沟岗。凝晨露青翠欲滴,绿于南国芭蕉;经晚霜朱赤红透,丹于香山红叶。<br> 大片湿地,湖泊水泡,星罗棋布。涟漪灵动,水天一色。芦苇摇曳,芦花飞雪。汀兰郁郁,洲渚葱葱。菱芡相缠,棒紫蒲青。蜜蜂追逐,彩蝶飞舞。鲤鱼、泥鳅、鲶鱼、穿丁、鲫鱼、白链、花链、河虾、黑鱼、狗鱼、草根、怀头、山胖子、白漂子、哈什马子,遍布湖泡水沟。<br> 平川土岗,荆棘蓬棵,杂木遍生。有杨树、榆树、柳树、柞树、松树、水曲柳,扫条子。各种山果挂满枝头,有山丁子、山里红、山核桃、山葡萄、红松籽、刺玫果、海棠果、灯笼果、樱桃、李子、山杏、毛榛、树莓、草莓、都柿、狗枣、软枣。大点儿还有黄太平、山梨。地上则有草莓、菇娘、甜星星、稍瓜、甜瓜、西瓜、葫芦等。这里是小动物们的乐园,蜗牛、青蛙、蚱蝠、细朝、蟋鲜、蜂鄉、蜘蛛等忙碌嬉戏期间。<br> 四、五月份的青冈,春山草远,云谈风轻。候鸟北飞,悠悠碧空。诺诺小课,天然歌声。长空净洗,一尘不染。丹顶鹤仙,仙姿霓装,翩翩舞松岗。白天鹅洁,洁超凡俗,嬉戏冰排上。各种候鸟铺天盖地而来。大雁在空中列队飞翔。还有长脖儿苍鹭、老鸨、云雀、麻雀子、小燕、野鸭子、啄木鸟、猫头鹰、鹞鹰等。<br> 禿尾巴鹌鹑在草甸子上絮窝产卵。一窝鹌鹑蛋有二三十个。落天背儿、三道门儿、青大头、红马料儿、黄山撅子、壕溜子、车豁子、呱哒板儿,最小的是柳粪球子。大一点儿的有踹鸡、虎伯拉。当然这大多都是当地俗名儿。野鸡时而笨笨拙拙噗噗啦啦飞过树梢,狍子整天傻傻咧咧溜溜达达沟岗乱窜。<br> 秋后南归的各种山雀纷纷来暂栖。有白头翁儿、老虎皮、叽叽鬼子。最多的是稣雀儿,呼啦啦一帮儿帮儿的最后走。冬天雀子一团一团的在田野翻飞,每群都有千八百的。还有毛腿儿鸡,也是成群结队的,比今天家鸽小不啥。<br> 春回大地,芳茵何蔼蔼,绿野俱缓缓。遍地植物,生机盎然。有碱草、艾蒿、紫苑、地榆、沼柳、小叶章、乌拉草、油包草、三棱草、水秤草、野豌豆、黄花菜、黄瓜香、银莲花、蚊子草、走马芹、水毛黄、啮叶风毛菊等。<br> 真菌类有松茸、元蘑、榛蘑,黑木耳、猴头蘑、马粪包等。<br>药材有刺五加、龙胆草、大力子、五味子、人参、黄芪、党参、防风、黄柏、平贝、甘草、桔梗、柴胡、山龙、知母、远志、玉竹、赤芍、仓术、寄生、芡实、独活、细辛等。<br> 野菜有蒲公英、马齿苋、山韭菜、小根蒜、黄花菜、猴腿蕨、刺老芽、车轱辘菜、鸭子芹、柳蒿芽、苋菜、灰菜、骸菜等。<br> 繁茂的植被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保证了猛犸象的繁衍生息。它们夏天食草,冬天吃枝条树皮,吞雪止渴。血缘纽带,群居生存。雄象保卫家族,雌性首领指挥象群。妊娠期600多天,性成熟12-14岁。一胎一子,与人同寿。象群尊老爱幼,子孝母慈。温顺憨厚,知遇感恩。一象遇难,众象来援。成员离世、家族公祭。众象高声悲鸣,泪水扑簌而下。</h5> <h5> 地球上曾经有过三次大冰川:<br> 1.前寒武晚期冰川(震旦纪),古生代时期,距今约6亿年前。<br> 2.石炭、二叠纪冰川,为古生代后期,距今约2-3亿年。<br> 3.第四纪冰川,这时已是新生代,距今约260万年。<br> 第四纪的前一阶段叫更新世,约从260万年前到距今1万年前。这一时期哺乳类仍以偶蹄类、长鼻类与新食肉类的动物繁盛、发展为特征,以真马、真牛、真象的出现作为划分更新世的标志,也是与第三纪的区别所在。<br> 更新世晚期(距今7万年到1万年前)显著特征是气候变冷、有冰期与间冰期的明显交替。哺乳动物的一些类别和不少属种相继衰亡或灭绝。青冈猛玛象就正是在这一时期灭绝的。到了第四纪的后一阶段一全新世(约1万年前),哺乳动物的面貌已和现代基本一样了。<br> 第四纪最后一次冰川作用,始于7万年前,距今1.8万年左右达到鼎盛时期,约止于1万年前。此期间地球温度急剧下降。<br> 每临严冬,塞北草原,地冻天寒。蒹葭苍苍,蓬艾萧萧,风雪漫漫。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莽莽荒野,荆棘蓬棒。沟白壑素,荒野大江。千里冰封,蜿蜒渺茫。朔风卷地,蛰虫盖藏。周天寒彻,草枯木黄。一派混混沌沌、苍苍茫茫。暴风雪中鸟踪俱杳,兽迹全无。<br> </h5> <h5> 白毛风、大烟泡儿是吞噬生命的凶魔恶煞,是动物们最危险的敌人。一簇簇雕塑、挂冰披雪,迎风凝固,寂然不动。在这茫茫荒原上,是什么呢?它们是一群猛玛象、一群披毛犀,一群野牛,一群野马,被冻僵了。但它们仍昂首竖耳,似乎还在期盼着什么。尽管它们有群体挤在一起保暖的智慧,还是没能抵过零下五六十度的酷寒,永久地站在了那里。<br> 猛玛象、披毛犀、原始牛等诸多大型动物,因不适应这一气候环境的剧烈变化,就在这一时期逐渐灭绝了。那时黑龙江地区的古人类还十分稀少,显然青冈地区猛玛象的灭绝,人类猎杀不是主要原因。<br> 巨兽沉寂,地下安眠。数万年后,遗骨石化,又被发现。今朝青冈,名扬天下,感恩大自然。名副其实,中国猛犸象故乡,第四纪冰川遗迹博物馆!</h5>